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父辈逐步进入退休年龄,宁波已迎来民间财富从第一代创业者向第二代转移的高峰期。宁波的"创二代"们,正逐渐接过父辈的财富与权杖,走上前台。其中一批"创二代"已经独挑大梁,基本完成了对创始人所创立产业的继承,并且正按照他们自己的愿望和设想去改造和发展企业。宁波"创二代"如何挑大梁带领传统企业走向新生?政府部门如何为"创二代"成长成才成功提供更多的关心支持?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协会负责人,以及"创二代"代表为大家一一解答。  相似文献   

2.
陈斌 《宁波通讯》2011,(20):26-27
近期,在宁波市工商联的组织下,来自全市各地的近40名民企接班人汇聚在海洋经济的前沿阵地舟山,围绕民企传承与发展这一主题,进行封闭式学习和交流。这标志着宁波市的“创二代”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正式启幕。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宁波市科协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高、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加强自身建设。通过改革和创新,全市科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被评为全省科协工作先进单位等。做好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引智工作,引进院士高端智力,组织"院士专家宁波行"等活动20余期,全市院士工作站达到79家;引进海外智力,3个海外高端创新创业团队入  相似文献   

4.
韦雪华 《黑河学刊》2015,(2):92-93,97
当前就业问题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大学生就业创业是当前热点话题,高职院校共青团组织服务学生就业创业是时代所需更是其服务学生职责的体现,具体说来就是通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提升就业创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可借助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这样不但使所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创业实践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通过创业教育,可以培养更多的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同时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更好地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当代大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国高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其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分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探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具体路径,包括积极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重视“第二课堂”的发展、积极拓展校企合作等方法,以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并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理念,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创新创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创新创业不仅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而且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创新创业教育要以学生良好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要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机制。  相似文献   

8.
《宁波通讯》2014,(14):24-26
在新一代青年宁波帮中,有选择在宁波创业的80后,有承载着父辈期望而不断开拓市场的"创二代"、"创三代",也有立身实业艰苦创业的企业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心声:不管在哪里投资兴业,只要家乡一召唤,就会马上回来。事实证明,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广大宁波帮人士始终是宁波发展的独特优势和重要资源,经过百年风雨铸就的宁波帮精神始终是宁波发展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和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9.
朱伟 《改革与开放》2017,(24):127-128
创业教育是高校通过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学生的创业素质,并最终使受教育者具有一种创业综合知识的长期系统工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虽然中国大学生创业实践成果突出,但仍存在一定问题。高校创业教育者应该不断加强创业素质培养,着力营造创业教育氛围,稳步提升创业课程质量,加快构建有特色的创业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徐争艳 《科技和产业》2021,21(10):156-160
在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大学生创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占比越来越高.在对大学生创业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财政支持大学生创业政策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国家对财政支持政策的宣传不足、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不足、财政支持资金有限以及缺乏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创业,需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政策,提高创业教育水平、改善创业服务体系等.同时,大学生也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使得创业成功率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1.
积极心理学倡导以积极心态来发展人的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内容之一,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分析了明确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这种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把"提升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作为大学创业教育的目标;强调大学生通过积极的情绪体验提升创业素质;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积极环境。  相似文献   

12.
徐双 《魅力中国》2013,(28):183-183
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高校共青团组织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是个重要的课题。就业问题是一个关乎个人生存和尊严、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经济、政治与社会问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高校共青团组织应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理念.提升综合素质和打造核心竞争力。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和尽快融入社会角色等几个方面入手,发挥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10年来的发展历程、经验成效等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同时结合国内外孵化器最新发展趋势,对江苏省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十一五"期间的发展设想进行了阐述。希望通过构建全方位、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际社会的竞争日益激烈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更为重要且深远的意义。但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约为3%。创业对于个人的综合素质有特殊要求,本文基于大量的理论和文献资料的梳理及通过对社会企业家的面对面深度访谈、焦点小组讨论等研究方法,将大学生创业所应具备的条件分为四大维度:创业理念、创业精神和品质、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在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所需要的综合素养与能力的基础之上,结合社会企业家对于大学生创业的看法,进一步廓清创业与就业之间的关系,探讨出创业所需的综合素质的三个维度所涵盖的具体要素。为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提供建议,为解决就业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理念已成为社会各界的普遍共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工作,尤其是在国家经济下行、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形势下,高校创业教育如何适应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紧密结合已是重要的研究课题。文章主要从政府服务协同机制、高校服务协同机制、综合服务协同机制三个维度探索徐州市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协同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新经济条件下的科技服务业,是一种为科技创新全链条提供市场化服务的新兴产业,主要服务于科研活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包括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科学普及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加快江苏科技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助于完善区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增强我省自主创新能力,而且对于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也能够提供有力支撑。文章以江苏省为例,探讨了新常态下科技服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江苏科技信息》2019,(34):13-15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已成为一种潮流趋势,并成为缓解就业压力,优化大学生就业层次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创业项目管理、创新创业服务、高校创业教育和指导、政府对企业服务等视角,分析了大学生创办民企发展的困境,并对大学生民营企业的创新发展与生存之道做出相关探索。  相似文献   

18.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应对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关键之举。各个地方经济发展阶段因商业环境、创业者素质等因素不同,决定了各地的创业水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有差异的。本文通过研究分析发展中地区的创业者为什么、怎么去创业,找出发展中地区创业者的动因,以期为更多不敢、不会但有创业想法的年轻人创业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精准资助背景下高校发展性资助模式,即指政府、高校和社会在经济资助的基础上,以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就业创业素质等综合素质为根本目标,通过运用资金注入的方式,探索各类资助途径,致力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资助模式。现阶段,高校发展性资助模式主要有:加强思想引领,增强家庭经济困难生思想道德素质;统筹资源,提升家庭经济困难生科学文化素质;以生为本,提高家庭经济困难生身心健康素质;授人以渔,发展家庭经济困难生就业创业素质。本文分析现有发展性资助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对新时期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的构建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寻找接班人的三大烦恼:意愿、能力和候选人数●接班人上位的三条路径:留学、空降或基层历练●"富二代"要做"创二代":13位接班人谈"再创业"改革开放30余年,中国的财富阶层也成长了30余年。30余年间,伴随着羡慕与质疑,一批批富豪从中华大地的各个角落生长起来。他们中的佼佼者,也不断改写着胡润和《福布斯》等财富榜单的次序。然而,时过境迁,当年那些凭借着异乎常人的精力、勇气和坚毅,创造中国超级财富神话的企业家们,年岁也随着财富一同增长,到了功成身退之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