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臻琰 《当代通信》2005,(5):46-46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家庭上网工程”的快速推进,以ADSL、以太网等多种技术为代表宽带网络迅速延伸,进入千家万户。业务迅速发展,服务问题也成为热点。某省电信公司2004年全年涉及宽带服务的比例达到18%。某市通信管理局2005年用户满意度指数测评表明,互联网宽带接入业务用户满意指数低于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业务。笔以为,当前的宽带服务至少存在以下五大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信业》2009,(2):80-80
春节前夕,中国联通将手机业务纳入家庭客户品牌“亲情1+”,这标志着中国联通正式为用户提供包括固话、宽带、移动、增值在内的全业务服务。已经被广大用户熟悉的“亲情1+”服务从固话、宽带+小灵通升级到固话、宽带加手机捆绑,使家庭用户间的通话更加优惠。据中国联通家庭客户负责人介绍,此次中国联通“亲情1+加手机,家精彩”活动推出了固定电话、宽带加手机组合优惠套餐。  相似文献   

3.
“亲情1+”是中国网通为家庭客户提供的、满足客户多产品通信需求的家庭通信服务计划,是中国网通的家庭客户品牌。“亲情”就是突出当今信息社会家庭的沟通需求,“1+”音同“一家”,代表家庭,“+”更代表了企业对客户通信信息服务的不断提升。“亲情1+”的特点是关注全家人的通信信息需求,将固定电话、宽带、小灵通捆绑,不仅费用低廉,而且悦铃、短信、  相似文献   

4.
三种模式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电信十分重视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2000年就实现了全市“村村通”目标,提前5年实现了湖北省“村村通”目标,农村固定电话入户率达到了60%。2005年,武汉电信又开展了农村信息化“5·18”工程,即建立一个农村电话信息服务咨询热线;在互联网上创建一个武汉农村信息服务网站;在所有的行政村建一个电信业务代办点;  相似文献   

5.
增值电信业监管水平亟待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3年国家向社会开放电话信息服务等5项增值电信业务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增值电信业务市场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到2005年底,全国累计颁发各种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达到16000余个,业务收入比重也不断增加.四大运营商数据(增值)业务收入比重均已超过10%,这些都离不开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的贡献,增值电信业务已经成为电信业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随着固定和移动网络的宽带化,基础运营商向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增值电信业务成为电信业发展的重点.但目前部分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利用政策上的盲点,通过各种手段欺骗消费者,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也不利于增值电信业务市场的整体发展,对增值运营商的监管逐步成为监管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6.
通信未来发展趋势--固话与移动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全球通信市场,随着通信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利的通信服务,固定电话与移动通信之间出现了融合趋势。如韩国最大的固话运营商KT公司近期推出了一项名为“MU”的服务,将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捆绑在一起,这种服务又称为“一个电话”(One - Phone),能够实现固话网络与移动网络的无缝转换,用户在家时使用固定电话,外出时使用移动电话。同时,KT 还与英国的 BT、巴西的 Brasil Telecom 、瑞士的 Swisscom、加拿大的 Rogers Wireless Inc、日本的 NTT Com 等六家世界级通信公司联手结成 One - Phone 联盟,即有线、无线统一服务联盟 FMCA(the Fixed - MobileConvergence Alliance)。该联盟将在未来向联盟内的1.22亿户有线电话用户和2300万户无线电话用户推广 One- Phone,促进全球有线、无线服务的融合。国内电信市场出现的“一号通”、“一号双机”等新业务,也表明了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在实际运营中相互结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当代通信》2004,(8):23-23
现在,宽带服务运营商在积极改造他们IP基础设备,向家庭用户和小商户提供可视化电话服务,以获取更大利润。  相似文献   

8.
中国是一个地域非常广阔的国家,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千差万别,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我国的固定电话总数和移动电话总数均达到了世界第一,到2002年底,电话普及率达到了33.74%,固定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了16.8%,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了16.19%。但目前全国仍有14.796左右的人口得不到基本的语音服务,甚至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也没有实现全部行政村“村村通电话”。电信是发展经济的强大推动力,实行电信普遍服务,是世界各国缩小信息贫富差距进而缩小贫富差距的主要手段,也是电信管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电信业》2008,(11):82-82
日前,Nielsen公司研究发现,到今年年底,20%的美国家庭将舍弃固定电话而仅使用移动通信服务。该公司表示,美国现在已经有2200万家庭仅使用移动通信服务,占所有使用电信类服务家庭的17%。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话音质量不断提升,同时也能够接通数量几乎无限制的通话,因此将有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舍弃固定电话而只使用移动电话。  相似文献   

10.
《邮电企业管理》2005,(9):78-78
6月24日经信息产业部第13次部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信息产业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实施意见》正式印发。6月30日中国电话用户总数突破7亿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3743.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36316.8万户。全国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26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28部/百人。6月30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突破1亿户,达到1.03亿户,其中宽带上网人数首次超过拨号上网用户人数。目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均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7月3日GMS第二次领导人会议“工商论坛”及电信发展展览在云南昆明开幕。信息产业部部长王旭东、云南省省长徐荣…  相似文献   

