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线性回归与GM(1,1)组合模型对物流需求量预测,可取得优于单方法预测效果的前提下,将线性回归法运用到与DGM(1,1)模型进行组合,检测该组合灰色预测模型对物流需求量预测效果。通过对国内2001-2012年物流需求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组合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线性回归模型,但低于DGM(1,1)模型,最后利用线性回归模型、DGM(1,1)模型、简单平均组合模型和组合灰色预测模型对国内2013-2017的物流需求量进行了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2.
张峰  殷秀清  董会忠 《物流技术》2014,(17):221-223
在线性回归与GM(1,1)组合模型对物流需求量预测,可取得优于单方法预测效果的前提下,将线性回归法运用到与DGM(1,1)模型进行组合,检测该组合灰色预测模型对物流需求量预测效果。通过对国内2001-2012年物流需求量历史数据的分析,发现组合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线性回归模型,但低于DGM(1,1)模型,最后利用线性回归模型、DGM(1,1)模型、简单平均组合模型和组合灰色预测模型对国内2013-2017的物流需求量进行了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3.
沈琪  郭洪利 《价值工程》2021,40(18):1-4
物流需求预测是保障物流服务供给和需求平衡的重要依据,也是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应用斜关联度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三产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品总额以及人口数量指标建立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和多变量灰色预测模型,鉴于单项预测模型的局限性,以绝对误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通过改进变权组合预测方法确定最佳变权系数,构建物流需求的多元变权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多元变权组合预测模型预测效果更优,方法在物流需求预测中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基于熵权灰色组合预测模型的区域能源需求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充分考虑传统GM(1,1)模型所存在缺陷的基础上,结合灰色预测模型的最新理论成果,提出了基于GM(1,1)模型,新陈代谢模型,离散DGM模型三种灰色预测模型的组合预测模型,采用熵值法来确定组合预测模型中各单项方法的权重,并以湖北省为例,对湖北省2001-2010年能源需求总量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灰色组合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明显高于三种单项预测方法的精度,证明了该模型用于区域能源需求预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2011-2015年湖北省能源需求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5.
李聪  辛鹏  孙峥 《科技与企业》2012,(19):310-311,309
在电力需求预测领域,本文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组合预测模型,选用灰色GM(1,1)模型和BP神经网络作为单个预测模型,并在BP神经网络中将GDP指标做为输入。同时考虑了GDP对电力需求的影响,最后利用PSO对组合预测模型中的权系数进行优化以得到最优结果。根据真实数据所做对比,本文所提出的PSO算法在预测精度上较单一预测模型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组合模型的用电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是经济发展的保障,对用电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是安排电力生产、电站建设的前提。文章基于灰色和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建立组合模型,经验证,组合模型预测精度较单一预测模型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最后利用组合模型对湖南省2010-2015年用电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物流业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对物流人才的迫切需求。仓储作为物流中的核心环节,其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紧贴市场和产业需求,培养出适合仓储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关注的焦点。本文按照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个区域,以现有的人才资料和数据为基础,运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和趋势外推法,对各地区的仓储人才进行需求预测,然后运用组合预测法对预测结果进行修正,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分析,以期为区域仓储人才的规划与决策提供科学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灰色模型预测效果不佳,对其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灰色模型建立了3种组合模型。结果表明,和传统的灰色模型相比,组合模型预测结果更可靠,可应用于实践中。最后,运用方差倒数法组合模型,对2013年的湖南专利申请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9.
针对灰色模型预测效果不佳,对其进行了改进,并对改进前后的灰色模型建立了3种组合模型。结果表明,和传统的灰色模型相比,组合模型预测结果更可靠,可应用于实践中。最后,运用方差倒数法组合模型,对2013年的湖南专利申请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曹敏  蒲学吉  巨健  俞文瑾 《价值工程》2019,38(13):35-37
在总结现有用电量预测的主流方法基础上,对工业用电量数据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工业市场用电量预测方法。文章通过分析文献,总结了当前主流预测模型和方法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提出灰色预测和梯度提升回归的组合模型。针对文章建立的模型,使用某地区四年实际用电量数据,与传统灰色预测模型、神经网络模型、单一梯度提升回归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组合模型在数据量较少或数据量比较充足的情况下,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很高,证明了所建立模型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木材加工厂原料需求量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质原料需求量预测是木材加工企业库存控制的关键环节,甚至会直接影响到加工厂未来运营计划的整体规划。文中以福建某造板厂木材原料需求量为基础数据,建立组合灰色预测和三次指数平滑预测的预测模型,采用误差平方和极小化的方法确定单项预测模型最优权重,并对造板厂木材原料需求量加以预测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灰色预测模型在区域物流需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物流需求属于派生需求,由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服务引导作用。灰色预测模型具有对数据要求限制少、中短期预测精准等特点,特别适合区域物流需求的预测。文章介绍了灰色预测模型以及在区域物流需求中应用,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应用研究,通过误差检验,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是一种非常实用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灰色预测模型计算步骤及其改进方法,将改进灰色预测方法应用到石河子市城市需水预测的实例研究中,通过对预测结果的分析,发现改进模型的模拟精度更高,预测结果可为石河子市用水规划和宏观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了电力系统负荷的组成、特点,在分析比较常用的预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之上,采用了灰色.预测法与回归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中长期负荷预测模型,把负荷预测工作分为2个部分:即用灰色预测法进行相关因素的预测和用回归法进行负荷预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灰色预测法要求负荷数据少、不考虑分布规律、不考虑变化趋势、运算方便、易于检验等优点及回归法能够考虑到负荷所受的多种因素的特点,模型参数估许技术比较成熟,预测过程简单。  相似文献   

