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案例 案例一:某供销社1997年欠农行贷款230万元,原为信用方式,后在工商部门补办了房产抵押登记.但属集体土地无“两证”。2002年农行抓住其系统改制机会.督促其办齐了“两证”。至2004年该供销社4次处置房产,农行及时维护债权收回贷款本息198万元.2005年供销社处置最后房产时.试图打折还本遭拒,便利用假日拆房.农行得知后及时制止并启动诉讼预案,在经过多个回合据理力争后,一次性收回贷款本息134万元,共收回所有贷款本金230万元.利息102万元。  相似文献   

2.
农行供销企业贷款状况分析卓贵安(一)当前供销社贷款存在的问题1、贷款占用额不断增大。到1993年10月底止,来宾县供销社贷款余额达3608万元,占贷款总额的22.64%,比去年同期增加1190.7万元,比去年底增加814.3万元,年均增长额达300万...  相似文献   

3.
《现代金融》2001,(11):30-30
自1997年开始,昆山市供销社系统如同全国供销社系统一样,连续出现大面积亏损。在此情况下,昆山市农行审时度势,对供销社系统贷款进行主动性结构调整和预见性退出,取得了一定的经营成效。截至2001年9月末,该行供销社系统贷款客户尚有13户,贷款余额为7402万元,分别比1997年末下降40户和7506万元,客户数和余额分别下降了75%和68%。其中,货币资金收回3388万元(其中:收清28户,1441万元),以资抵贷11户2791万元;剥离1户,63万元。全行供销社贷款余额占比也从1997年末的10.47%下降到2001年9月末的2.38%,并做到了无逾期和无欠息。其主要做法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地处豫西山区的三门峡市供销社,拥有职工9202人,固定资产6392万元,自有资金3949万元,独立核算单位106个,其中县以上公司39个,基层社67个。经营网点1396个,年销售4.7亿元。到1992年底,三门峡市供销社系统在农业银行贷款总额为25292万元,其中商品流转贷款7846万元,农副产品采购17446万元,供销社自有流动资金仅占银行贷款的15.6%,贷款金额占全市农行各项贷款的30.9%,是农业银行的主要客户。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供销系统机制僵化和经营管理不善、负担过重等情况凸现,供销企业大都关停倒闭或改制。宁国供销社结欠宁国农行贷款本金3112万元,多年以来,供销社拒不签字,不还本付息。我行清收人员想方设法,采取智力清收,近两年来,共计清收贷款本息67万元,走出了一条巧思、巧干、巧清收之路。  相似文献   

6.
一、藤县供销社经营概况截止1998年6月末,藤县供销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共有28个,其中6个在县城,22个在乡镇。系统资产总额8325万元,其中;流动资产5804万元,固定资产2291万元,无形及递延资产169万元;负债总额5424万元,其中:农行贷款3735万元,占比68,8%。所有者权益2901万元。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987万元,经营亏损316万元,累计亏损挂帐2472万元。全县供销系统除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已关停企业外,都实行了抽资承包经营,期限三年或五年。由于抽资承包经营的企业都未落实还贷付息任务,农行贷款被“悬空”严重。二、藤县农行…  相似文献   

7.
对供销社流动资金营运情况的调查江洁(一)我县供销社流动资金营运的现状供销社目前仍处于农村商品流通主渠道的地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重要的职能作用。1993年末,凌云县供销社贷款余额1534.7万元,占农行商业贷款的72.29%。从经营情况看当年流动资...  相似文献   

8.
舒城县农行不畏艰难,大胆探索,多策并举清收供销社不良贷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首轮商谈的河棚、龙河二个供销社分别清收24.7万元和35万元,分别占所欠贷款本金的52%和24.7%,占全部欠贷本息的25%和17.5%。  相似文献   

9.
<正> 地处闽侯半山区、信息闭塞的竹岐供销社,长期以来,由于该社原领导经营不善,历年亏损共170274元。企业全部资产130.5万元,债务却达143.8万元(其中农行贷款72.5万元)。使企业濒临倒闲,成为闻名全县的“空壳社”。 闽侯农行为救活该企业,从1985年起采取了以下几条挽救的措施: ——密切配合县社,帮助调整班子,参与企业整顿,落实责任制。在组建新班子后,便帮助新班子制定“自负盈亏”、“租赁”、“联产、联销、联利”、“利润大包干”、“五  相似文献   

10.
至6月末,淮南市农行营业部各项存款余额达75934万元,较年初增加27052万元,占全市农行同期存款增量的42.96%,各项贷款余额132717万元,较年初净增22883万元,占全市农行同期贷款增量的91.5%,各项存款增量、贷款有效投放均创历史新高。实现经营利润1258万元。年初以来,淮南市农行营业部以年初省、市分行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按照市分行提出的“牢固一个中心,确保二个上升,强化三个重点,实现四个提高”的总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  相似文献   

