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来,随着跨国公司大举入境,一股外资收购中国企业的狂潮正在各地兴起,一些“藏金贮银”的装备制造企业,在外商“控制,吞并,垄断”和“合资,拖垮,独资”策略下,纷纷沦为公司的盘中餐,一夜之间,其品牌,优质资产,销售渠道等悉数落入跨国公司的虎口,丧失了自主权,危及国家经济的根基,这应当引起各级政府决策人士的高度警觉。[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基于"能力缺口"的合作模式与知识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中国投资的契机,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以知识为源泉,学习为手段,来培育和发展企业的技术能力是企业国际化重要的战略选择。同时,必须正确衡量与跨国公司之间存在的“能力缺口”的大小,围绕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选择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模式。循序渐进地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前,中国加入WTO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中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将迅速提高,外商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对中国的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特点,探讨中国企业迎接新的国际竞争的策略。一、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特点90年代以来,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迅猛发展,以国际著名跨国公司大举投资为标志,中国利用外资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如下三个特点。1.跨国公司大举进入,在中国建立了大批独资或控股的大型外资企业。到1998年底世界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已有200多家来华投资,且…  相似文献   

4.
拜琦瑞  王维国 《发展》2003,(1):23-24
随着中国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全面对接的启动,跨国公司大举入境,纷纷前来抢占中国市场。我们不难发现,跨国公司在向各国输出资本和技术的同时,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实施品牌输出,即以品牌为核心,制定营销战略,开拓全球市场。品牌竞争是跨国公司参与国际竞争最显著的表现形式。其实,品牌优势的提出由来已久,1999年2月,在瑞士达沃斯召开的世界经济论坛上就曾提出:21世纪的企业要具备三个条件,其中之一便是要拥有世界级的品牌。由此可见品牌对企业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知识经济在不断发展,品牌,几乎可以被看成是企业…  相似文献   

5.
我国加入WTO后,以欧美大型垄断资本为代表的第二代跨国公司开始全面进军中国,它们在商品市场上运用种种手段与国内企业竞争。全面挤出国内企业,从而使需求从国内企业转向跨国公司。本文通过分析“挤出效应”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反“挤出效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企业公民     
早在2003年.身为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的王志乐就开始对跨国公司如何强化公司责任进行了调查研究,当时.国内学术界媒体对于“公司责任”这个领域的研究报道几乎是一片空白。  相似文献   

7.
郇军 《宁波经济》2002,(1):25-26
我国加入WTO将使我市小家电企业的发展环境发生新的变化,一方面,“入世”为我市小家电企业拓展了生存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将面对两种经济体制的对接,世贸规则的掌握与遵循、法制建设与法律法规修改、跨国公司大举进入,人员素质与人才争夺等诸多制约因素,如何应对我国加入WTO和整合内外资源,已经非常现实在摆在我市小家电企业面前。  相似文献   

8.
寻舸 《特区经济》2011,(8):277-278
近年来,随着零售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国内消费规模不断扩大,零售业跨国公司抓住难得的机会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激发了我国零售业发展的活力,但也对我国零售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零售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对我国零售业的影响是利弊共存的。国内零售业应从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积极发展各类先进经营业态和实施"走出去"等方面采取一定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贸》2011,(5):96-96
“2011(第九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于2011年3月1日在中国大饭店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跨国公司与中国和平崛起”,由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主办,是一个专门讨论中外跨国公司发展热点问题的年度大型高层论坛。  相似文献   

10.
日前,由北京新世纪跨国公司研究所主办的“2011(第10届)跨国公司中国论坛”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以“合作、竞争、融合”为主题,旨在探讨中国“入世”10年来跨国公司在华发展的经验,认清当前中国与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从而推动跨国公司与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良性互动发展。100多位来自各研究机构及在华世界大型跨国公司的代表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据外报报道,欧盟对越南鞋类产品大举入境深为不满,认为这属于倾销行为,准备采取进口配额管制。  相似文献   

