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初你跟那房主已经说好了,要住进去了,你才交的中介费,我们任务已经完成了。至于说后来住不住,则是房主和你之间的事儿,我们只是中介呀。上次让人坑了一回,我又找了一家中介公司,态度非常的热情,带着我就去看房子了,而且见着了房主。中介公司的人就说了:"这位先生你看,人家房主已经答应了租给你房子,而且也不错,您看是不是能把中介费给我?"我一想不能上当,就问这房主,"你肯定是租给我是不是?别到时候又不租。"他说:"怎么会呢?您看我多善良、多老实啊!"我就把五百块钱给了"中介公司"。  相似文献   

2.
<正> 有一次,有位推销员去拜访一位个体老板,还没有等他打开装样品的箱子,老板就阴沉着脸下了逐客令。推销员很失望,心想自己的产品虽然好,人家却连看都不看一眼,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说:"您刚才说不订货对不对?我想跟您打个赌,只要看了样本,您一定会订我的货,而且数量还会很多。"老板回答说:"真有那回事,你说赌什么?"推销员指着旁边的一台电视机说:"就赌它吧。"他的话音还没落,老板就爽快地答应了。在里屋的老板娘一听急得大叫:  相似文献   

3.
<正> 一次,我和家门前鞋摊的老鞋匠正闲聊,走过来一名穿戴入时的妇女,送来一只皮鞋问老鞋匠:"师傅,你看这鞋能修吗?"老鞋匠看了一眼说:"您看我有活正忙着,您如果着急,里边还有几个修鞋的。"妇女的确不愿意等,就朝里走去。我不解地问:"为什么有活了,你却给支走了?"老鞋匠笑着说:"你看那只鞋做工精细,皮质又好,少说得上千元,如修不好,弄坏了咱可赔不起。不是我夸口,我不敢接的活,别人也绝对不敢收,最后她一准回来。"果然,那位妇女不大功夫就回来了。老鞋匠把鞋拿到手里左瞧右看说:"您这鞋得认真仔细地修,很费功夫  相似文献   

4.
<正> 一个走家串户的推销员,见一家庭主妇正用单缸洗衣机洗衣服,便走上前:"劳您驾,打听一下这些人的住址,您认识吗?"紧接着他点出一大串房主的名字,都住在附近。洗衣者说:"都认识呀,有事情吗?"推销员说:"他们都买了我厂的新型双缸洗衣机,我去征求意见。"洗衣者说:"听说了,他们都很高兴,我也想买一台双缸的,你看还有吗?"这就是利用了人们的从众心理。顾客往往认为一个人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但大多数人的判断就不可能有错误,别人都买的东西肯定好。  相似文献   

5.
<正> 去年三月一天上午,我正在伏案写材料,突然有一个男中音对我说:"请问陈主任在吗?"我抬头一看,是位中年人,微胖身材,国字脸型,鼻梁上架着一副宽金丝边眼镜,腋下夹着公文包。 "我就是,您是……" "我是你朋友介绍来的,这里有给你的信。"这人说着把信递给了我。打开一看,一位朋友的熟悉字体出现在我眼前:"……今介绍朋友刘军前来找你,他父有病,盼你找位专家为他诊治……"落款是城北医院徐院长。 "你父亲哪儿不舒服?人来了没有?"我问。 "已发了几天烧,在城北医院找徐院长看了,  相似文献   

6.
<正> 5月12日上午,百货大楼新飞冰箱促销员李晓慧接待了一位"有理取闹"的顾客。一位三十几岁的男士,一靠近新飞销售处。就冲着李晓慧嚷嚷:"你们办的是啥事呀,4月18号给我妈买的冰箱,到今儿都快一个月了,赠品(抽油烟机)还没到家!"真对不起,先生。当时,赠品没货,您的事我们都记着呢。"记着?记着怎么到现在还不给我个信儿?"先生,您先消消气,最近商场搞促销活动,太忙,没来得及通知您。这的确是我们的疏忽,现在,赠品到货了,您可以带走了。"得!赠品我不要了。我要求退钱!我母亲住在双阳,一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我可没时间往双阳跑!"先生,看上您一眼,就知道您是个非常孝顺的人。明天是母亲节,我想,您再忙,肯定也得抽空回去看看老母亲吧!"母亲节?是吗?"顾客的态度由刚  相似文献   