15.
文章探讨了电力系统负荷的组成、特点,在分析比较常用的预测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之上,采用了灰色预测法与回归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中长期负荷预测模型,把负荷预测工作分为2个部分:即用灰色预测法进行相关因素的预测和用回归法进行负荷预测。该模型充分利用了灰色预测法要求负荷数据少、不考虑分布规律、不考虑变化趋势、运算方便、易于检验等优点及回归法能够考虑到负荷所受的多种因素的特点,模型参数估计技术比较成熟,预测过程简单。  相似文献   

16.
张云河  曹飞 《企业经济》2012,(12):190-192
以2000~2009年江苏省劳动争议受理案件数据为依据,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GM(1,1)主模型和GM(1,1)残差模型,对江苏省劳动争议受理案件时间序列进行了拟合、分析与预测。通过实证分析表明,GM(1,1)残差模型的拟合程度较高,是一种有效的劳动争议数量预测算法,模型预测结果可为劳动关系管理和劳动争议处理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鄂尔多斯地区主要产业类别进行分析,利用灰色预测法对主要产业的货物产量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鄂尔多斯主要产业的货物产量在未来会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因此,鄂尔多斯区域物流除了要实现传统的货物集散、仓储、配送、增值服务等功能,还应该充分挖掘鄂尔多斯优势,发展重点产品的物流园区建设,如煤炭、化肥、粮食等;还需要发展特色产品的加工制造业,如奶类、呢绒等。  相似文献   

18.
以建筑工程造价快速估算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预测中GM(1,N)建模机理,对建筑工程造价指标进行系统分析,建立建筑工程造价、人工费、工程材料费和机械使用费的状态方程,进而构建建筑工程造价的定义型GM(1,N)预测模型与派生型GM(1,N,x(0))预测模型,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快速估算,最后通过实例验证灰色预测模型在建筑工程造价快速估算中的可行性,估算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9.
杨林  刘晶 《物流技术》2011,(17):146-147,152
针对公路客运量预测问题,在建立灰色GM(1,1)模型和三次指数平滑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最优加权系数法建立组合模型来对客运量进行预测。以此来避免单一模型的不足,从而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2005-2009年安顺到贵阳的贵黄高速客运量模型的检验,证明组合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并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