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力资本与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建立了入力资本报酬模型,以此来揭示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本质。在此基础上,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确认的利润分配观和费用观进行了分析和评价,这两种方法的主要缺陷是混淆了会计利润与经济剩余,从而导致股东分享的利润与股东分享的经济剩余发生系统性的偏离。本文定义了会计利润与经济剩余的偏离系数入,并区分了利润偏大和利润偏小两种情形。在利润偏大时应采用费用观,在利润偏小时应按比例入:(1-λ)将股票期权分别确认为费用和资产,本文将这种方法称为“综合资产观”。  相似文献   

2.
两项交易观: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用观”与“利润分配观”是目前经理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两种方法,它们都是按照单一交易观来处理的,都具有片面性。本文从股票期权特征入手,提出了股票期权具有可转换债券的特征,包含了两个不相同的交易层次,应该分别按照费用原则和股权投入原则确认。  相似文献   

3.
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芸  李冬伟 《当代财经》2004,(10):121-124
本文着重探讨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问题。通过对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实质的分析,作者认为经理人股票期权不是企业的负债,而是企业的一项权益,但又不是现有意义上的权益概念。要把经理人股票期权纳入报表内,首先应增强所有者权益定义的独立性,突出所有者权益的剩余索取权的经济实质。第二,应拓宽所有者权益的内涵,把或有股东持有的或有权益包含在内。  相似文献   

4.
浅议经理人股票期权的会计确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经济师》2005,(8):201-201,203
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作为一种风行的激励机制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得以逐步推广和实施,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规范其会计处理成为保障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实施的关键问题之一。会计处理问题包括会计确认、计量和披露三个方面,文章主要从会计确认的时点和角度出发,探讨了在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实施的各阶段关于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确认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行会计模式下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民  刘鹰 《当代财经》2006,(10):125-128
现行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复杂状况的形成,究其原因在于现行财务概念框架对一些经济现象的实质无法合理确认,是现行会计观念与模式落后于现代企业实践的产物,这种情况在未来较长的时间内是难以根本消除的。笔者认为,目前为了使经理人股票期权能够在表内较为恰当的反映,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相对可靠、相关充分的会计信息,有必要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经理人股票期权的经济性质及表现形式综合考虑,使经理人股票期权会计确认在会计模式下相对合理有效。  相似文献   

6.
股权激励的会计确认与计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红旗  钱怡 《财经研究》2003,29(10):48-53
本文对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颁发的有关股权激励的征求意见稿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在中国实行期权会计处理要解决的关键问题:(1)我国现在试行的期权制度,局限于对经理人的长期激励。(2)支付股票期权在会计上应当确认为费用,而不是税后利润的分配。(3)在目前中国,股票期权价值的计量最适合的方法是内含价值法,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以采用最小价值法。(4)在期权确认日期上,支持在期权授权日确认股票期权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王婷  员宁波 《经济师》2012,7(2):94+97
股票期权作为最有效的激励制度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起逐渐引入我国,但是长期以来股票期权会计处理一直备受争议,而其核心问题就是会计确认问题。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规定我国的股票期权采用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方法。文章就股票期权费用化的有利及不利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股票期权费用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进一步明确股票期权公允价值计量模型的选择;在制定股票期权行权价时,应考虑市场运行周期的影响;在衡量企业经营业绩时,要考虑除股票价格外的其他一些指标等。  相似文献   

8.
利用调查问卷数据,实证分析了经理人股票期权与其离职倾向的关系,考察了心理所有权在两者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经理人股票期权显著影响职业经理人的离职倾向,心理所有权在经理人股票期权与离职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该结果表明,实施经理人股票期权可有效减弱其离职倾向。  相似文献   

9.
论股票期权激励及其对我国国企改革的实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袁云峰  张波 《经济师》2002,(3):32-33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将会导致企业所有者与经理人的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经理人道德风险问题。股票期权制度通过把企业的价值作为经理人收入函数的一个重要变量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正因为如此 ,在我国国有企业推行经理股票期权制度应该是目前国企改革的一个可行思路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改革国有企业经理人的收入分配 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更好地调动国有企业经理人的积极性,使之更好地从企业利益出发,加强国有企业的管理,也是影响国有企业改革成败的关键。而去年在北京十家国有企业中试点推行的经理人股票期权计划,可以说是一种经理激励机制的有益尝试。一、股票期权计划的含义和 对我国企业改革的意义 经理人股票期权,即ESO(Excutivestock Options)是由企业所有者向经营者提供激励的一种报酬制度,通常是给予企业的经理人一种权利,允许他们在特定时间内…  相似文献   

11.
吕春晓  王琳 《生产力研究》2004,(6):155-156,164
经理人股票期权作为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方式 ,被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公司广泛应用。本文论述了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模型以及它在我国实践当中所面临的问题。并阐述了EVA业绩评价指标及其优势。最后指出将股票期权与EVA有机的结合起来 ,对经理人股票期权在我国的运行以及发挥期权的激励作用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股票期权制度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运用已有近四十年的历史.股票期权制相对有效地解决了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问题,尽可能地使经理人的长期报酬与股东的长期利益保持一致,从而避免经理人的"短期行为"与"道德风险".文章探讨了中国目前股票期权制度的理论与应用.  相似文献   

13.
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引入股票期权制度来支撑.民营高科技企业的高速增长性、现金投资现状及外部条件决定了民营高科技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必要性.针对实施股票期权的障碍,加快建立规范有效的证券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改善制度环境,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加快建立竞争充分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极力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的意义和条件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国有企业实行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存在的障碍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持续发展需要引入股票期权制度来支撑。民营高科技企业的高速增长性、现金投资现状及外部条件决定了民营高科技企业实施股票期权的必要性。针对实施股票期权的障碍,加快建立规范有效的证券市场,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改善制度环境,健全公司的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加快建立竞争充分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是民营高科技企业实施股票期权极力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6.
股票期权的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股票期权作为有效的激励手段,在我国许多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由于目前我国对股票期权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尚未作出统一规范,所以,各企业的会计处理不一.本文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对股票期权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杨慧辉 《经济经纬》2008,(2):109-113
笔者采用委托代理模型,以股东为风险中性、经理人为风险厌恶为基本假设,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形式的激励作用。结果显示,当限制性股票无偿赠送给经理人时,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大于股票的激励作用;为激励经理人采取股东希望的行动,股票期权对股东的经济成本低于限制性股票对股东的经济成本。这一结论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8.
笔者采用委托代理模型,以股东为风险中性、经理人为风险厌恶为基本假设,分析了限制性股票和股票期权两种股权激励形式的激励作用。结果显示,当限制性股票无偿赠送给经理人时,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大干股票的激励作用;为激励经理人采取股东希望的行动,股票期权对股东的经济成本低于限制性股票对股东的经济成本。这一结论为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选择股权激励方式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经理人股票期权激励机制概述 1.经理人股票期权的概念。股票期权含义是指:“一个公司授予其员工存一定期限内(一般为10年)按着该授权日的公平市场价格,即固定的期权价格购买一定份额的公司股票的权利”。  相似文献   

20.
微软宣布弃用股票期权制度使股票期权经受前所未有的拷问。本文在对股票期权进行研究后,认为分红配股是就经理人过去的绩效给予奖励,这一方式通过利润分享和利益一致的制度让经理人在追求其个人利益的同时,兼顾股东的利益。对经理人分红配股将是未来公司对经理人薪酬激励的最佳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