7.
<正> 每天1毛钱地毯铺5年朋友开了一家地毯商店,新雇了一个营业员。一天,一位顾客进来询问地毯价格。"这种地毯多少钱一平?"24.8元。"营业员回答道。"这么贵!"顾客听后就走了。望着顾客远去的背影,朋友对营业员说:"再来顾客问价,我来回答。"过了一会儿,进来一位顾客,询问地毯价格,朋友没有直接回答价格,而是反问道:"您能告诉我,您想为多大的房间铺地毯吗?"大约10平吧!"朋友略加思索后说,"您只需1毛钱,便能让您的房间铺上地毯。"一毛钱?"顾客惊讶好奇地问。"是啊,您看,您的房间10平米,地毯每平米是  相似文献   

8.
<正> 在我12岁时的一天下午,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所有关于做买卖的学问。当时,我正在父亲的家具店里打扫地面,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走了进来。我问父亲可不可以由我来接待她。父亲回答说:"就看你的了!"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我以前在你们店里买了一张沙发,现在它的一条腿掉了。我想知道你们什么时候能帮我修好?"夫人,您什么时候买的?"有10年左右了吧。"我跟父亲说明情况。父亲吩咐我告诉她,我们下午就到她家里去修沙发。  相似文献   

9.
市场细分的成功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辉哥,我觉得有个项目的细分结果不好,你能帮我看下吗?"一同事问。"没问题,不过在我看你的结果之前,您能先回答我几个问题吗?"我问:"你为什么会觉得结果不好呢?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呢?你评估细分结果是否好或不好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0.
<正> 一天,我到一家商店买电动剃须刀。"你想要好一点的,还是要差一点的?"店员问我。"当然是要好的,"我没好气地冲他说,"不好的东西谁要?"店员把"飞利浦"剃刀拿给我。"这就是最好的?"我问。店员点了点头,"这是世界名牌,老牌子。"多少钱?"318元"什么?"我把眼一瞪。"怎么这么贵?朋友告诉我,最好的才百十元。"百元的我们也有,但它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1.
<正> 同事李大姐今年四十五岁,一有空闲就喜欢阅读书报。最近在阅读时常常感到双眼疲劳、视觉模糊,便怀疑自己眼睛已花,到了佩戴老花镜的年龄。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她心情低落地走进一家眼镜店。一位二十余岁、端庄秀丽的女营业员相迎而来:"您是不是要配副眼镜?"是的。"您想选哪种眼镜呢?近看用的,还是远看用的?"李大姐被对方不同寻常的问话方式问愣了,茫然看着女营业员不知如何回答。女营业员紧接着解释道:"远看用的眼镜是看电视时戴的,而近看用的眼镜是看书报时戴的。"听完解释李大姐仍然没有搞明白,便问:"你说的是不是老花镜?"女营业员微笑  相似文献   

12.
一次,一个老鞋匠正在和几个老人闲聊,走过来一名穿戴入时的妇女,送来一只皮鞋问老鞋匠:"师傅,你看这鞋能修吗?" 老鞋匠看了一眼,说:"您看我有活正忙着呢,您如果着急,里边还有几个修鞋的."  相似文献   

13.
<正>尊敬的周老师:新年好!昨天晚上,我就在想:"明天就是新年了,我第一件应该做的事是什么?"去杭州市中心凑个热闹,到西湖边放松一下,我一一摇头否决。给《现代营销》写封信,谈谈2007年的感受和认识——对!这是最重要且有意义的事。虽然人微言轻,毕竟是份心情,周老师,还望您能笑纳。  相似文献   

14.
<正> "陈先生吗?你好!我姓林,是大大公司业务代表。你是成功人士,我想向你介绍……"陈先生直率地说:"对不起,林先生。你过誉了,我正忙,对此不感兴趣。"说着就挂断了电话。小林放下电话,接着又打了半个小时,每次和客人刚讲上三两句,客人就挂断了电话。姜经理问他:"小林,你知道为什么客人不肯和你见面吗?"小林想,约见客人难,大家都  相似文献   

