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工程类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管理特点,将信息化建设提升到数字化建设的高度,通过加强数据治理、搭建数据中台等方式驱动业务优化、管理提升和商业创新,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具有无形性、非消耗性等特点,可以接近零成本无限复制,对企业传统的产权、流通、分配、治理等制度提出新挑战。企业亟需构建与数字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不断解放和发展数字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对企业技术创新带来了变革性影响,然而数字规制政策作为解决数字要素外部性问题的政策工具,是否能够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值得探究。本文构建理论模型,分析了数字规制政策的外部性治理与数字转移成本效能,从数字要素投入与中间品契约不完全的双重视角出发,分析其影响企业创新决策的创新效率效应与中间品效应双重驱动机制,提出数字投入与契约依赖的理论假说;然后采用1989—2017年41个国家的跨国跨行业数据,通过构建广义双重差分模型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与分析。研究发现:从整体层面看,数字规制政策能够有效推动数字要素的外部性治理,其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驱动效应有效弥补了数字转移成本所带来的技术创新抑制效应,最终显著促进了各国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从跨国与跨行业双重差异看,数字规制政策能够通过“数字投入”与“契约依赖”的双重机制,破除企业数字要素投入障碍与合同中数据条款的非完全性问题,有效解决数字投入依赖度更高、契约依赖度更高行业的市场不完全问题,从增进创新效率和降低交易成本两个层面提升了技术创新的边际收益,成为驱动这些行业中企业技术创新的关键渠道。本文结论为数字规制政策驱动企业技术创新提供...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数据成为关键生产要素之后提出的要求,涉及数据要素、数字技术、平台经济和数字共享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深度融合,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在要求。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走向深度融合,需要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双轮驱动。体现在:在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深度融合层面,把产业技术与数字技术创新融合起来,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机制;在数字经济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层面,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构建数智赋能机制,实现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融合发展;在数字经济与企业组织创新深度融合层面,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能力提升机制,提高企业业务流程数字化再造能力、智能化能力和数字化能力。为此,需要构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生态系统,提高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基础能力,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2013~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数据要素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4个维度出发,实证检验了我国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我国东部地区最为明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为不明显。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基础与我国新质生产力水平关联度最强。考察作用机制发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治理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有效路径。大力发展数字化产业,促进数字技术创新;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数字治理能力,缩小新质生产力地区差距,成为推动我国新质生产力形成的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5.
民营施工企业的发展模式、发展途径正在出现新的变化,而企业的治理结构与管理水平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必须进行创新。民营施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目标是建立员工、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的企业治理结构。本文就我国民营施工企业如何合理选择企业治理结构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当前,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不断出现,第四次科技革命正加速到来,数字经济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和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对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全球治理体系、人类文明进程影响深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发展数字经济,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后疫情时代,  相似文献   