11.
农行铜仁市支行实施以责任人为主体的管理责任制,在信贷管理、盘活信贷存量、清收不良贷款、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到5月20日止,共收回不良贷款1212.2万元,其中逾期贷款952.2万元、呆滞贷款149万元、呆账贷款111万元,“两呆”贷款比年初下降260万元,完成全年“两呆”下降计划的58%,占全区农行系统“两呆”贷款下降额的61.12%。  相似文献   

12.
银行信贷支持搞活供销社的思考刘明国长期以来,供销社是农行信贷业务的最大客户,供销社贷款约占农行贷款总额的1/4、商业贷款的70%左右,供销社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行的生存和发展。近些年来,供销社不断探索改革路子,在困境中奋起,努力增收节支,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1月,农行台江县支行收到“普九”教育贷款本息612.2万元,至此,该行1500万元“普九”贷款全部收回。  相似文献   

14.
<正> 随着供销社体制改革的深入,供销社做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是由于供销体制的改革没有一定的模式,在改革中出现了某些失误,致使供销社系统“两有”资金逐年增多,个别供销社“庙破菩萨肥”。为了更好地发挥供销社在农村商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近几年我行在潭头供销社进行了综合性改革试点,定点扶持,从参与经营决策入手,帮助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辅以贷款支持帮助供销社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商办工业,安排剩余职工。在农行支持下,潭头供销社吸取了1983年亏损的教训,加强管理、扭亏为盈。1990年在市场疲软的情况下仍实现销售收入650万元,创税利16.61万元,仅商办工业一项当年就实现产值近百万元,创利税8万元。成为全省供销系统的一面红旗。  相似文献   

15.
3月22日,农行贵州安顺西秀支行再次成功为安顺烟草公司办理委托贷款6000万元。至此,西秀支行已成功累计为安顺烟草公司办理委托贷款9500万元,使安顺烟草公司和农业银行共获“双赢”。  相似文献   

16.
保康农行在对供销社贷款进行抽资转贷、落实债务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法律程序办理担保抵押手续,为保证信贷资金安全奠定了基础,并初步取得一定的成绩。截止目前。供销社共向承包体发包商品688万元,抽回承包资金69万元,应转贷款619万元,已转贷533万元,占应转贷金额的86.1%,转贷后的承包体已全部由承包人私有财产作为贷款抵押,抵押值占转贷资金的140%,所实行抽资转贷的127个承包体实现销售收入1025万元,归行893万元,归行率达到87.1%,承包体应收利息25.6万元,已收回24.7万元,收息率达到96.7%,有91个  相似文献   

17.
去年七月以来,为了抑制经济过热,治理通货膨胀,中央及国务院决定收紧银根,控制信贷规模。当时各家银行均处在信贷超规模,资金超负荷的状况,以梧州地区农行系统为例,到去年六月,全地区信贷规模5582.8万元,资金超负荷接近8000万元。而国家实行“双控”方针后,正值粮食及农副产品收购旺季,同时商业、供销社等又要组织晚造化肥、农药以及人民日用生活品的供应,加上正在动工续建的小水电和经济效益好的乡镇企业流动资金等贷款共需19109万元,而农行当时可用资金仅有1418.5万元。就是加上预计从增加存款和收回到逾期贷款在一起,最多只能解决11541.5万元,资金缺口达7567.5万元。为了平衡信贷,最后被迫停止了对正在续建的小水电、乡镇企业效益较好的流动资金贷款。甚至连供销社冬储化肥、农药的资金需要,也因受资金的限制而推迟解决。后经全行上下全体干部职工的努  相似文献   

18.
全椒县农行副行长戴平同志凭着对农行资产高度负责的精神,不畏艰难,勤奋工作,2002年共清收不良贷款106笔,金额为385万元,在支行31名专职清收人员中位居第一;其中清收利息205万元,占全行清收“两呆”贷款利息总额的19%;盘活不良贷款869万元;保全资产56户,金额336万元。戴平同志被省分行授予“清收盘活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9.
1995年元至9月,随州市供销社完成商品销售总额3968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4.4%,企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减亏22.1%,供销社贷款债务落实率、抵押率分别达到100%,贷款收息率达到14.8%,比上年同期提高3.5个百分点。这一富有力感的数据,就是随州市农行推行信贷管理"四部曲"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基层供销社经营持续恶化,使供销社走出经营困境的希望愈加渺芒,基层供销社贷款占农行贷款规模的较大份额,难保全、难盘活、难生息,极大地制约了农行的生存与发展。本文拟从基层供销社经营和农行信贷管理入手,对盘活和保全基层供销社贷款作一探讨。一、基层供销社经营困境与农行盘活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