15.
丁肇中先生是知名的华裔物理学家,他早在1976年就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成为继李政道、杨振宁之后第三个华裔诺贝尔得主,那年他年仅40岁。很多人认为,丁肇中先生如此年轻就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那是因为他是个天才。真的是这样吗?我们先来看看丁肇中先生是如何回答这个问题的吧!丁肇中先生访问山东大学时,有学生问他:"您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是不是因为您天赋很好,是个天才?"丁先生听后微微一笑道:"我倒没有感到我的天赋比别人好,我只是对工作比较专注而已。除了工作以外,我几乎没和其他人有来往。我的学生,我学生的学生,从来不到我家里来吃饭。我100%的时间都在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天,"都市丽人专卖店"里来了一位三十多岁打扮很入时的女顾客。来来回回认真看了店里的新品时装后,指着一套样式很独特的衣服问:"这一套是按标价卖吗?"女售货员笑着说:"您还是先穿上看看吧,如果穿上后效果好,合你的心意,咱们再商量价格。如果穿上不合适,价格给你低再多,你也不会买对吧?"顾客穿上服装后,不禁自言自语道:"怎么样啊!"售货员忙微笑着回答:"这个我说了不能算数,这样吧,我给您找个顾客评价评价。"售货员找了位温文尔雅很有风度的中年男子来评价。因为她料定这位先生不管是出于恭维女性,还是出于真实印象,或出于敷衍……总之,肯定会说好,而不会说坏。果然,他说出令各方都满意的话:"嗯,不错。"顾客眼里闪过欣喜的目光,指着那套标价720元,进价只有100元的西服说:"450元怎么样?"  相似文献   

17.
<正> 2001年10月的一天,我到火车站去接从昆明来的叶先生,由于铁路过境地段出现了塌方现象,致使火车晚点,因此午夜才到达贵阳。我和叶先生打车到达宾馆时,已是午夜一点。服务台小姐看了我们一眼,然后用平淡的声音缓缓地说:"现在已经没有房间了,请你们另找其他宾馆吧!"我说:"我们下午不是预定了房间吗?"是的,你们已预定了房间,但你们来得太晚了,我们以为你们不会来了,便把房间订出去了。"服务小姐说。我和叶先生把行李放在地毯上,叶先生开口说:"这样吧,有没有高间呢?或者在会议室内加两张床呢?"  相似文献   

18.
<正>读者可能比较熟悉"知行合一"这个词,这里我特别强调"行知合一",是因为我认为对于平民创业者而言,行动的重要性更为突出。我经常接到这样的电话:"李大哥,我关注这个项目已经两年了,您看怎么样?"说实在的,我真不觉得怎么样。现代  相似文献   

19.
<正> 这天,李大平的玻璃钢制品厂来了一位侯姓客户。热情迎进门后,侯先生问:"李老板,你这里的玻琉钢每平方米多少钱?"李说:"一般不低于30元。"侯先生一惊:"呀,这么贵啊,市面上才10多元钱一个平方,你怎么高出这么多?贵,太贵了!"侯先生想看样品的兴致不怎么高了,脸上流露出不甚满意的表情。李大平十分谦和地笑笑,又把侯先生请到办公室沙发上坐下,递烟、端茶,说:"请问,侯先生买玻璃钢是干什么用?"侯先生回答说自己开了一家台球娱乐场所,由于统一规划镇区,原来的旧房拆了,为节省成本,他想建一处玻璃钢屋顶的房子,而且需要200多个平方的玻璃缸。"如果你这里货价格太高,我只好另作打算了。"侯先生表现出无所谓的样子。李大平不急不躁,边给侯先生倒茶边问:"你这次新建的台球娱乐场所是临时搭建还是作长期打算?"侯说:"长期的呀!。李大平真诚地对侯先生说:"侯先生,既然是这样,别说我这里没有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天,我去表姐家串门,发现她闷闷不乐,一问,才知道表姐最近从南方进了一批浮石,放在商场一个也没卖出去。我见表姐愁眉苦脸的样子,心里也挺不是个滋味!我想,自己呆在家里反正也没啥事,不如帮她一把,就自告奋勇地说:"没问题,我帮你销出去。"那太好了!销出去后,我只要本钱,其余全归你。"表姐如释重负地说。我知道浮石是搓脚用的,有保健功能,至于详细的说法,就说不清了。可要推销,你不说出个一二三,人家又怎么能对产品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