7.
从碳排放和能源结构的国情出发,阐释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梳理出绿色发展理念是方向引领、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理论基础、创新是核心驱动力、统筹协调是机制保障的绿色低碳转型理论逻辑;从财务、环境、社会和治理4个维度,构建基于“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能力评价体系;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组合发力、统筹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发展、增强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内生动力和数字经济赋能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提出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8.
知识产权保护是提升数字产业创新效率的有力支撑,也是助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本文借助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使用2010~2022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1)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正向提升数字产业创新效率,且随着数字产业创新效率持续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正向驱动效应呈边际递增特征;(2)机制检验结果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可通过促进知识溢出、提升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水平驱动数字产业创新效率提升;(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相较于西部及东北部地区、传媒服务业和国有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更能推动东、中部地区、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和非国有数字企业创新效率提升。基于此,提出多管齐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多路并进提升数字产业创新效率、因地制宜推动数字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希冀为提高数字产业创新效率提供相关理论经验。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发展转变的新时代,将"数字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发挥工匠精神由内而外的滋养和提升功能,内化工匠精神,将"数字工匠精神"厚植于创新创业教育各个层面,形成"以数字工匠精神为引领,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简称"三全育匠"),以适应数字经济催生的创业机遇,发挥数字经济对高职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2011~2020年深圳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城市层面数据,构建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支持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能够缓解融资约束、降低融资成本,有效促进中小企业创新投入。企业家精神在其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企业家精神特征越明显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支持作用越强。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小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企业家精神的调节效应因企业规模、所有权属性、所处行业和所在地区的不同存在差异。本文研究为数字普惠金融更好的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效应,推动创新型经济增长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1.
李斯雅 《玩具世界》2024,(1):124-126
近年来,动漫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数字媒体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时代背景下,动漫设计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基于数字媒体的动漫设计创新尤为重要。文章针对大众对数字媒体与动漫设计的认知不足和创新意识缺乏等问题,结合数字媒体和动漫设计的时代特点,对当下推动动漫设计创新提出了系列建议,以更好地促进动漫产业时代化、个性化、先进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21年是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元年,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规划强调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在对抗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企业运营在线化、数字化得到了加速发展.而财务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深入应用,人工智能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本文基于2010~2020年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中国整体以及三大经济区域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从国家整体视角,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数字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从区域视角,东部与中部地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显著提升企业数字创新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则不显著;从空间视角,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对本地区企业数字创新存在正向空间直接效应,还对其他区域企业数字创新存在正向的空间间接效应。对此,应制定发挥多方主体协同优势、增强区域联动效应、鼓励企业跨省域数字创新合作等举措,以更好发挥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数字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十四五”规划中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为独立篇章,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为新时期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进一步强化数据驱动、集成创新、合作共赢等数字化转型理念,着力推动电子商务、数据资产运营、共享服务、平台服务等数字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2011~2020年267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深入剖析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效应,并从绿色创新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影响新型城镇化的作用渠道。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提升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在工具变量估计、排除外生政策冲击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旧成立。基于地理位置和城市特征的异质性分析显示,沿海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机制检验表明,不同于非核心内容创新,数字经济能够通过突破性绿色创新助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对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人口城镇化和环境城镇化发展的提升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结论对深化数字经济发展和协调城乡二元关系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6.
RTA框架下的数字贸易规则正在快速发展,且呈现非均衡性特征。一方面,“数字鸿沟”的内涵不断扩展和延伸,逐渐由有形的“信息鸿沟”向无形的治理壁垒扩展,并深刻影响数字贸易规则的制定;另一方面,区域一体化框架下各经济体间的依赖度和相互影响力不断增强,使得数字贸易规则中的结构性力量不容忽视。为此,本文采用指数随机图模型,对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在数字贸易规模和数字技术水平方面呈现“马太效应”,在数字治理方面具有同配性。网络内生结构方面,网络的偏好依附和连通性均会影响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中的关系形成。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由于数字治理存在壁垒,发展中经济体仅发展数字贸易和数字技术是无法促进其参与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的;经济体双方在数字服务贸易限制上的差异越小,达成RTA数字贸易规则的可能性就越高。进一步的机制研究验证了网络内生结构在RTA数字贸易规则网络关系构建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网络内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网络形成中的“马太效应”和“同配效应”。多层ERGM分析显示,各因素对不同规则条款网络影响呈现差异化特征,同时各规则条款网络间...  相似文献   

17.
文章采用2011-2018年全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数字金融是否促进了区域创新.研究结果表明,从总量效应来看,数字金融的发展能够显著的驱动我国创新能力的提升;从结构效应来看,数字金融对实用创新的影响最大,发明创新次之,技术含量最低的外观创新影响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对创新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  相似文献   

18.
数字金融赋能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式,但可能引起工资收入差距的扩大,给收入分配带来负面效应。数字金融降低金融参与成本,提高了创新企业家获得金融服务的密度,从而培育出更多的创新企业家。数字金融的高创新弹性导致其在长期倾向于提高现代部门全要素生产率和现代部门工资收入,从而引起工资收入差距扩大。本文在多部门生产中引入存在金融参与摩擦的金融供给侧,构建生产—金融供给侧内生增长模型,从供给侧渠道探讨数字金融的工资收入分配效应。理论分析发现,数字金融的工资收入分配性质与数字金融创新弹性相关:当创新弹性高于某一阈值时,数字金融发展会扩大工资收入差距,当低于该阈值时,则会缩小工资收入差距。模型校准结果发现,中国数字金融创新弹性约为0.45,高于其缩小工资收入差距的阈值,这解释了近年来随着中国数字金融发展,部门间工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原因。平衡增长经济的转型动态性质的量化模拟发现,数字金融缩小工资收入差距仅有短期的普惠效应,而扩大工资收入差距则存在长期的不平等效应,可见,数字金融的负面收入分配效应需引起重视。本文对于共同富裕目标下数字金融发展模式的升级和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区域绿色创新”研究系统,采用2009~2021年全国26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分别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对金融科技、数字经济和区域绿色创新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剖析,得到如下结论:(1)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均可以显著促进区域绿色创新;(2)其他城市的数字经济可以基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促进本城市的绿色创新,但同时金融科技基于经济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效应对区域绿色创新影响并不显著;(3)金融科技和数字经济在本地效应上的交互效应均能够显著促进区域绿色创新,同时数字经济能够矫正金融科技不显著的空间效应,使之正向促进区域绿色创新;(4)基于金融科技的门槛效应,在金融科技水平较低时,数字经济不会支持和促进区域绿色创新发展,而当金融科技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数字经济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会经历由不显著变为正向促进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回顾了由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和《中国工业经济》杂志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案例研究前沿论坛(2014)",对论坛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本次论坛展示的案例研究成果代表了中国本土企业管理创新的最新进展,包括了内部治理与外部治理等公司治理模式的创新和品牌、商业模式、运营、技术创新等企业发展战略模式的创新。最后,本文提出中国情境下的案例研究的重要性,鼓励对案例研究结果的规范性验证,以进一步推进中国本土企业的管理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