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关村》2005,(6):17-17
关于“联想”,有着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见仁见智。一位记者“揣着明白装糊涂”,对“人类失去了联想——”的广告词,颇不以为然。然而,“天亮不是公鸡叫的”,柳传志缔造的“联想”却在艰难困苦的奋斗中创新前行。关于“联想”,时下正热销两本书:一本是著名作家凌志军的《联想风云》,吴敬琏的评语是,“我相信,本书对联想历史上经验教训的总结,对于联想人和一切正在追寻自己的中国梦的企业家都是宝贵的财富。”  相似文献   

2.
学芝 《中关村》2012,(2):78-80
梁启超以坚强的奋斗精神和乐观风趣的博大情怀教育子女:“我平生对于自己所做的事.都能品出味道。什么悲观、厌世.从来没有在我的词典里出现过。”  相似文献   

3.
《中关村》2008,(10)
回顾王选的一生,我不敢说能够理解他在那么艰难的奋斗中,在与疾病的搏斗中曾经历过的心灵历程。一个为祖国的发展进步呕心沥血奋斗了一生的人,一个积累了丰富的学识和睿智的人,越到晚年,心中的奉献情愫会越炽烈。我们今天纪念王选,最好的方式就是  相似文献   

4.
王名:中国 NGO 研究的领军人物,曾获日本名古屋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出版有《中国 NGO 研究——以个案为中心》、《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等。现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和 NGO 研究所所长。王名自述:我正在和我的同事们一起,积极致力于有关 NGO 的知识普及、理论探索、政策建议和教育培训等,以推动中国 NGO 的理论建设、学科建设和实践活动。我热爱我所选择的事业,并将为之奋斗不已。我也衷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学人和我一起,为中国 NGO 的研究及其实践事业不断奋斗。  相似文献   

5.
萧惑之 《中关村》2009,(4):114-117
权当序言 《中关村》杂志开出“名家专栏”近一半年多时间,令人高兴的是“中国最富的教师”——俞敏洪先生谈人生感悟的“论语”,颇得读者青睐。一位已退休不愿意上网的中学老教师对我说,“‘玉米糊’(对老俞的昵称)既会教书,又会育人,更会赚钱。他在《中关村》发表的励志灵性小品,我每期必读,受益匪浅。”毫无疑问,俞敏洪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名人,他“从草根到精英的完美奋斗历程”,给我们启迪鼓舞,催人奋进,感人肺腑。  相似文献   

6.
萧惑之  CFP 《中关村》2009,(10):110-113
我在《中关村》打工的七个年头里,也许是缘于工作的需要罢,十分重视也非常喜欢读创业者“励志”的书,特别是中国IT业的精英,从陈春先、王选、柳传志、纪世瀛、王志东、刘迎建到俞敏洪、李彦宏、王文京、邓中翰……至少有百人以上。他们奋斗的脚步踏着一个节拍,“创新,创新,再创新”,划出了一条前人未曾走过的人生轨迹。  相似文献   

7.
萧惑之 《中关村》2013,(8):122-124
"回想我走过的路,非常庆幸自己当年的四个选择:选择回国,我的理想有了深厚的土壤;选择从医,我的追求有了奋斗的平台;选择跟党走,我的人生有了崇高的信仰;选择参军,我的成长有了一所伟大的学校。"——吴孟超  相似文献   

8.
自由和责任     
俞敏洪 《中关村》2012,(4):93-93
自由是一个伟大的字眼。追求自由。是人的一种权利,也是人的一种本能。这一权利不是天生就有的,是人类通过自身的努力和斗争实现的。人类为自身的自由奋斗了几千年,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人类为了争取平等和自由而奋斗的历史。现在,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确保人民平等和自由的权利已成为一个政府存在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国家进步和文明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中关村》2009,(8):40-41
求伯君、雷军、朱崇君、吴晓军,也许您并不熟悉他们的名字,或者只听说过一两个,但是提到金山、WPS、CCED、CCDOS、,网络时代的人们应该都不陌生吧。以上“四君”是中关村第二代企业家的代表,曾在90年代的商战中一展身手;是IT界的风云人物,在中国信息科技发展的长河里有他们值得纪念的名字。时过境迁,如今中关村的第三代早已红透互联网的天空,第四代也正在悄然无声的孕育之中。那些曾经奋斗在这里的身影多半已经各奔东西。  相似文献   

