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肃圣大方舟马铃薯变性淀粉有限公司位于"中国薯都"——甘肃定西。公司从创立之初就积极响应甘肃省政府提出的跨越式创新发展战略思路,积极努力走出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创新之路,并被甘肃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评为"2010年度创新型企业"。圣大方舟人秉持"和谐、博爱、诚信、进取、奉献"的企业核心文化,着力为每一位进入圣大方舟的员工打造成就自我、体现价值的发展平台,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正是员工与企业之间这种互依互靠的浓浓情谊谱写了圣大方舟企业文化的精彩华章。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快讯》2013,(33):17-17
西方商界很少出现夫妻共同担任企业高管的局面。而在中国,从卖臭豆腐的路边摊,到洗车门店和家常菜馆,乃至市值上亿的上市公司,夫妻共同经营的"夫妻档"企业存在于中国商界的各个层次。"老板娘"的称呼即是这种组合形式在中国传统文化烙下的印记。姻亲关系似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体现为企业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共同信念、价值准则及凝聚力,是企业健康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因素。阐述了国家电网的企业文化标准,彭水供电公司在执行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落地"做的探索和取得的成果,为继续深入开展企业建设,助推公司科学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梁传密 《发展》2011,(3):155-156
酒钢以铁山精神为基石,不断拓展与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实现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协调统一,企业文化优势与企业竞争优势的融合统一,有力地促进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一、以弘扬"铁山精神"为核心,构筑优秀的企业文化在50年的发展历程中,几代酒钢人形成了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企业精神——铁山精神。从1958年酒钢建厂,到1985年8月8日酒钢党委正式命名"铁山精神"的几十年间,铁山精神集中体现了酒钢人创业时期的艰辛与探索,形成了以顽强拼搏为基调的创业文化;以1995年酒钢召开纪念铁山精神命名十周年大会为标志的十年间,铁山精神集中展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过程中酒钢人勇于改革、不甘落后,赋予铁山精神"三创新五延伸"的改革文化;以1996年到现在的15年间开展一年一个主题教育活动为标志,铁山精神集中展现了"九五"到"十一五"深化改革到企业快速发展阶段酒钢人"锐意改革、勇于进取、追求卓越、大力发展",赋予"铁山精神"改革创新的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5.
西方管理理论的发展最终选择了人本主义,实践也证实了其正确性。纵览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发展史,基本上都是在坚持以人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肯定人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从"精神需求人"到"思考人"、"理智人",最后"完全人",这是企业人的一个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文化是企业的世俗灵魂,企业人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发展者,企业文化的最终目标就是要造就具有文化特性的企业人。一、企业文化与企业人企业文化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一种群体文化,是企业组织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形成与发展对整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指导意义,属于企…  相似文献   

6.
王博 《东北之窗》2012,(16):124-127
"企业是人,文化是魂"。走进西钢,所到之处,所见之人,都让人强烈感受到企业文化的魅力。"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电力系统企业文化建设标杆企业"、"中国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十佳创新成果"等荣誉是该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荣耀。如果你问该公司的职工们,这些年企业的发展是如何驶上快车道?  相似文献   

7.
岳宗坤 《魅力中国》2010,(27):203-204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为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企业全体职工所共同拥有的安全理念、共同遵守的安全制度及这些理念、制度所塑造出的行为举止.建设安全文化,必须高屋建瓴,战略把握,确立"建设安全型油田"为目标,提出企业安全生产核心理念,不断筑牢安全生产精神防线.  相似文献   

8.
袁子勤 《发展》2010,(1):63-64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为企业成员所共同遵循的经营观念或价值体系。这是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主要从四个方面理解。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企业要把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对象作为追求的最高目标,这种最高目标要成为企业成员的共同价值观,成为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动指南。二是文化建设的主体对象是人,  相似文献   

