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特区经济》2006,(10):I0008-I0008
<正>深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深圳市农业植物检疫站)成立于2003年4月,是深圳市农林渔业局下属事业单位。该中心内设有综合部、植检部和农技推广部3个部门,综合部下设老干服务组。中心主要职责:推广农业技术,为控制农业植物病、虫、草害提供防治保障,农业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农业技术培训和服务,农业植物病、虫、草害监测及防治,农业植物检疫,农资管理,代管原深圳市衣科中心离退休老干部。  相似文献   

2.
张宇 《发展》1999,(12)
位于祖国地理中心、地处黄河上游、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的甘肃,座座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正在崛起,成片的小流域正在得到有效治理,一批规模空前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正在付诸实施。这是甘肃全面落实农业基础地位、坚持不懈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重大举措。省委书记孙英如是说:现在,甘肃农业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已经进入了向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转变的新的发展阶段。干旱缺水是甘肃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矛盾。基于这一基本认识,甘肃的决策者们坚定不移地把水利建设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作为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论甘肃省农业节水兼论技术引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甘肃省农业节水兼论技术引进●薛映承(甘肃省水利厅兰州,730020)一、水资源紧缺是制约甘肃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甘肃位于我国西北部,是黄土高原、内蒙古、青藏高原交汇处,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带,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全省土地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4.
退耕还林还草为西部地区发展草畜产业化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从1998年开始,成都大业股份公司,以优质牧草开发推广和牧草饲抖生产销售为核心产业,在四川成功开创国内现代牧草产业的基础上.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牧草开发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科学论证,开展大规模、高起点的现代牧草产业投资运营,塑造了以高成长、高收益为特征的“大业模式”,为加快西部农业培构战略性调整。为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小小的苜蓿草是怎么样变成一个巨大产业的?近日,本刊记走访了号称“中国草王”的成都大业股份公司甘肃地区总指挥仲勇。  相似文献   

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稳定发展,是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社会生活稳定的基础条件。特别是粮食生产,要抓得很紧、很紧。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正是如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周普生  陈崇贵 《发展》2000,(5):26-27
对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战略性调整,必须从甘肃的比较优势出发,必须从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必须从整个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高度出发。其目标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立足于退耕还草还林、恢复生态,充分发挥甘肃的土地、气候等比较优势.大幅度提高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实力。提高甘肃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快农民收入的增长步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农药辅助剂简称助剂,是指在农药加工过程中或与原药混合时,能改善农药制剂的理化性状,提高农药防治病、虫、草害的效果,或使农药便于加工和使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8.
孙玉贤 《发展》2008,(3):69-71
一、发展甘肃省特色农业的重要性 (一)发展特色农业是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农业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农业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发展甘肃经济和缩小东西部差距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利用生态资源优势 发展甘肃特色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明轩 《发展》2010,(1):38-38
发展特色农业,是解决甘肃“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甘肃省地处青藏、蒙新、黄土三大高原的交汇处,生态地位极其重要,发展特色农业有着特殊的情况和规律。发展壮大甘肃特色农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调实施生态立省,注重示范引导,提高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城乡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甘肃开发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普生  陈崇贵 《发展》2000,(10):18-21
西部大开发,给甘肃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甘肃应优先推出什么样的产业作为主角,才能演好这幕波澜壮阔的开发史剧 ?(一 )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甘肃经济的内在需求、发展趋势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让我们先从农业入手。近年来,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农产品供应充裕,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变化很大。但与此同时,随着全国农业进入了新阶段,农产品“卖难”问题日益突出,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其根本原因是农业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市场经济和买方市场的新形势。突出地表现在农产品品质、品种结构…  相似文献   

11.
浅议甘肃大力发展春蚕豆生产的意义白淑萍甘肃种植春蚕豆历史悠久,是全国春蚕豆的主要产区。大力发展春蚕豆生产,对发展全省农业经济,提高人民营养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甘肃具有适宜春蚕豆生产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而使春蚕豆成为省内种植业中的优势作物。甘...  相似文献   

12.
《发展》2009,(8):162-163
甘肃电投永昌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地处金昌市永晶县河西堡镇。2004年12月,在原永昌发电厂的基础上,由甘肃省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控股,大唐甘肃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参股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永昌发电公司历经三期建设,总装机7机7炉,总容量299MW,成为甘肃西部电网西端的骨干电源。自投产发电40多年来,为甘肃省国民经济、特别是河西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3.
探索和完善加快甘肃经济发展的新路子徐炳文90年代前三年,在党的十四大精神和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的指引和鼓舞之下,甘肃国民经济呈现出持续、快速、稳步发展的可喜局面。有以下几个特点:从1991年到1993年,甘肃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是持续.稳步、...  相似文献   

14.
从水利的基础产业地位谈灌溉工程经济评价方法改进的必要性及其途径●薛映承(甘肃省水利厅兰州,730030)水利是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甘肃灌溉农业发展的事实对此作出了充分的证明。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腹地,气候干燥,降雨量稀少,水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报告》2006,(241):1-15
埃及和摩洛哥是两个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通过制定合理有效的中长期水资源规划、健全水资源管理法律、完善价格机制和其他经济激励措施、研发和推广节水技术、转变国内农业生产结构和国际贸易结构,有效提高了水资源效率,较好地保障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甘肃东部地区草产业发展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东部地区是我省畜牧业生产基地,草畜产业在当地产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通过调查和科学分析,弄清甘肃东部地区草产业发展状况,掌握该区域草品种、种植面积、加工技术、产品质量、市场销售、利用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出该区草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技术路线、发展途径和方法,从而促进草畜产业的健康发展,并将该产业做大做强,带动当地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7.
武毅 《发展》2011,(5):6-7
甘肃农业发展的历程,就是积极探索突破“水”瓶颈制约的过程。历届省委、省政府一手抓农业生产,一手抓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建设,坚持工程办法与节水措施并举,“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齐抓,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大兴水利事业,不断改善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8.
皋兰县位居省城兰州、铜城白银两市之间,属兰州市郊县。因其历史悠久、甘肃首县而闻名,也曾因是甘肃中部十八个干旱县而“陇中苦甲天下、皋兰苦甲陇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西岔电力提灌、引大入秦等水利工程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皋兰的发展史翻开了新的一页,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旱作农业走向灌溉农业,彻底解决了有史以来困扰广大农民的温饱问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发展甘肃“两高一优”持续性农业的建议●何业政屈登兰(甘肃农业大学兰州,730070)甘肃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解决好一个思想方法论问题。甘肃农业是一个涉及历史沉淀、规模巨大、又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要解决好此类问题,须有全省上下一致的共识,用系统思想和...  相似文献   

20.
一、干旱问题的重要性 甘肃大部分地区属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易旱气候区,干旱是甘肃的主要气候特征,干旱灾害是甘肃的主要自然灾害,干旱问题是困扰甘肃农业发展、制约甘肃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从公元1470年到1989年的520年间,甘肃各地旱灾频率存30—41%之间,其中重旱频率存7—10%之间,基本上符合“三年一小旱,十年一大旱”的规律。520年间,发生过8次特大旱灾。平均63年出现一次。特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