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雷华 《价值工程》2011,30(26):180-180
陈忠实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除了其成名作之外,还写了许多散文。笔者有幸参与了"陈忠实散文作品翻译及其研究"项目,翻译散文两篇。本文试图从文化角度和忠实表达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散文的学习中总结出三点教学经验。第一,通过学习名家散文,掌握其结构成文;第二,欣赏、模仿散文的语言,学习写作;第三,从文章当中汲取精神营养,激发对生活、生命的热爱.对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成家二十多年来,我总是莫名其妙地将家比拟成一篇散文。 我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一篇成功的散文总是与波折密切联系的,同样,对一个家庭而言,不可能是一个调子弹完的乐曲。因为,将两个生长于不同环境且具有不同性格的人结合在世间一隅,必然会制造出一些锅碗瓢盆的交响。制造出一些一波三折来,而这正是散文走笔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4.
散文欣赏是一种美的享受。EB怀特的散文是散文中的精品,值得品味再三。如何欣赏是有方法的,角度不同,感受不同。从英语语言文字的角度,从作者人格形象的角度来欣赏这篇散文的美,从而提高阅读欣赏水平,提升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5.
季羡林散文的创作观念和散文本身都具有了别具一格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才是季羡林先生散文的真正价值和魅力所在。在研究中发现,具有中国传统神韵的美学观念对于季羡林散文的影响极大,在他的散文散发着大量的中国古典文艺情怀。这种古典文艺情怀与季羡林的人生经历有关以及古典文艺接受有着关联,本文将以季羡林的人生经历和季羡林散文中的中国古典文艺元素作为研究的重点来探索中国古典文艺对季羡林散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聂茂 《新远见》2008,(10):112-116
将冯伟林的"历史文化散文"与余秋雨的"旅游文化散文"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冯伟林坦承他  相似文献   

7.
<正>一、散文鉴赏,重点是把握其"形"与"神"的关系。1、散文的特点。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形式上:(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综合以上两点:"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  相似文献   

8.
美的内涵历来是美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它赋予艺人的创作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也就是这样一种力量,能唤起人对自己的创造才能感到惊奇、骄傲和快乐。”散文是自有文明以来生命力最长久的一种文学样式,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从语言色调看,散文如“素描”,如“谈心”,从文化内核看,散文是“观察”是“思考”,散文是智慧的结晶是情感的宣泄。  相似文献   

9.
正阅读一篇美的散文,就是一次美好的心灵洗礼之旅。然而,在现实的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害怕读散文,觉得散文太细腻,太深奥,读不明白。为此,我在《幽静悲剧》教学过程中,实践出一套"走入走出,心随情动"散文阅读教学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刘云霞 《活力》2006,(4):191-191
新闻可读性就是指新闻具有的对受众有益、有趣和可信的素质。那么,怎样才能使新闻生动引人,具备很强的可读性呢?一个方法就是在新闻写作中借鉴文学创作中的某些手法。而其中散文笔法就很值得一提。散文笔法的魅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素有散文之都的美誉。无论是古代散文,还是现、当代散文,都以它自身的发展轨迹、辉煌成就、独特的艺术和美学特质成为中国散文园地的奇葩。其中,我尤其偏爱体裁独特、形式干练的先秦史实散文,令人读后被作家的感性浓度和知性密度深深打动。虽然不能用“沁人心脾”、“满口生香”等词语来形容,但其与历史事实深重的链接以及作家在叙述时运用的强弱结合的手法,绝对张显出一种无可比拟的睿智深邃的个性力量。不仅仅是历史的再现,更是散文艺术魅力的散发。可以说,先秦史实散文是具有多重艺术价值的。几部大放异彩的历史散文巨著,对于后世的叙事文、传记文有着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江琪 《民营科技》2009,(9):64-65
从散文的意蕴美、结构美和语言美三个方面,以多篇散文名篇为研究对象,对现代散文审美特质的共同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葛乃福 《秘书》2014,(5):47-48
杜宣是著名的剧作家,也是著名的散文家。他一生从未停止过散文创作,已出版的散文集有7本,分别是《西非日记》(1964)、《五月鹃》(1964)、《杜宣散文选》(1981)、《飞絮·浪花·岁月》(1984)、《芳草梦》(1992)、《桂叶草堂漫笔》(1998)和《秋夜流萤》(2000),用“硕果累累,成就恢宏”来概括杜宣的散文创作或许是确当的。  相似文献   

14.
<正> 建国50年来,在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的领域里,与其他学派相比,儒家散文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不仅起步较早,而且讨论充分。50年代就出现了艺术研究的专题论文,60年代初出版的几部有影响的文学史无不设有专节进行论述。“文革”时期中断了十几年,78年以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研究热潮,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成果斐然。涉及到的儒家散文著作有四部。(一)《论语》。关于《论语》的艺术研究集中在两个方  相似文献   

15.
邓国栋 《秘书》2013,(8):43-45
苏轼是一个文艺全才。他的诗,他的词,他的散文,甚至他的书和画,都是开宗立派的代表。以其古典散文而论,包括赋、论、策、序、说、记、传、墓志、碑、铭、启、书、杂著、题跋、杂记,各种体裁都有传世作品,其中的代表作都有研究的价值。如元丰四年(1081年)专写人物的散文《方山子传》,就是具有奇特色彩的名篇。一《方山子传》特色何在?从表层上看,作者概括地写了方山子亦侠亦隐的生活经历;从深层次看,则写了其奇异的精神世界;从更深层次看,则  相似文献   

16.
在日前结束的新世纪黑龙江省散文创作研讨会上,与会者深入学习贯彻江泽民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繁  相似文献   

17.
日前,我省中年作家,益阳市房地产管理局干部李炎光从北京载誉归来,捧回了首届中国散文精英奖奖杯。  相似文献   

18.
《背影》是现代中国散文史上出类拔萃的杰作,其英译本影响深远.本文借助"三维转换"的翻译方法,在生态翻译学的指导下,分析《背影》张培基英译本中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为文学的英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思路,以期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9.
美的内涵历来是美学界争论不休的话题,它赋予艺人的创作一种能影响情感和理智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也就是这样一种力量,能唤起人对自己的创造才能感到惊奇、骄傲和快乐。"散文是自有文明以来生命力最长久的一种文学样式,其风采与魅力难以一言尽叙!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中文学性心理描写,就意象表现性心理的密度和力度而言,要首数诗歌;而用意象直接演绎创作主体的性心理世界,恐怕是让散文甚至是学者散文拔了头筹了。本文从视觉颜色意象这一角度,对郁达夫散文《还乡记》中的"白"意象与"黑"意象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