9.
视点     
《走向世界》2014,(49):91-91
"中国的风味"文化沙龙在罗马举行 在意大利的中国人是如何生活与工作的?意大利人对他们的了解有多少?为了深入剖析这个问题,2014年11月11日,中国驻意大利大使馆文化处、意大利"艺术、文化与美"机构、罗马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举办了"中国的风味"中国文化沙龙,邀请了多位意大利中国问题专家以此为切入点,畅谈中意文化的不同、中国的发展、中国文化传播等问题,吸引了200余名意大利人参加。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光远说过这样一段话:"国家富强靠经济,经济繁荣靠企业,企业兴旺靠管理,管理关键在文化"。这里所讲的文化,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文化程度、文化知识或文化娱乐,而是现代管理学中融合了物质和精神文明双重意义的概念。所谓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所形成的为组织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是一个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作风、员工科学文化素质和企业形象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企业文化是八十年代初出现的一种管理理论,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导的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行为体系。作为第四代的管理理论.它强调管理的文化层面和人的作用,高度重视树立正确的企业全体人员的共同价值观,把创造和培育以群体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优秀企业文化视为企业取胜的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任何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都可以在一起组建合伙制企业,合伙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所有的合伙人共同投资,共同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共同分摊一定的亏损和债务,另一种形式是由部分合伙人负责生产经营活动,以他们的特长参与分红,不承担企业亏损的责任;而另外一部分人则只是作为投资,有分红权利和负责亏损的义务,合作制企业是指本企业或合作经济实体内的劳动平等持股,合作经营,股本和劳动共同分红为特征的企业,是一种由劳动自愿,自助、自治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实体。  相似文献   

13.
姜庆丹 《辽宁经济》2010,(11):90-91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指出:"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目标是"人类解放","每一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这种以人的发展为社会发展最终目标的发展观便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张文艳 《辽宁经济》2009,(1):104-104
企业文化是组织内外为多数成员所共同认知、拥有并影响组织成员思想和行为的组织信念、价值观、行为特征、规范等。企业文化有助于增强组织系统的稳定性和凝聚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对外,它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它是一种向心力,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它在注重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更多地强调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氛围和人文环境,尤其是注重发挥人在企业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就目前而言,企业文化建设与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已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企业文化建设和国企思想政治工作在某种含义上都是能够推动企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目前的国有企业中,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两者间的关系,不仅对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创新的顺利进行有影响,而且还关系到整个企业文化建设能否健康有序的发展.如何实现这两者共同发展,相互促进,俨然成为了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李春宁 《魅力中国》2010,(3):205-205
以企业文化为手段,以人为本,重视员工的意识和观念,强调物质与精神相结合,注重激发人的内在动力,因此这是一种更有效、更高明的管理方法。所谓“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是在企业管理中重视人的因素,把人看成企业的主体,尊重人、爱护人、理解人、关心人,把企业经营管理的全部工作和整个过程都纳入以人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17.
常强 《走向世界》2014,(45):36-39
在中国当代人文社科领域,庞朴堪为极具影响的一位大家。今天,戴在庞朴头上的光环,每一顶都极具分量,如中国社科院首批荣誉学部委员、"孔子文化奖"获得者、山东大学首批终身教授等等。作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研究志趣的资深学者,庞朴在诸多文化领域都颇有独特建树。他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入且广泛的思考,一直坚定地走在推动中国文化传播和普及的大道上。在与人交往上,如知名学者汤一介所说,庞朴"跟各方面的人都能和谐相处,绝不会盛气凌人"。他总能在点滴之间展现出一副谦和君子的形象,极具大家气度和风范。  相似文献   

18.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价值观的体现;其核心就在于培育和创造一种符合企业实际、催人向上、开拓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一品黄山,天高云淡"体现出了安徽烟草行业海纳百川的气魄。而亳州烟草的企业文化经过30多年的积累与沉淀,"爱文化"已经深深印刻在亳州烟草每一位员工的心中,他们也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诠释亳州烟草企业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人类活动之道的总和,主要包括为人之道和为事之道两大部分,核心是为人之道。笔者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文化是抽象的,它不是一个具体的物件,也不是一件可以拿捏的物品,很难说文化是什么。但文化又是具体的,是可以化人的。它体现在每个人对待世界、对待社会、对待事物、对待他人的态度上,体现在每个人的举手投足之中,体现在每个人的待人接物之中。而每个人的文化素养并不是先天就有的,是后天养成的。马克思曾经说过:"环境创造人,人亦创造环境"。可以说,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文化品质都折射出其成长背景、生活阅历、教育经历。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是由领导者倡导、广大员工认同的,以尊重员工的人格,关心员工生活,播散员工激情、满足员工愿望为基点,为客户实现愿望、为企业创造效益、为员工实现价值的一种以"人"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