11.
“一去两化新三者”是中国电信在新时期面对新环境所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其中的“一去”即“去电信化”,核心是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存继续做好基础电信业务的基础上,跨越电信业边界,融入信息服务大行业,“去电信化”属于思维、意识、导向层而;“两化”即推进市场化、坚持差异化,这是企业深化转型的两大核一心“抓手”,推进市场化主耍是推进企业内部市场化,坚持差异化主要是通过创新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以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新三者”即继续深化战略转型,努力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和应用的参与者。作为一个地市企业,如何理解“去电信化”思维,如伺让维护服务形成“市场化”与“差异化”,从而更好地促进本地网移动和宽带业务规模与效益双提升,是本地网管理层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今年初委托中介机构对移动电话、无线电寻呼、电话信息服务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业务等四种电信业务进行了“用户满意度调查”,调查对象是:经营数字移动电话业务(GSM)的企业(2家)、经营跨省联网无线寻呼业务的企业(18家)、经营跨省联网电话信息服务业务的企业(6家)以及经营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业务的企业(12家)。在9月16日召开的“全国电信用户委员会”成立大会上,信息产业部电信管理局向社会公布了此次“用户满意度调查”的结果。向社会公布的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3.
据信息产业部最新统计,2003年1~10月,全国电话用户数新增9185万,总数达到5.12亿。其中,固定电话用户新增4091.7万,达到2.551亿;移动电话用户数新增5093.3万,达2.569亿,移动电话用户数已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移动电话用户数量超过固定电话用户数量,是我国电信业发展中的一个新的里程碑。移动超固定不是一个单纯的事件,它对我国电信业发展的格局,对今后政府的监管政策、对移动和固定运营企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影响。为此,本期“新电信沙龙”栏目推出专题,邀请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原总工程师雷震洲、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宋俊德、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政策所高级研究员游五洋、爱立信(中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总监卢勇等专家,就移动超固定这一现象对产业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报告指出,移动宽带正在风行,预计全球手机上网浏览业务到2013年将达到380亿美元。移动宽带也是一个可以用来缩小数字鸿沟的应用和服务,已经成为一个重要市场。随着网络、设备和服务的成熟以及大众市场的应用,这个市场在未来五年将爆炸式增长。但根据各个地区的状况和技术的不同,从固定宽带网向移动宽带网过渡的速度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截至2008年12月底,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6.41亿,手机上网用户数1.137亿(CNNIC《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占全部网民数2.98亿(居世界第一)的38.15%。伴随国内3G时代的到来、带宽问题的解决、手机上网资费的下调,移动宽带将来很可能超过固定宽带,移动互联网时代即将来临。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最大可能的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能以任何方式接入公众电信网而享有电信服务。”我们遵循以人为本、市场导向、统筹兼顾的原则对未来北京地区电信业务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本文在研究分析了北京地区未来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分析研究了可预见的基本电信业务即固定电话业务、移动业务、宽带业务发展需求情况,还对未来新业务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描述。  相似文献   

17.
激活声讯服务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国内第一家电话信息台出现,我国的电话信息服务业务已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迄今为止,全国已有电话信息台545家,电话信息服务业务为我国的电信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为电信用户提供了便捷、实用的信息,也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为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声讯服务业务在发展的同时,一度曾出现一些问题,如个别电话信息台的信息内容不健康、收费不透明等,引起了媒体的曝光和消费的不满。经过整顿和规范,声讯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特别是2002年10月,信息产业部下发了《关于整顿电话信息服务业务市场的通知》(信部电[2002]480号)以后,各电话信息台经过自查自纠和各通信管理局的监督检查,声讯服务业务经营的经营行为规范,电话信息服务业务市场秩序良好。声讯服务已经成为百姓了解信息、获得知识、交流思想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必须进一步规范声讯服务业务经营的行为,加强声讯市场的监督管理,促进其腱康、有序的发展,使其为地方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18.
《邮电企业管理》2006,(5):66-67
Forrester研究公司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最近美国越来越多的家庭已经放弃传统的固定电话而改用手机。数字显示,2005年申请手机服务的美国家庭中约有8%取消了固定电话服务,比2004年的5%和2003年的4%有明显上升。这项在2005年第四季度进行的对4500个使用手机的家庭的调查显示:手机服务收费日益低廉,无线网络覆盖不断改善,越来越少的人依靠电话线上网,这些因素使美国家庭抛弃固定电话的速度不断加快。Forrester的信息显示,超过600万个家庭,即约6%的美国人口目前只使用移动通信服务。  相似文献   

19.
试论IP宽带用户感知度与网络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电信业务架构在交换网、传输网等基础网络之上不断推陈出新,各类增值业务层出不穷,逐步实现信息文明的专业使命。IP网络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推出以来,从64Kbit/s的窄带到10/100Mbit/s的宽带,从简单的接入Internet服务到互联星空的综合信息提供,从最初的Web网页浏览到大型网络游戏、视频点播等等,正如宽带市场营销中宣传词一“宽带改变生活”描述的那样,人们的生活方式因为宽带互联网服务的不断增加正在发生革命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20.
移动增值业务:前景无限 电信增值业务是相对与基本电信业务而言的。基本电信业务是由基础电信网络来提供的电信业务,例如普通电话业务就是由基础电话网络来提供的。而增殖业务特点是本身不拥有电信基础网络,必须依附于基础电信网络通过计算机应用平台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从而使电信基础网络增加了附加值,例如电话信息服务使电话网络增了值,专用电子信箱、EDI和电子目录服务使X.25数据网络增了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