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统计本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其基本要求是真实、准确、及时.然而,正如人们批评的那样,如今统计数字不真实、不准确、不及时的情况早已如"瘟疫"一般在中华大地上传播开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已成为官场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2.
真实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然而,在我国统计信息失真,特别是人为数字造假导致的失真,至今尚未得到彻底根治,而且在个别地方呈蔓延之势,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GDP增速”遭质疑,大学生“被就业”、工资“被增长”、房价“被稳定”等热词成为百姓议论的话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准确探查其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对症治理。  相似文献   

3.
在特定的村落场景中,探讨了人口“数字游戏”的现状、运作规则及其生成机理。村官在数据建构时玩弄的“数字游戏”可分两类一种是出于政治目的,人为地虚报或瞒报数字;另一种是因袭传统的统计标准,随意报送与人口现实不符的数据。前者是基层政治操纵的结果,后者则折射了当下科学统计标准的阙如。在政治体制缺陷与科学统计缺失的双重夹击下,村级的官方统计不求准确,有的甚至是扭曲的。乡村统计实践追根溯源仍在很大程度上为政治所裹挟。这一切彰显了有法不依的尴尬和学术滞后现实的悲哀。强化问责惩处机制自不必说,改变用数字来衡量政绩的体制也势在必行。而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者也应反躬自省在解决与现实剥离的含混统计以及在面向现实生活上的使命。  相似文献   

4.
从博弈论角度看地方政府统计造假行为的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在地方政府统计中,弄虚作假、篡改统计数字的现象非常严重,极大的破坏了统计资料的准确性,阻碍了国家和政府制定科学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必须要加以治理。运用经济博弈论的基本原理,探求治理地方政府统计造假的有效途径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人口学的根本特点之一就是“定量”(quantitative)(Yaukey&Anderton,2001)①。而人口学的研究目标则是现实的人口问题。所有的人口现象都需要利用定量的数据来予以支持。可以说,如果脱离了定量的数据,或数据的不准确必然会导致对人口现象认识的偏差。因此,数据的准确性是了解、认识、研究和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所在。影响数据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其中统计口径问题是重要的一个方面。各种不同的统计口径对应着不同的人群,也就对应着不同的现实人口问题,特别是在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背景下。“流动人口不同归属情景下中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形势”…  相似文献   

6.
<正> 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国家整个国民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准确性和制定各项经济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源头数据报送者的乡镇统计必须做到数字真实准确、内容全面、报送及时。 从这些年乡镇企业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还远远没达到上述要求。这一问题从乡镇企业统计报表的编制过程可以反映出来。目前一些乡镇企业办统计人员编制报表大致有以下4种方法:一  相似文献   

7.
真实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然而,在我国统计信息失真,特别是人为数字造假导致的失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准确探查其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对症治理.  相似文献   

8.
现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不免要接触到大量的统计信息。真实准确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然而,在我国统计电子失真,特别是人为数字造假导致的失真,至今尚未得到彻底根治,而且在个别地方呈蔓延之势,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准确探查其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对症治理。  相似文献   

9.
王玉秋 《商业科技》2013,(10):175-175
在统计学中,通常只用数据说话,因此统计能够将事物最真实的一面用精确的数据进行呈现,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事物。因此,在统计雪中,通常把一些不真实和不准确的数据当成毫无意义的垃圾,从而确保统计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然而就目前统计信息市场的实际情况而言,统计信息失真的情况确实屡见不鲜,同时统计信息的质量也通常不能够尽如人意,从而给统计学抹上了污点。而为了确保统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就加大对统计信息失真成因的分析研究力度不仅意义重大,而且迫在眉睫。从而才能够提高统计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才能够促进统计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唐晓静 《财贸研究》2000,11(1):51-54
<正> 一、问题的提出 对干部考核是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如何科学、公正、准确、全面地评价一名干部,是干部管理部门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在对领导干部的考评中,人们常对领导干部的实绩给予很大的关注。而领导干部的实绩常以一些数字图表为依据。近些年来愈演愈烈的“政绩造假”、“形象工程”,已成为一种新的腐  相似文献   