12.
论“技术锁定”与跨国公司投资区位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寻舸 《山东经济》2002,(6):24-25
随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实施全球战略以及在技术产品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 ,跨国公司对其技术产品采取了各种方式的“技术锁定”。考虑到“技术锁定”的成本与收益变化 ,跨国公司在对投资区位的选择上也充分考虑到这一因素。通过对“技术锁定”的分析 ,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现代跨国公司的投资区位选择动机。中国作为被“技术锁定”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中国国内的一些正在积极进行创新活动的企业可以从现代跨国公司的“技术锁定”行为中得到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与外资企业争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跨国公司大举抢滩国内市场,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半数以上已在上海设立了投资项目。外资企业推行的雇员本地化策略引起对高素质劳动力的巨大需求。相比之下,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上海本地企业普遍缺乏有效的应对策略,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为保障内资企业人才的拥有量从而谋求长期性的生存和发展,有必要加强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不断的管理创新是本土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市场竞争,适者生存。在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前,在跨国公司大举进军国内市场,实施本地化经营,掀起新一轮竞争热潮的今天,本土企业必须不断革新传统的管理模式,采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进行管理创新,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运行机制,最终将企业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化企业,为民族工业的壮大做出应有的贡献。本土企业在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与国际“对标”,深入查找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全面采用国际标准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最近,花旗银行上海分行开始对包括国内居民和国内企业在内的各类客户开展全面外汇业务。没过几天,便有了某跨国公司“倒戈”,提前还尽中资银行贷款,“投奔花旗”的“惊人”消息。随后,又有媒体说:“倒戈”之说不正确,那家跨国公司“仍与中资银行保持良好关系”。未知曾为前一消息而“惊”的人们,听到后则消息时,是否“宽了宽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经加入WTO,成为世界重要的贸易伙伴,向往财运亨通的中国人要按照国际游戏规则跟外国人打交道了,因此必须添点洋味,捡块儿入世的“敲门砖”,敲开入世财富的大门。思维方式——让大脑在创新中激荡入世了,外企即将大举入境,我们跟外国人打交道的机会  相似文献   

17.
问:甘总,听说您在一次大型研讨会上,就“大企业如何实现公司化”作了发言,引起一些大企业与会代表的兴趣和关注。我了解到您主管的管理顾问公司拥有大量客户,其中84%是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您所讲的“大企业如何实现公司化”中的国有大企业,与您们公司的客户和市场区隔能相一致吗?  相似文献   

18.
雷振 《中国经贸》2007,(3):58-61
企业税收筹划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西方国家己有很长的历史,“野蛮者抗税、愚昧者偷税、糊涂者漏税、精明者进行税收筹划”的说法,令人们对税收筹划产生诸多遐想。随着税收筹划在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的普遍应用,税收筹划这个非常有“含金量”的概念引起了越来越多中国中小企业的重视。一些中小企业利用自身的财务人才或者委托税务代理机构开始了税收筹划方面的尝试。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在规模、资金、人员素质、融资渠道等方面与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有很大差异,怎样针对自身情况来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仍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9.
资讯·管理     
国内企业抵御跨国公司进攻的战略选择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大的、最迫切的难题之一是规模化程度低。由此带来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也许国内企业根本无法抵御跨国公司的进攻。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有识之士对国内企业的战略定位进行了解读:第一,“超行政”集中化。这种“以毒攻毒”的办法,就是通过行政命令合并地方企业,成立巨型集团公司与跨国公司抗衡。因为现在的世界已经不存在纯粹的一国经济,更不存在什么“省属”、“市属”企业,而我们迄今仍然保留这些企业的“省属”、“市属”体制大大阻碍了规模化发展和市场化集中。不过,若真想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当世界知名跨国公司大举进军中国,并大力实施本土化经营战略之时,以海尔、长虹等为代表的国内知名家电企业不甘示弱、“与狼共舞”,逐渐形成了走向世界、争创全球品牌的战略意识,纷纷在观念、生产、营销、研发和资本等国际化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品牌会更加注重国际化经营战略,以参与世界竞争,与世界跨国公司一道分争国际市场,这是必然的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国际化战略会给我国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从而使我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一、中国品牌国际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