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地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和消费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内蒙古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增加收入可以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随着阿拉善盟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文章运用单位根、协整理论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基于阿拉善盟1995~2014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与格兰杰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镇江市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协整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对1978年至2003年镇江市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且具有明显的单向因果作用,即收入提高有助于推动消费增加。针对分析结果,对扩大镇江市城镇居民消费需求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和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的横截面数据,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并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对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每年消费支出有显著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章选取上海市1993~2015年的各研究变量数据为样本,基于Feldstein生命周期假说模型实证分析了养老金支出等因素对上海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海市养老保险支出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并且上海市养老保险支出存在资产替代效应。养老保险支出和可支配收入都是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Granger原因。此外,居民储蓄增加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抑制作用。因此,上海应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和健全收入增长机制等方面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之后运用1992-2008年我国城镇居民七个不同收入组数据及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了不同收入群体消费的过度敏感程度,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过度敏感性,且不同收入居民的消费过度敏感性不同,低收入者的消费敏感性较强,高收入者的消费敏感性较弱.在引入不确定性因素后,不同收入阶层的消费过度敏感性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不确定性尤其是预期支出的不确定性是影响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相对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建立了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模型,利用计量工具对统计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重庆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任何暂时性刺激消费的措施都不可能切实提高二者之间的长期稳定比例,而只能在短期内引起一些波动,这种波动在后期总会得到校正.在此基础上,文章就如何提高重庆市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山西省1978一2009年的有关统计数据,运用动态计量经济理论和方法,对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进而导致城乡居民的消费差距也在不断拉开,从长期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需求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并无显著影响,但它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之间有着显著的、很强的负相关关系,反映了随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将会导致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下降,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因此山西省政府应该加大对收入分配差距的调节力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项蕾  黄景章 《改革与战略》2012,28(2):44-46,50
近二十年来,江苏省经济高速增长,但在增长的过程中出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和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文章通过构建模型实证分析了江苏省收入分配差距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收入分配差距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面影响,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1986—2011年的统计数据,基于协整分析和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的数量关系以及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的动态变化.实证结果表明: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消费支出对可支配收入的长期弹性为0.81,短期弹性为0.84。1986—2011年,北京市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总体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0.27。其中,1986—1991年,边际消费倾向呈现波动下降;1992-2003年,边际消费倾向缓慢下降;2004午后,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幅度加大。文章解释了边际消费下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基于持久收入和暂时收入的两种分解方法的省际面板模型检验了持久收入理论的三个假设。结果发现,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与其持久收入均显著相关。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其暂时收入显著相关;安徽、黑龙江、吉林、陕西、甘肃、青海、云南和海南等省农村居民的暂时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等于零,而其他省份的不等于零。"λ假说"检验表明,我国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都是过度敏感的,导致PIH的局限性。选择误差修正项的绝对值表征不确定性和远期的流动性约束对城镇(或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计量结果显示,不确定性和远期的流动性约束对城镇(或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农村居民的预防性储蓄动机强度大于城镇居民。  相似文献   

12.
文章依据1978-2010年间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样本数据,运用协整研究方法,对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镇居民收入低,消费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城镇居民短期消费易受冲击,城镇居民的长、短期消费的乘数都较小,从而客观上形成城镇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低的现实;并且城镇居民消费的长期弹性、短期弹性都较小,消费增长过多地依靠收入增长,但其却很低;线性模型和对数线性模型都是可以选择的形式.对此提出了让城镇居民们也能体面地生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浙江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动态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凯恩斯消费函数的基础上,利用协整理论,采用1978—2007年的年度统计数据,深入探讨了浙江农村居民收入与生活消费支出的动态相关性。基于邹至庄检验结果,分别对1978—1989年和1990—2007年两个时期收入一消费关系进行协整检验,得出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均衡关系的结论,由此对收入与消费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浙江农村居民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之间存在动态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14.
库兹涅茨发现居民消费倾向并非如凯恩斯猜测的那样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从长期看,居民的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此即"库兹涅茨悖论"。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存在"库兹涅茨悖论",但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偏低。  相似文献   

15.
库兹涅茨发现居民消费倾向并非如凯恩斯猜测的那样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从长期看,居民的消费倾向是稳定的,此即"库兹涅茨悖论"。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存在"库兹涅茨悖论",但中国城镇居民长期消费倾向偏低。  相似文献   

16.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文章采用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从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和价格弹性等方面对四川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定量研究,分析四川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特点,以引导城镇居民消费,优化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7.
向为民  李娇 《改革》2012,(6):127-132
选取不同收入水平城镇居民1998~2009年的收入、消费面板数据,考察房价波动对收入和消费的影响,引入宏观经济和房屋抵押效应控制变量,利用房屋租赁价格构造房屋销售价格的工具变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房价波动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不同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存在明显的消费差异。房价上涨对所有收入水平城镇居民的消费均有挤出效应,房屋财富效应则不明显,当期可支配收入是决定城镇居民房地产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1998-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收入与资产的宏观季度数据,利用向量误差纠正模型(VECM),对居民资产如何影响消费(即财富效应)进行了系统实证研究.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收入和资产之间存在唯一的长期协整关系;在这个系统内,短期内只有居民资产对系统均衡偏差具有误差纠正行为.我们还测量到,城镇居民资产的长期边际消费弹性为0.51;近年,人均居民资产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支出将增加0.013元左右.从动态效应上看,居民资产对消费变动的影响是持续的,且贡献度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1995年和2010年河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河北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进行定量和比较分析,并在该模型下考察当前河北城镇居民对各类商品及服务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需求支出、需求收入弹性,分析河北城镇居民的消费特点,并提出扩大消费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对广西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进行协整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和实际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当期收入和长期均衡对居民消费均具有较强的制约作用,进而提出了增加收入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大力发展信贷消费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