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河西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甘肃河西地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河西地区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和以培育主导产业、主导产品 ,加强商品基地建设 ,抓好龙头企业建设 ,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为主要内容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  相似文献   

2.
半个世纪的农村制度变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引言:“翻番”与问题 新中国50多年,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农业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业主产品供需基本可以保证总量平衡。大多数农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在人口增长翻番、人均耕地面积相应减少了一半的情况下,仍实现了粮食产量翻番:分别从1949年的410亿斤/4.5亿人,增加到近年来的1万亿斤/  相似文献   

3.
刘秉琪 《发展》2004,(10):62-63
甘肃河西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之一,该项目利用河西地区计划、农牧科技等部门现有信息网络和人员优势利用国家引导资金,在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金昌五市建立农业信息交换中心,在临泽等20个县(区)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在南华镇等54个中心乡镇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站,形成以五个市级信息交换中心为核心,以县级农业经济信息网为主体,以重点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农业经济新信息网络,达到互通信息、强化市场、扶优扶强,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甘肃河西地区城镇分布特点及其建设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甘肃河西地区,包括酒泉、张掖、武威、嘉峪关和金昌三区二市,土地面积为27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数约为391万。其中,非农业人口约占全区人口总数的16.6%(1984年)。本区现有设市城市6个,县城14个,还有许多不同等级的集镇。一、河西地区城镇的分布特点由于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区域性差异,河西地区城镇的分布也表现出了比较强烈的地域特点: 1、绝大多数城镇分布在走廊平原的绿洲上。由于自然条件和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沙漠、戈壁、高山等尚难利用的土地上荒无人烟,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几乎全部集中在走廊高平原的大小绿洲上。河  相似文献   

5.
6.
制度变迁与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异研究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制度变迁的一般理论框架1.在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中,“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成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①而制度变迁则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过程,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目标模式)对另一制度(起点模式)的替代过程,和新旧制度的交易过程。实际制度需求的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转换成本,但由于边际收益递减,生产最优规模的约束条件是边际转换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相应地,实际制度供给的约束条件是制度的边际转换成本等于制度的边际收益。作为制度…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一个以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农村医疗制度既是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农村医疗制度的研究,对于保障农民的身体健康、缓解农民对"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担忧、维护农村社会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农村医疗体制改革重点应是建立完善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努力推动其向社会医疗保险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制度结构、制度变迁方式与东西部农村经济发展差距比较张润君(西北师范大学政法系兰州,730070)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从人民公社领导下的生产队体制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从家庭承包责任制到农业产业化,最后到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与改革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章详细地回顾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轨迹,在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巨大功效的同时,具体分析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制度缺陷,针对此类制度缺陷,作提出了我国土地制度变迁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河西农村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制约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林工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加快这一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因素的贡献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正林 《改革》2007,(11):49-54
基于1978~2005年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地区差异与农业增长进行研究表明,制度变迁对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增长作用显著,土地产权制度、价格制度、财税制度变迁通过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和经济利益来影响农业增长。同时,各地区中影响农业增长的各种因素及其对农业增长的要素贡献度存在差异。可从加强农村经济制度创新入手,结合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寻找制度创新和地区特色的结合点来促进农业稳步增长.缩小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3.
重新解读我国农村的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在多年的调查研究中认识到:百年近现代史上,无论是通过革命,例如解放前的"3次土地革命战争",还是通过改革,例如"大包干"或者"股份合作制",总之最终形成的基本制度,必然得要取决于我们这个人多地少、农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的某种"内生性变量"。换言之,中国农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模式,既不可能是外生变量决定的,也不可能移植外国的,因此,对于我国农村问题的认识就不能照搬外来的理论去解释。8年前我曾经提出:中国应该研究的是农民、农村、农业这"三农"问题,而不是单一的农业问题。这也要求我们只能从脚下这块热土出发,进行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方方面面的复杂情况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农村任何过去的、现  相似文献   

14.
试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组织成长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西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组织成长与制度变迁●把多勋(西北师范大学政法系兰州,730070一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因到底是什么?导致国与国、区域与区域之间差距的成因又是什么?传统发展理论认为以下因素是重要的:(1)人力资源的数量与质量。(2)自然资源的数量与...  相似文献   

15.
论三次土地制度变迁对我国现代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维军 《开发研究》2006,4(1):65-69
运用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知识,对建国后共产党主导下的三次土地制度变迁及其对我国现代化和农业发展带来的巨大影响进行了历史回顾,认为要解决当前我国现代化和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从完善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入手。  相似文献   

16.
李宗江  何延忠 《发展》2007,(11):70-71
甘肃河西地区所辖20个县(市)区,去年GDP达到712.8亿元,占全省33%.所以河西地区在甘肃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地区主义的发展推动着东盟自身的制度构建,东盟制度变迁的动力来源于地区经济合作和内部政治、经济整合的压力。东盟扩大、经济一体化、冲突的管理与解决、地区架构之形成,都反映了地区主义与制度变迁的深刻相关性。这种相关性必将影响到亚太地区的整合与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不同于诱致性和强制性的制度变迁方式:基层组织主导的混合型制度变迁模式。文章通过对南岭村两次制度变迁的案例研究,具体分析了南岭村制度变迁的制度环境及基层组织、权力中心和村民二方之间的博弈过程,并且说明了权力中心对基层组织白发制度变迁事后追认的理由,最后论述地方精英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由本文得到的启示是,政府应该根据市场经济原则,更多的尊重农民自己的选择,发挥地方精英的作用,进一步搞好农村工作。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分析了中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变迁的地区差异。认为中国客观存在的区域间经济资源的非均衡性分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地区经济差距,决定了各个区域、各个地区之间在同一制度安排下所产生的结果不同,因而造成了农业基本经营制度的区际差异。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中国漫长的农业社会时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一直沿袭着与乡绅治理制度相适应的供给制度,乡绅对乡村社会公共秩序维护和公共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的低水平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人民公社时期,中国政府组织和动员农民用劳动力最大限度替代资金的方式,实现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水平的提高。改革后,农村大多数公共产品仍沿袭制度外供给体制,主要由收入远低于市民的农民筹资来提供。所以,农民负担问题实质上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