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昭平县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分析 (一)旅游资源现状 昭平县的旅游资源共有7种主类,占全部8个主类的87.5%;22种亚类,占全部31种亚类的70.97%;46种基本类型,占全部155种基本类型约29.68%。其中自然旅游资源56个,人文旅游资源63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比例接近1:1,可以看出昭平县是一个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容并蓄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2.
一、新乡旅游资源分析 从河南省自然旅游资源单体分布来看,自然旅游资源密集区主要分布在京广铁路以西的地域.其中,洛阳、平顶山、焦作、新乡四市的自然旅游资源单体约占全省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62.5%.从河南省人文旅游资源单体分布来看,密集区集中在黄河两岸的郑州、洛阳、焦作和新乡四市,其人文旅游资源单体约占全省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40%.中原城市群旅游资源级别比较高,目前拥有一批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旅游资源以及影响较大的历史文化名城、优秀旅游城市,构成了当前中原城市群旅游的主体吸引力.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新乡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是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旅游业的发展对经济区旅游发展进程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最新的文旅资源普查工作为基础,全面掌握四川旅游资源数据,对全省旅游资源做系统分类和定量评价,总结其类型、空间分布和等级特征,以及四川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结果表明:四川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在“国标”基础上,主类全覆盖,亚类新增4个、删减1个,基本类型新增21个,主类中建筑与设施类优势突出,资源类型和景观数量均最多,人文旅游资源类优势显著。四川旅游资源等级分布呈金字塔型,优质旅游资源体量大,其中四级和五级资源总量为7 114处,占总量的2.9%,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四川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呈现为“六区一带”的特征,这与四川的地理地貌格局、民族文化历史和高品质旅游资源的聚群作用有关,空间分布具有资源组合好、互补性强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4.
一、广东省无居民海岛概况海岛是指四面环(海)水并在高潮时高于水面自然形成的陆地区域。凡是满足海岛定义,并不属于户籍登记地的海岛统称为无居民海岛,即无居民海岛是指不属于居民户籍管理的住址登记地的海岛。据1994年广东省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广东省共分布有海岛1431个,其中无居民海岛1387个,占全省海岛总数的96.9%。广东无居民海岛拥有丰富的港湾资源、海洋资源和旅游资源等,广东无居民海岛周边还有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有很大  相似文献   

5.
以往,旅游资源仅划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按照最新的研究,已将旅游资源划分为四大类:1、自然类资源。即天然赋予的景观,如黄山、九寨沟等。2、历史性资源。即历史遗迹和文物,如长城、故宫、秦兵马俑等。3、社会性资源。是指社会和时代造就的、可供游览观赏的场所。而这些资源的原始功能并非供作旅游。如外滩,东方明珠电视塔,南浦大桥等等。4、现代人工吸引物,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三亚市崖州区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和评价,旨在综合分析资源禀赋,为下一步乡村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围绕乡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旅游开发条件三个方面,建立起一套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评价,确定发展潜力较大的村庄,找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在未来崖州区乡村旅游开发中,注重乡村人文资源的深度挖掘,克服不利因素,进一步完善旅游开发条件,多措并举加快打造富有特色的崖州区乡村旅游。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已成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逐渐显现出来.常宁市作为衡阳的县级市,有着“鱼米之乡”、“油茶之乡”、“有色金属之乡”、“世界铅都”、“版画之乡”等美誉,地形地貌奇特,风光秀丽迷人,民俗风情浓郁,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据统计,其自然类与人文类旅游资源单体共有264处.本文通过对常宁市旅游资源进行完整的分类调查,分析其旅游资源的特点并试图挖掘其旅游资源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在旅游资源相对富集的革命老区和贫困山区,坚持以旅游带扶贫,拓宽了扶贫渠道。目前,全省已有30多个重点老区乡镇、贫困乡镇的80多个贫困村,依托旅游摆脱了贫困。罗田县九资河镇,地处大别山主峰天堂寨脚下,充分挖掘当地山、库旅游资源,使昔日穷山僻壤变成了鄂东旅游重镇。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了原生依赖型、创意开发型、转换价值型和整合功能型等四种类型 ,它们分别具有明显的可得性、巨大的创意空间、转换的条件性及整合再造的特点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深层次问题是人自身的开发 ;中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环节是提高人文素质 ,加强人文教育。人文素质在中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着显著可见的价值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胡政平 《开发研究》2005,(4):119-121
隶属天水市的秦安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以北的葫芦河中下游,距天水市40公里,面积1601平方公里,人口60万。秦安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文资源丰富。积极开发人文资源是当今社会发展和旅游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秦安尤其如此。本文通过对秦安人文旅游资源优势的分析和秦安发展旅游经济制约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充分利用西部开发机遇,利用地方人文资源特色优势,大力发展旅游经济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安市作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但就其开发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该文旨在探讨如何深入开发西安市的人文旅游资源,打造西安文化产业城市。  相似文献   

