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恩格斯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三卷中,首先补写了正文部分,最令人注目的是,恩格斯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第2篇所阐述的理论补写了第4章《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同时,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发展新情况也进行了研究,其中最突出的新成果是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垄断理论进一步阐释,并补充和丰富了马克思的股份资本学说,捍卫了马克思的经济学说,从而为共产主义理论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纵观 《资本论》 的创作出版史及思想内容, 可以看到恩格斯的独特思想贡献, 尤其是在马克思逝世后, 恩格斯接续完成 《 资本论》 第二、 三卷的编辑出版重任, 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恩格斯运用剩余价值理论批判蒲鲁东主义者在解决住宅问题上的空想, 指明唯有通过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才能彻底解决以城市住宅问题为代表的现代性社会问题。 恩格斯更加全面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各阶段特征、 实质及长期萧条的后果等, 指出这既促进了托拉斯等各种新垄断组织形式的变化发展, 同时又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达理想社会形式创造了进一步的历史条件。 恩格斯与马克思都把 “重建个人所有制” 视为一个重建公有制的否定之否定的自然社会历史发展过程, 进一步打开了理解 “重建个人所有制” 思想的新视野。 恩格斯在与马克思共同创立政治经济学、 书写 《资本论》 的过程中, 尤其指出要牢牢把握政治经济学创新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公认的重要历史材料和理论文献。它有两个版本:一是马克思的原稿本,二是恩格斯在1888年发表的经过其修改的版本。人们对恩格斯的修改本历来褒贬不一,众说纷纭。其实,恩格斯对马克思原文的修改,主要有三种形式:技术性的加工、修正和润色;对着重标记的变更和改动;以及对整句和关键用词的修改。恩格斯的修改是绝对遵循马克思的原意的。尽管修改后的稿本在一些细节方面显示出了马恩之间微小的差异,但就其总体思想和基本精神来讲,两个稿本是完全一致、毫无出入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为创作《资本论》第二卷,于1865年至1881年间先后写了八份手稿。现行的、由恩格斯编辑出版的《资本论》第二卷主要是根据第二稿和第八稿整理成书的。在这里,马克思对社会资本再生产过程的研究集中在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上,而在1865年写的第一稿中,则专门详细地研究了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研究了对物质资料再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社会主义再生产与资本主义再生产虽然有着根本性质上的区别,但从物质资料生产这个方面来说,也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马克思考察物质资料再生产过程所揭示出来的一般规律,在社会主义再生产中也是存在的。学习这份手稿,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理解,而且对研究社会主义再生产问题也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即原文版,以下简称MEGA)包括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遗产,特别是在第2部分出版了《资本论》全部三卷及其所有的手稿(有些手稿尚待出版)。这使我们重又回想起卡尔·考茨基1926年提出的问题:恩格斯整理并编辑出版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和第3卷的工作并不完全符合作者的思路,有必要将马克思的全部手稿按照原样发表出来。七、八十年之后,这个要求总算得以实现。在马克思生前,恩格斯积极参与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制定和写作工作。从他们之间的很多往来信件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经常交流《资本论》的创作…  相似文献   

6.
<正>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资本论》的研究大都是注释和解说原著,而结合现代资本主义实际、研究《资本论》所阐发的基本理论的著作则很少。注释和解说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实际资料来分析、检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的基本理论。高峰同志所著《资本积累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正是沿着这个方向进行了辛勤的努力,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2012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工程,柏林,共114卷,123本书)第二部分"《资本论》及其手稿"的第4卷第三册即将出版。这一册将包含马克思1863~1867年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即所谓《资本论》第三版)的最后一部分。对于编辑出版史以及以《资本论》为主体内容的马克思主义宣传工作而言,这都将是一件大事。顾名思义,这篇论文是为"《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课题而作,其主题就是马克思如何一步一步地从关注哲学、政治、国家和法律转向经济学,一步一步地从经济现象进入经济本质,从而走向《资本论》创作。因此,这篇论文实际上是对于《资本论》前史或萌芽时期和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演变心路历程的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第一卷具有它的独立性,可以独立存在。恩格斯曾经感觉到马克思打算在《资本论》后两卷论述的一些内容,可以根据第一卷的相关内容推导出来,进一步确立了《资本论》第一卷的独立性。但仅仅阅读《资本论》第一卷,难以理解剩余价值如何转化为利润,利润又如何转化为平均利润。具有片面性的《资本论》第一卷也完成不了完全驳倒全部官方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的任务。马克思生前没有出版《资本论》后两卷的主要原因是马克思没有足够的精力,而影响马克思精力的主要因素是经济上的贫困、疾病、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牵扯及反动政权的政治迫害。当然,马克思本人的精益求精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资本论》本质上叙述的是剩余价值的整个生涯,这也是《资本论》全部三卷的整体性之所在,其中,《资本论》全部三卷分别对应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只有全部三卷合在一起才具有《资本论》所论述的剩余价值理论的完整性或整体性。  相似文献   

9.
1868年国际工人协会布鲁塞尔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马克思《资本论》的决议案距今150多年了,但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资本论》始终发挥着巨大影响力.目前,马克思《资本论》在我国高校教学中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需深化和改进.尤其是应熟悉马克思推荐读《资本论》之前的两本入门书——《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应力戒当年恩格斯对高校经济学教学批评的现象;应重视列宁对研究马克思和阅读《资本论》的建议;应避免对马克思恩格斯贸易理论的方向有所误解.  相似文献   

