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旨在说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应选择怎样的经济增长模式,才能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一、对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的评判经济增长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即经济增长有50%以上是因高积累(生产要素投入量扩大)而引起的;二是效益型经济增长模式,即经济增长有50%以上是因投资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经贸实践》2012,(11):6-7
吴敬琏:我国经济增长都由大规模投资支撑 目前对于什么是经济发展方式和为什么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众说纷纭。近代以来,各国经济增长模式可以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主要靠资源投入驱动的增长,另一种是靠效率提高驱动的增长,也称为现代.经济增长模式或集约型增长模式。转变增长模式或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就是从前一种增长模式转变为现代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3.
<正> 增长的高速度,一种是由高投入和高消耗引起的,另一种是由相对低的投入和高效率推动的。因此,从对经济增长推动的方式区别,我们可以将增长划分为消耗型增长模式和效率型增长模式。 效率型增长模式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很大程度上由劳动、经营管理效率提高,技术进步,资源(包括劳动力)转移,规模经济等因素形成的动力所推动;在同样的增长速度下,资源投入水平和消耗水平要比消耗型增长模式低,而波动相对于消耗型增长模式频率较低,幅度较小,  相似文献   

4.
一、大力发展环保事业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处于经济增长的长周期之中。2005年经济以10%的速度增长,“十一五”规划安排2010年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GDP年均增速保持在7%左右。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投入来推动,经济增长式主要停留在外延扩张上,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与低产出、低效益、低效率成为经济发展的常态。在国际竞争中,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机制已经发生了质的改变,粗放式增长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发展环保事业,使经济发展的模式尽快转变为节约型发展、环保型发展,使之步入良性…  相似文献   

5.
冯晓棠 《经济师》2000,(3):17-1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经济的竞争已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知识资本的形成与运用日益成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增长将由外延增长为主向内涵增长为主转化 ,即经济增长主要不是靠投资和就业的增加而是靠技术和知识的投入。发达国家即将完成增长方式由“总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率型”、由“资源投入型”向“资源利用型”的转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正处在实现工业化并向知识经济时代迈进的国家来说 ,正确认识知识在经济增长中地位及作用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从知识经济看我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  相似文献   

6.
<正>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对于创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实现到本世纪末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七五”期间经济增长模式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实现“七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把“七五”计划的蓝图具体化,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和研讨应取的对策。经济增长模式的划分我们把经济增长模式(再生产模式)划分为两种基本形式,即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和结构型经济增长模式。速度型经济增长模式是指由于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而引起的经济增长形式。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经济增长模式,故为人们所重视。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的出现顺应了利率市场化的趋势,是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性活动。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的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受到的监管与限制也与日俱增。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的背后争议可以反映出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质量及方式。互联网货币基金产品的发展正是驱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一种倒逼机制,将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转变为效率驱动型,进而提升为创新驱动型。  相似文献   

8.
投资--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但通过对统计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是明显的投资拉动型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靠要素的大量投入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本文分析了中国高投资的原因以及由此产生的弊端,指出了改革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的新常态阶段,以资源严重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剧为代价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加快破解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推动形成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已经势在必行。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坚持绿色发展"的重要指示,深入探讨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模式,推动新常态下的"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15年12月13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  相似文献   

10.
吉淑英 《经济师》1997,(2):21-21,37
<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年均9.8%的高速增长,但总的来说,这种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是靠高投入、高消耗来支撑的,靠增加投入上新项目,走的是外延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道路。这种经济增长方式,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出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与不  相似文献   

11.
后危机时代,如何才能拉动经济增长是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美国提出了新能源计划,中国提出推动城镇化。学界也出现了不同的观点,有的重提熊彼特的理论,主张靠企业家的创新来推动经济增长,有的则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还是要以城市化作为基本推动力。靠创新还是城镇化?该文通过经济增长动力选择的历史比较,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路径应选择在创新前提下以新技术、新能源来推动城镇化。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科技活动包括科技的研究与开发、科技教育与培训以及科技服务。要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就要推动科技进步及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一、要加强科技的研究与开发根据经济的均衡增长的“大道定理”(这是筑井甚吉等人在多夫曼、萨梁尔森和索洛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的):要加快经济均衡增长的速度,就要提高科技和技术矩阵(它以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中间投入系数总合的形式表现出来)水平。要提高生产力诸要素的生产率,就要提高生产力诸要素的科技水…  相似文献   

13.
钟文 《资本市场》2004,(5):27-28
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命运。在经历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之后,我国经济增长方式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转变,如何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增长方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04”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就中国经济增长方式问题发表了讲话,其内容反映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为什么要转变,如何转变等一系列内容,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4.
转换经济体制与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换经济体制和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是90年代我们面临的两大历史课题,积极主动地搞好"两转"的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经济体制与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矛盾共同体经济体制是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体制性根源,经济增长方式则是经济体制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表现形式。计划经济体制与速度型经济增长方式相联系。考察我国经济运行轨迹,我们可以看到,速度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的。建  相似文献   

15.
叶樊妮 《经济与管理》2010,24(7):10-12,42
要素投入、技术进步都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单纯依靠要素投入规模增加推动的经济增长难以保持持续性。运用OECD推介的增长核算方法,对我国1995-2007年的经济增长要素贡献进行估算,指出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更大程度上是依靠投入要素的增加,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一、正确认识经济增长模式 1.经济增长模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其产出与投入的比例来衡量。经济增长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要素投入增长模式,另一种是知识投入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一、正确认识经济增长模式 1.经济增长模式。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以其产出与投入的比例来衡量。经济增长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要素投入增长模式,另一种是知识投入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18.
推动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发展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变发展方式是广东未来保持持续竞争力的根本保证。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模式转变,从靠资源投入和投资拉动的增长转变为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支撑的增长。国际金融危机正在催生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广东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后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与资本投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索罗的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通过实证检验1978年以来我国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变动,定量分析改革开放进程中资本、劳动要素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笔者发现,我国的经济增长仍属于要素投入型增长模式,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低,近年还呈现下降趋势。今后,我们必须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效率型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一、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仍然是数量投入型为主的增长模式,客观上需要向质量型转变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两个根本性的转变,这是未来15年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我国经济工作中具有全局意义的指导方针。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经济学界曾有过四种主要提法。~是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是借用前苏联的提法;二是从外延型向内涵型转变,这是依据《资本论》中提出扩大再生产有外延型和内涵型两种方式而衍生的提法;三是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根据我国经济增长运动过程的特点提出来的,1994年下半年以来一些中央领导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