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在新时代到来之际,我国政府对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乡村振兴这一更高的要求。以韩国的新村运动中农民精神改革为导向,从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出发,探讨韩国新村运动经验对中国推进乡村振兴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思考——基于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面临诸多复杂的问题,很多问题与韩国当年面对的问题非常相似,韩国新村运动实行的很多方法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可以借鉴,本文在介绍韩国新村运动发展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韩国新村运动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们的国情.具体分析了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提出了加快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韩国新村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成功经验对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本文运用“国家+社会”的分析范式分析新村运动组织动员机制的历史变迁。韩国新村运动的发展过程就是国家动员机制与社会动员机制互相影响,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曲延春 《农业经济》2006,(10):14-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面对的重要历史课题。韩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新村运动,改善了农村环境,发展了农村经济,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缩小了城乡差距,取得了令人羡慕的经济和社会成就,韩国人创造了“汉江奇迹”。韩国新村运动因此也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的典范。并且,韩国与我国都属于东亚国家,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与当初韩国新村运动的经济背景有类似之处,所要达到的目标也相似。因此,考察韩国新村运动实践,会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5.
韩国新村运动的成果与教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村运动不仅对韩国经济有很大的影响,而且对政治、社会也有很大的影响。1970—1980年间高度增长起来的经济创造了“汉江的奇迹”,进而激发了“只要做就可以”的国民意识,提高了国民的自信心。如今新村运动随着国内形势的世界化、开放化、区域化的变迁,也逐渐发生了变化,现已应用于解决韩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6.
针对国内学者往往将韩国的"新村运动"视为"新农村运动"和"新农村建设"这一误解,本文从汉语、韩文和韩国官方的英文解释出发,探讨了"村"与"农村"概念的差异,并从其起源、社会背景、宗旨、目标、内容与展开方式入手,分析、揭示了"新村运动"与我国"新农村建设"及"新农村运动"、"新乡村建设"之间的差异,进而在全面、正确地理解"新村运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指出唯有注重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和谐发展,而不是将两者的发展对立起来;唯有在致力于经济开发的同时,加倍重视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和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以及社会的和谐、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制度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国内学者往往将韩国的"新村运动"视为"新农村运动"和"新农村建设"这一误解,本文从汉语、韩文和韩国官方的英文解释出发,探讨了"村"与"农村"概念的差异,并从其起源、社会背景、宗旨、目标、内容与展开方式入手,分析、揭示了"新村运动"与我国"新农村建设"及"新农村运动"、"新乡村建设"之间的差异,进而在全面、正确地理解"新村运动"的基础上总结了该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指出唯有注重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和谐发展,而不是将两者的发展对立起来;唯有在致力于经济开发的同时,加倍重视国民伦理道德建设和共同体意识的教育,以及社会的和谐、国家的整体发展和制度的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随辽宁省农业经贸代表团,于7月3日至12日,对韩国的“新村运动”和日本的农业现代化情况进行了考察学习,从中得到不少收获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韩国的新村运动与我国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相似性,为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它也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主要探讨了两国新村建设运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韩国新农村运动是20世纪70年代初开展的一项社会性运动,其主要目的是要通过发展农业,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和谋求社会的和谐发展;其内容的核心是“建设和谐满意的共同体(集体)”,即建设不但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也能够使社会成员感到满足的农村社会。新农村运动的基本建设目标为:改善农民生活条件和乡村环境、密切城乡和工农关系、建设文明社会和值得国民骄傲的国家。韩国新农村运动中始终坚持这样4个理念:①增长主义,通过发展生产使农民收入增长,摆脱贫困生活。②福利主义,通过增加社会福利减少贫富差距,提倡共同富裕。③继承主义,在适应时代变化的同时,继承优良传统,维护和发展传统的乡村集体。③综合主义,从教育、文化等社会基础结构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改变落后农村地区的面貌。韩国新农村运动提出要发扬“勤劳、自助、协同”的精神。其中的“勤劳”和“自助”强调的是个体的自强不息,“协同”是两者的拓展和延伸,因为协同精神形成的是团体力量。只有这3个精神一起发挥作用,才能够实现和谐和有道德的社会,激发人们的诚信、向上和正义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经验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新村运动”看韩国农村发展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新村运动”看韩国农村发展经验张晓群由于战争的破坏及一些自然原因,使得战后的韩国非常贫穷,国民缺吃少穿,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到60年代初,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2美元。面对这种情况,从1962年开始,韩国政府开始制定五年发展计划,以促使经济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13.
韩国的新村运动是成功的。从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分析总结其农业及农村的发展,特别是借鉴新村运动的经验,对我国当前正在开展的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总被引:42,自引:2,他引:42  
本文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总结了其成功经验,进而提出了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5.
韩国新村运动:发展阶段、特点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介绍了韩国新村运动发起的背景与目标,发展阶段与绩效、特点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先驱导报》驻韩国首尔记者专稿说,韩国的“新村运动”已经过了二三十年。当今的韩国农村,已经普遍看不到过去的凋零景象,村舍干净整洁,道路平展通畅,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农民的生活相对富裕。然而,韩国的农村绝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好,它仍然是韩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块“软肋”。记者在韩国多年,到过不少地方的农村,从来未见过像中国江苏省华西村那样生产力发达、农民富裕的村庄,相反却看到了韩国农村的某些“落后”。记者曾到韩国泰白山区一个长14公里的“九马溪谷”考察,那里以前住着130多户人家,后来在工业化过程中农民大多进了城市,剩下的14户人家靠养鸡和跑运输等谋生。韩国远远没有建立现代化的大农业,小农经营方式依然统治着农村。韩国粮食自给率仅达38%。韩国农民普遍依靠政府的支持和在城里亲属的接济。因此,看到韩国农村和农业的现状,人们决不能误认为“新村运动”是万能的。韩国的“新村运动”实际上是一项激发农村正气。改变农民落后观念和提倡互助互爱的思想进步运动。  相似文献   