10.
从美国硅谷到中关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慕兰 《中关村》2009,(4):60-61
人脉网络 硅谷地区的华人组成了各种各样的社团。这里不但每个大陆学校的校友会都非常活跃,而且有无数大大小小的专业性协会以及其他兴趣团体。对于这些社会团体有很多人认为数目过多,分散了华人有限的力量,主要功能只是组织大家吃吃喝喝,我却不这么看。我认为这些团体虽然分散,但是提供了很好的“创业网络”孵化。在这里,很多成功的创业者本人就是活跃的社团组织者乃至创立者。  相似文献   

11.
《中关村》2010,(7):122-123
小编,爱生活,爱美食,爱新奇,奋斗在北京的高科技核心——中关村.整日穿插于南来北往IT精英丛中,难得半日清闲。像大多数女生一样.小编是“血拼”及“甜食”的忠实拥趸,北京这个城市虽不像香港那样以购物作为唯一的卖点.但经历了历史的洗礼后的那一份沧桑感。以及混合着国际时尚元素的独有风格。却拥有别的城市不可多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2014,(3):91-91
以前,我要发条短信,都要叫秘书编好转发给我再发出去。现在,我的微信号却是24小时在线,员工或者朋友在微信里面的很多讨论,我都会关注甚至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3.
张颐武 《中关村》2012,(2):100-100
年轻“白领”既面临“完成不足”的困扰,还缺少自我奋斗的能力和愿望。他们遇到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4.
《信息产业报道》2005,(11):20-23
长时间以来,我都在追寻着关于资本的原始积累到底是不是“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个问题的答案,后来我终于在自己任职的一家民营企业的工作经历中找着了一些答案。民营企业的成功并非都是那样令人神往,并不是与民营企业家的自身一味的努力分不开,资本的原始积累几乎都是带着点灰包的、黑暗的,甚至是血腥的。  相似文献   

15.
苏朗 《中关村》2006,(4):118-120
上世纪末的秋天,我有幸和著名漫画家缪印堂先生同游西欧六国,在法国塞纳河的游船上,在沿着亚平宁山脉驰往意大利佛罗伦萨的大巴上,我不断聆听着大师在人生旅程中的奋斗和追求,让我怀着对他的深深敬意感晤着漫画艺术的真谛。最近读到了五洲传播出版社由缪印堂先生著作的《我的漫画生活》一书,又让我兴奋不已,使我重温了他从艺的心迹。缪老是一位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人生很有价值且有诸多贡献的著名漫画家,他充实的一生令人仰望,令人尊敬。透过一幅幅精湛的漫作和字里行间娓娓道来的真情,我们仿佛看到一棵枝头挂满了硕果的大树,成熟的果实沉甸…  相似文献   

16.
《中关村》2013,(6):102-102
“我和妻子都是(上世纪)90年代国内名牌大学的硕士,曾在海外旅居多年,以前一直很自信,虽然国内教育环境严酷,但我们的孩子一定不让他受影响。等到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我发现全错了。”  相似文献   

17.
巴西掠影     
卫汉青 《中关村》2014,(7):102-105
中国和巴西国情相似,都是金砖五国伙伴,近年来关系发展良好。我虽然不信教,却在心里默默祈祷中巴友谊地久天长。  相似文献   

18.
毛志成 《中关村》2014,(2):105-105
莫小看一个“我”字,几千年来真正读懂的人太少太少了。在古代、前代的等级社会或阶级社会中,人人都是等级、阶级中的人,压迫和被压迫、命令和服从是社会的基本秩序。不可能有独立的“我”。  相似文献   

19.
经济和股市     
韩永飞 《中关村》2009,(9):102-104
这是我在2007年7月写的一本关于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一本书的前言。我给一些人看过虽有好评但并未想发表。当时看到那些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都说错并不停的说,感到每个人说对的概率都比他们高,就也试图说一说。今年六月底发现有人已在2007年将它放在新浪网上,所以略作修改,在此发表。商品交易中,卖家最喜欢的人是不问价格,不问性能掏钱就买的傻冒。  相似文献   

20.
现在国外的物流企业大多已提供标准化服务。今天我在这里谈到标准化物流服务,主要针对目前中国的物流企业服务现状发表我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举个例子:现在大家都已经对肯德基和麦当劳很熟悉,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有他们的身影.不是他们提供的食物有多么的美味,也不是价格便宜,更不是营养丰富.但是为什么吸引那么多人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