12.
海洋建筑浓缩与体现了历史、建筑、宗教以及时代精神,是海洋文化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珍贵而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灯塔是一种形式多样、功能独特、遍布世界各海区的、富含海洋因素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建筑样式,将灯塔作为旅游资源加以深度挖掘,既是发展海洋旅游的现实需要,也是挖掘、培育、保护和宣传灯塔文化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更是将文化研究保护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的有益的探索。文章以舟山花鸟岛"灯塔文化之乡"为例,分析了海洋建筑类人文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并在对灯塔人文内涵加以挖掘的基础上提出了舟山花鸟开发与利用灯塔人文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西安市作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但就其开发现状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该文旨在探讨如何深入开发西安市的人文旅游资源,打造西安文化产业城市.  相似文献   

14.
试论民族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杨莎莎  曾鹏 《特区经济》2005,(4):111-112
<正>民族体育旅游就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民族地区),能够吸引旅游者进行旅游活动,给旅游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人文旅游资源,包括民风民俗、竞技项目、文化娱乐、观光鉴赏和参与各种表演和竞赛活动,以及购买专项旅游品等。而民族体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则是利用民族体育旅游资源这一特定人文资源为活动对象和发展基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毫不例外要遵  相似文献   

15.
郑柳青 《特区经济》2011,(12):169-171
古蜀王文化是四川最具本底特色的人文旅游资源,目前尚未得到系统开发。本文深入解读了古蜀王文化的内涵、价值和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了古蜀王文化旅游资源地域分布的特点,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分析,总结了古蜀王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旅游开发的五大思路:全省统筹,形成合力;文化普及,加强宣传;申报世遗,扩大影响;形象化展示,愉悦化体验;城市联动,复兴文化。  相似文献   

16.
受指令性分配就业机制、福利型就业模式、泡沫经济、经营管理不善等历史消极因素影响,在当前产业结构调整、改革进入攻坚战的关键时期,海南省国有企业职工下岗与再就业矛盾日渐凸显.如何妥善分流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已成为我省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海南国企下岗职工情况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下岗职工的界定,截止1997年底,全省下岗职工总数达10.62万人,占全部职工总数的10.32%.其中,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情况:总数为7.9万人,占国企职工总数的12.6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21个百分点,高出全省职工下岗总体水平2.36个百分点.国企职工占全省职工总数的60.72%,而其下岗职工占全省下岗职工总数的73.58%.全省国企下岗职工体现出“三个集中,两个困难”特征.1、集中于商业贸易、餐饮业、制造业.从总量看,三类企业下岗职工总数达4.51万人,占全省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58.57%;从相对数看,下岗职工占本行业职工人数的28.26%,高出全省国企平均水平19.12个百分点.其中,商业贸易、餐饮业表现尤  相似文献   

17.
《安徽省情省力》2003,(12):21-22
安徽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2002年全省入境旅游人数达到45.91万人,接待国内旅客3883.97万人次,分别比上年增长20.5%和15.5%;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2亿美元、国内旅游总收入202.9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2%和16%。黄山作为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其丰富的旅游资源(有风  相似文献   

18.
论文化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当前旅游业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发和利用人文旅游资源,发展文化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旅游资源特征及合理开发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贵州省旅游资源系统调研的基础上,从全省旅游资源特征入手,对全省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措施,以此为推进贵州旅游资源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珠江三角洲农业旅游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一、珠江三角洲农业旅游发展的背景和条件珠江三角洲,其范围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江门、肇庆、惠州等9个地级市共28个县级行政区。全区面积4.2 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23%,人口3450万,占全省的39%,工农业发达,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4%。是广东省乃至全国最富裕、最发达的区域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