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演现有文献主要讨论地方政府的整体效率或某类公共品供给效率.如果将环境质量看作是公共物品, 将地方政府视为环境质量的提供者, 那么财政分权是否提高了政府环境治理效率? 基于我国31 省市1998~2010年的环境治理支出数据,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和面板Tobit 模型计算并分析了影响政府环境治理支出效率的因素.回归结果表明, 财政分权与环境治理支出效率呈负相关关系, 腐败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支出效率.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向农村地域的延伸,是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虽然经历了数次变迁,但由于制度不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短缺矛盾加深,问题突出。在当前情况下,研究和探讨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寻求正确的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对策,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财政分权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十分普遍的现象,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文章从财政分权的必要性(为什么进行财政分权)、财政职能在各级政府之间的划分(怎样分权)和财政分权的社会经济影响三个方面对财政分权理论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财政支农结构不合理、供需不平衡、供给主体单一、政府低效率等。为此,必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入农民的需求表达制度,明确基层政府提供农村公共物品的职责,拓宽农村公共物品建设的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供给模式,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建立政府与农民合作共治的管理体制,以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造成短缺的原因为:"自上而下"的公共产品供给决策程序不尽合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责任上划分不尽合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总量和结构不能"因地制宜"等,而进行制度改革和创新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构建,不仅要立足我国现实,而且应放眼全世界,认真总结其他各国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方面好的经验,并从中提炼出对我们有用的启示。发达国家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水平、面临的情形和问题与我国很相似,它们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对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构建更具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7.
对财政分权有关理论以及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进行综述,分析对于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得出不同结论的原因,并对财政分权理论的发展对我国财政管理的意义得出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8.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新农村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当前,推动惠州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解决惠州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应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理顺各级政府的公共产品供给责任,做到财权与事权对等,区分公共产品的层次。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目标下城乡公共产品供给调整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产品是指在消费中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等特点,是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需要为目的的产品.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公共性,公共产品的公共性而对于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有着缓冲与抑制作用.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尽快消除体制和制度障碍,给予农村居民以同等国民待遇,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提高农村人力资本水平,加大政府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改善农民生存和发展环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新常态下, 通过合理的财税政策来配置资源要素, 优化产业布局成为可行的路径。 本文从收入和支出两个角度, 基于系统GMM 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影响产业结构的机制及效应。 结果表明:(1) 整体来看, 收入和支出角度财政分权度的提升均能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 (2) 区域层面, 东部地区收入和支出角度财政分权度的提升均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 但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并没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3) 财政分权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为收入和支出角度的财政分权均促进技术进步和推动人力资本积累, 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积累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