17.
《江苏农村经济》2006,(7):28-28
教育部教育科学研究所李水山撰文指出,韩国新农村建设有如下值得我们吸取的经验教训:1、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始终是农民,新村运动的实质和精髓是农民自发的“致富运动”,农民由衷发出:干!就能行,这是新村运动的真实写照。2、中央和各级政府在初期需要倡导、扶持、示范、带动,但要在几年内逐步淡出,科技教育和民间部门推进。3、政府在人财物方面积极支持,但不能抑制和抵消农民自发、自助、协同的创造性,如支援物质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组织、策划、设计、实施、改进、维护能力,而不是大包大揽,更不能成为行业部门垄断的自留地。4、新农村建设要遵循…  相似文献   

18.
借鉴韩国经验 创造性地建设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韩国新村运动的主要内容也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主要任务 韩国新村运动主要是做七件事.一是改善农村交通.新村运动初期,韩国大部分农村积极组织农民修路修桥,到70年代后期,全国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不少农民无偿让出自己的土地,供村里修路.二是改善农村住房.1971年,韩国250多万农户中的80%住在茅草屋,到1977年,所有农民都住进了彩钢或瓦顶房.三是推广电气化.上世纪60年代末,韩国农村只有20%农户有电灯,到1978年,全国98%的农户装上了电灯,90年代全国农村实现电气化.四是解决农村饮水困难.  相似文献   

19.
韩国与我国一样,是一个山多耕地少的国家,几十年前也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但是,从1970年发起“新村运动”以来,韩国农业与其工业化和城市化一样得到了迅速发展。实践证明,这一成就的取得与韩国政府适时采取的开征乡村发展特别税重要措施密不可分,这对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韩国的“新村运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敬学 《中国改革》2005,(12):45-46
在上个世纪70代初,韩国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调,城市居民和农民的年平均收入水平差距拉大,农村劳动力老龄化严重,农村人口的大量无序迁移等带来了诸多的城市问题和社会难题。韩国政府开始实施“新村运动”,其主要做法:一是在“新村运动”发展初期主要采用政府主导型的发展模式,由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