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维娜  黄晓英 《价值工程》2011,30(20):218-219
随着世界发展的全球化趋势,翻译的范围越来越广,涵盖各个领域。按照文本的类型,翻译可分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外宣翻译是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狭义的外宣翻译包括各种媒体报道,政府文件公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介绍、公示语、信息资料等实用文体的翻译。外宣翻译的特点是把中文译成外语,译文的读者是外国人,更注重译文和译文读者。纽马克认为,文学翻译以语义翻译为主,非文学翻译以交际翻译为主。外宣翻译的文本主要是非文学文本,应采用交际翻译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翻译市场的日益繁荣,人们对翻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翻译质量评估对规范翻译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翻译理论研究中,翻译质量也是翻译的核心与归宿,翻译质量评估有利于控制和提高翻译质量。基于翻译质量评估在翻译研究和翻译市场中的巨大作用,本文拟通过对国内目前较具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司显柱功能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进行研究、应用和提出修正意见,一方面丰富这一模式的实证研究,另一方面对其评估程序和参数进一步验证,提出修正意见。  相似文献   

3.
翻译目的论指受众决定了翻译目的。通过翻译目的论,我们就可以跳出传统翻译理论对翻译方法孰是孰非的"二元对立"式的纷争,对翻译行为做出更加合理的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翻译目的论引入广告翻译,从翻译目的出发探讨广告翻译策略,阐述如何用目的论指导广告翻译过程,从而恰当传达其意义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一项有目的性、跨文化、跨交际的行为活动,把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都纳入翻译研究范畴,从而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动态的研究视野。基于功能翻译理论,以杨必翻译的《名利场》汉译本为例,探讨了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儿童文学的翻译不仅要符合儿童的年龄与心理特点,而且要有趣味性、惊险性等特点,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带领儿童探索未知世界。翻译目的论弥补了传统翻译理论的不足之处,将焦点聚集于翻译目的上,认为翻译是带有目的的人类行为活动,任何形式的翻译,包括翻译本身都是一种行为,任何行为都是有目的的。文学翻译目的受制于译文预期的接受者,译文读者决定着翻译的方法和过程,儿童有着不同于成年人的文学思维水平、认知能力、心理特点,因而,在进行儿童文学翻译时应采用恰当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7.
随着全球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与国际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英语作为目前全球的通用语言,其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使商务英语的重要程度不断提高,目前仅基于语义翻译理论进行商务英语翻译,其得到的成果是不够理想的,交际翻译理论与语义翻译理论是有着区别的,可以有效地提高商务英语翻译的精确。文章通过交际翻译理论的基础,深化研究交际翻译理论与商务英语翻译的关联。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翻译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一些翻译方法和技巧,并用实例说明了掌这些方法和技巧后的翻译效果。作者同时认为在翻译中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还有许多探讨空间。  相似文献   

9.
全球性的生态理论热潮中,国际翻译界从“生态”、“环境”等生态学视角描述翻译活动的相关研究在翻译文献里日渐增多。国内的翻译生态研究也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国内存在着既互相关联又有区别的两个研究体系,即“生态翻译学”和“翻译生态学”。生态翻译学,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翻译生态学是研究翻译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机理与规律。具体地说,就是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对象进行深入研究,从生态学角度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力求对翻译中的种种现象进行剖析和阐释。两个研究途径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切入点不同,论证过程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0.
任何语言必然带有文化的烙印,广告语言也不例外。广告语言的翻译要尤其关注文化的制约。文章阐述了英汉文化的差异对广告翻译的影响,并根据纽马克的交际翻译理论,总结出广告翻译的4个标准。交际翻译法关注译文对读者造成的影响,用交际翻译法来指导广告翻译,能充分保留翻译过程中广告原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古代的翻译理论根植于本国的语言特色和政治文化的土壤之中,因而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翻译理论形成过程.根据相关记载和中西方翻译简史,中西方古代的翻译贡献者都为翻译理论体系的形成做出了贡献.本文从翻译理论的内外部研究出发,探讨中西方古代翻译理论对整个翻译理论研究体系起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桂丽 《价值工程》2013,32(5):248-249
翻译批评是联结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重要纽带,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建构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笔者以学生赏析《荷塘月色》的不同译本为例,说明了在教学中开展翻译批评,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树立正确的翻译观、建构翻译理论体系、培养对原文和译作的对比和赏析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电影片名的翻译标准随着时代和翻译内容的变化、规范、规则往往会改变。本文主要探讨了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分类、原则、特点及翻译的方法与技巧,使其应用于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从而使其翻译更加出色。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翻译的存在与发展在翻译史上经历过一段曲折的历程。在其起源阶段,特有的女性话语被迫被翻译成处于主导的父权话语的代码。而伴随着翻译研究的逐步发展,女性主义翻译的支持者及译者们吸纳各家之言,从众多的语言理论中汲取营养,使女性主义翻译具备了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极大的丰富了人类翻译学研究的领域。本文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入手,引出女性主义翻译。介绍了女性主义翻译思想的起源,阐明了女性主义翻译的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论述了女性主义翻译对翻译理论的重大影响。文中侧重于女性主义翻译的具体原理,并对其发展策略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英汉对比翻译理论成为新课改形势下新的指导理论,使英汉对比成为指导高中英语翻译教学的新方式.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对于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十分欠缺,学生对英语翻译理论缺乏基本了解和认知,无法将其应用于翻译实践之中;翻译练习不到位,学生多为直译,或套用汉语模式翻译英语,不能遵循英汉对比翻译理论.依照新课标提出的指导精神...  相似文献   

16.
郭李红 《价值工程》2015,(3):260-261
显化是一种广泛运用于翻译活动之中的翻译策略。显化翻译可以使源语言信息在目的语中明晰化,帮助目的语读者理解源语言所表达的信息。本文结合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术语的特点,通过翻译实例,探讨显化翻译策略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文献术语翻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译者可以在特定的翻译情境中选择特定的翻译目的,并为实现这一目的而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当前,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大肆实施文化霸权主义。中国译者应以传播和发展中国文化,抵制美国文化霸权,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为翻译目的,在翻译时有必要尽量采用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冯宏 《价值工程》2011,30(11):205-206
翻译文学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功不可没,但其归属却一直没有定论。在探讨翻译文学的归属中应该重视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翻译文学与比较文学,以及翻译文学与法律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吴咏花 《价值工程》2014,(22):301-302
翻译能力是译者进行翻译活动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以《咸宁新闻网》英译项目为依托,对比研究学生译员在该项目前后的翻译能力水平及发展。以项目翻译小组的在线聊天记录为研究素材,对相同环境下的译员能力发展给出动态分析,探寻影响译员翻译能力发展的因素。从翻译能力培养的角度对该素材进行量化分析,指出小组网络在线交流对翻译能力培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吴咏花 《价值工程》2014,(19):292-293
翻译研究领域对翻译能力的研究译有不少成果,但对于翻译教学而言,培养合格译员必须从译员能力的高度进行设计和操作。综述国内外对翻译能力和译员能力的研究,在西班牙PACTE翻译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重新界定译员能力,并根据该能力划分提出翻译教学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