11.
在特定的村落场景中,探讨了人口"数字游戏"的现状、运作规则及其生成机理.村官在数据建构时玩弄的"数字游戏"可分两类:一种是出于政治目的,人为地虚报或瞒报数字;另一种是因袭传统的统计标准,随意报送与人口现实不符的数据.前者是基层政治操纵的结果,后者则折射了当下科学统计标准的阙如.在政治体制缺陷与科学统计缺失的双重夹击下,村级的官方统计不求准确,有的甚至是扭曲的.乡村统计实践追根溯源仍在很大程度上为政治所裹挟.这一切彰显了有法不依的尴尬和学术滞后现实的悲哀.强化问责惩处机制自不必说,改变用数字来衡量政绩的体制也势在必行.而以天下为己任的知识者也应反躬自省在解决与现实剥离的含混统计以及在面向现实生活上的使命.  相似文献   

12.
人口学的根本特点之一就是"定量"(quantitative)(Yankey & Anderton,2001)①.而人口学的研究目标则是现实的人口问题.所有的人口现象都需要利用定量的数据来予以支持.可以说,如果脱离了定量的数据,或数据的不准确必然会导致对人口现象认识的偏差.因此,数据的准确性是了解、认识、研究和解决人口问题的关键所在.影响数据准确性的因素很多,其中统计口径问题是重要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造假的企业很多,造假的技术水平也不断提高,逐步形成了“法不责众”的局面。“造假账”几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作业链”,达到了很专业的水平。从强烈的造假需求开始,有咨询机构整体策划,有假凭证供应,有银行和税务局的配合,有会计师的支持和技术创新,有学者的理论解释,券商和媒体的炒作。造假的如此众多,以至于有时弄不清谁需要真实的报表!因此,讲诚信并不是一个行业的事,更不是某一个人的事。诚信问题不只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会计诚信不只是会计一个行业的问题,也是一项紧密联系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相关方面的合力。一、把政府诚…  相似文献   

14.
会计信息失真一直是困扰政府监管层和广大投资者、债权人等企业相关利益者的一大痼疾,目前会计造假的手段也越来越逼真.其中利润表成为企业财务报告造假的“重灾区”。对利润表造假的现状、危害、形式、原因及如何防范利润表造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统计资料来源于基层,那么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就成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加强基层单位的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实现统计管理制度化、业务流程规范化、任务落实责任化、统计调查法治化、统计人员专业化和统计手段现代化工作机制,已成为当前相当长时期内对各级统计机构及所有统计人员的新任务、新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层统计工作作为我国政府统计工作的基础,其统计数字的准确性、真实性对我国政府的统计结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甚至可能影响到政府部门的的工作方向、决策方向和社会公信力,可见基层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本文就对基层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最一个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17.
《商》2015,(23):222-223
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统计数据,是一种真实、可靠、及时、全面和系统的数据。然而目前我国经济统计数据不准确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我们必须在建立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强调其精确度。因而找出经济统计数据不准确的原因,即研究其影响因素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通过定性分析与数理统计法、回归分析法及方差分析等方法,首先说明经济统计数据的内涵,其次指出经济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定义、评估的理论依据和如何评估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最后归纳分析影响我国经济统计数据准确性的因素,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经济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好的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部门、单位和地区会计秩序混乱,会计造假屡禁不止,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其危害程度之深、涉及范围之广,已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琼民源”、“银广厦”等上市公司肆意包装,大量圈钱,固然是玩弄数字游戏的“造假大户”,而那些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的经济违法犯罪活动,也几乎都与会计造假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遏制会计造假已成为会计理论和实际  相似文献   

19.
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上市公司依法将公司财务、投资结构、关联交易及其他重大事项等信息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地予以公开,供相关利益人和社会公众进行理性判断的活动。对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是投资者作决策的首要工作。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着不真实、不及时、不充分等问题,应采取进一步改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和注会审计制度,加强证券监管力度和法制建设等措施,使会计造假成本远远高于造假收益,才能从根本上减少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以净化信息市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钟红山 《商业时代》2004,(17):56-57
今天,“网络”已不再陌生。各种网络应用纷纷出台。电子商务刚刚拉开序幕,电子政务也已悄悄登场。围绕这些网络应用,“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通过网络进行交易,如何展示自我、如何鉴别对方离不开“数字身份”的应用。因此,“数字身份”技术是网络安全、信息安全中的焦点之焦点。尤其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技术。该项技术成功应用的基础是“数字身份”能够真实地代表一个主体,发生交易纠纷时能够作为司法机关依法裁决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