10.
一马克思自己曾经有些惋惜地说:“《资本论》应用的方法,不常为人理解”。在《资本论》第一卷出版以后不久,人们对于《资本论》的方法,就有种种矛盾的解释。有人说是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有人说是用批判的分析法,有人又说叙述的方法是辩证的。当马克思在第二版跋中清算了这样那样的说法,肯定地说他的方法,是辩证方法以后,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改良主义者、修正主义者又针对着他的辩证方法来进行曲解和攻击。由于辩证方法在本质上是批判的革命的,它不仅是针对着他们一直信守不渝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而提出来的,并且用它来进行研究的结果:“在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它的否定的理解,它的必然的消灭的理解”。,也使得他们感到“烦恼与恐怖”。他们对  相似文献   

11.
<正> 在马克思的科学巨著《资本论》中,有大量的内容丰富的脚注。这是马克思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的遗产。这些脚注和《资本论》的正文一样,都是我们应当努力学习和研究的。本文打算把自己学习《资本论》脚注的初步体会写出来,借以作为对马克思百年忌辰的纪念。丰富多彩的《资本论》脚注目前我们使用的中文《全集》版的《资本论》,其中有三种脚注。一种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俄文版编者在书中加的脚注(编者在书后还另写有注释);一种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版译者加的脚注;再一种是马克思本人写的脚注和恩格斯补充的一部分脚注。前两种脚注  相似文献   

12.
<正> 马克思的《资本论》不仅是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理论依据,而且也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指针。恩格斯在谈到未来社会的问题时曾经指出:“没有人比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更加‘接近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关系’了。他用了25年功夫来从各方面研究这些关系,而且他的批判工作的结果到处都包含有种种在现今一般可能实现的所谓解决办法的萌芽。”事实完全证明了恩格斯的论断,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许多问题的解决都是从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得到启示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马克思只能同资本主义经济作对比分析,科学地预见到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些基本特征,如生产资料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等等。马克思抱着严格的科学态度,始终拒绝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  相似文献   

13.
外延型和内含型扩大再生产的含义,似乎无可争议。但是,按照一些文章中流行的解释,却难以对技术改造实践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文章中的提法可能曲解了马克思的原意。这些提法中,至少有两种意见值得商榷。其一,把外延扩大再生产单纯理解为生产场所的扩大,把内含扩大再生产理解为是生产资料效率的提高,由此把新建、改建和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提出的在公有制的基础上重新建立的个人所有制的内涵,就是恩格斯经马克思首肯而明确指出的产品即消费品。杜林先生和卫兴华教授将其解读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既是个人的又是公共的所有制,这是与马克思的原意相违背的臆想。  相似文献   

15.
恩格斯在编辑出版《资本论》第三卷过程中,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二篇所阐述的原理,补写了第四章《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在量的规定上补充了马克思的利润学说。同时,恩格斯从资本家对利润的追求进一步论证了生产力的发展受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限制,从资本主义使用机器的限制指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恩格斯批判了西方经济学者在价值和生产价格关系上的错误理论,捍卫了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和生产价格理论。  相似文献   

16.
庞巴维克曾断言《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已经"终结",凯恩斯甚至认为《资本论》毫无价值,但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对《资本论》并非持同样观点,他们中的很多学者对《资本论》或其第二卷的学术地位及其影响给予了很高评价,还有人认为《资本论》对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多个研究领域或交叉学科产生重要影响,他们所编著的经济思想史著作都对《资本论》进行了介绍,有的现代西方经济学文献还通过引证《资本论》的相关内容来说明问题,而且他们中不少人对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时严谨的学术态度给予了很高评价。现代西方经济学者对《资本论》持有这样的态度,其根本原因在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研究相比西方经济学者的影响更加深远。马克思的影响之所以能够更加深远,则在于他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进一步论述政治经济学教材为什么可以不讲"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并换用一个新的角度阐述了货币变为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来源问题。全面反驳了奚兆永教授在这个问题上"上纲上线"的无理批评。指出他没有认真阅读和理解邓小平关于"完整地准确地理解……"的本意,他曲解了恩格斯对马克思重大理论贡献的评价,他对《资本论》所采用的是本本主义、句句是真理的非科学态度,而对马恩的其他著作又采取轻率的任意解读的实用主义态度。他的辩驳方法的思维逻辑是混乱与失范的。  相似文献   

18.
一《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经济著作。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及其灭亡的客观必然性,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知识武装全世界无产阶级,引导他们向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胜利的冲击。《资本论》对于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自从资本家和劳动者在地球上出现以来,没有一本书对于劳动者,比当前我们这部书,来得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主要是从生产劳动意义上讲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问题的。它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意义上所讲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有原则区别的。但是,多少年来学术理论界往往忽视两种意义上分工的原则区别,这就不能不造成理论上的某种混乱和对脑力劳动者的某些偏见,有澄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王涛 《现代经济信息》2011,(14):253-254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成了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对"经济全球化"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马克思早在《共产党宣言》就提到了"经济全球化"的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1]然而,马克思和恩格斯虽对"经济全球化"现象有所论述,但他们并没有使用"经济全球化"这个概念,而只是使用了"世界性"这个术语。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提到的"世界性"现象和我们今天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有何异同?我们该如何看待他们在158年前的论述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