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保障制度1881年在德国首创,二战后各国普遍推开,目前世界上已有140个国家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和借鉴国外社会保障制度正确选择筹资模式对于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重要意义。 一、社会保险筹资模式的分类  相似文献   

2.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是国家干预收入分配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与手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3.
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日本政府利用庞大的国家资本对经济进行的干预与调节,无论从其深度或广度来看,都远远超过了战前水平,从而有力地促进了五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主要手段之一,就是战后恢复时期建立起来的财政投资贷款制度(以下简称财投或财投制度)。一、财投制度形成的历史背景及其主要内容二次大战结束后,由于战争的长期消耗和严重破坏,日本经济几乎濒临崩溃。生产下降,粮食危机,物质匮乏,通货膨胀和大批失业接踵而至。当时摆在日本政府面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尽快恢复生产,使经济从崩溃的边缘摆脱出来。为此,在美国占领军的干预下。  相似文献   

4.
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于20世纪初,到30年代中期逐步趋于完善。1938年,厚生省从内务省分离出来,专事年金保险和医疗保险的职能。厚生省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制定国民健康保险法。此法的出台,标志着日本医疗保险无论是内含还是外延,都有了进一步充实和扩大。但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完善必须以相应的财力为基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战争期间及战后一段时期,日本财政状况并不很好,特别是二战期间和战后,国家财政主要用于战争,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医疗保险由于经费问题而陷入瘫痪。到50年代初,朝鲜战争爆发给日本企业带来了活力,财政经济状况随之好转,医疗保险制度也随之正常并进一步完善。60年代初,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开始覆盖全社会,日本的每一个国民都程度不同地享受着医疗保险待遇。  相似文献   

5.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日本是一个政府干预经济活动较多的国家。政府干预对战后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发挥了相当的作用。但战后日本政府在干预国民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却时时遇到来自企业经营者的决策思想和行动的抵制与抗拒,这是因为在日本企业经营者中,普遍存在着一种讨厌政府干预的思想。这种思想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表现得尤为突出,它不仅  相似文献   

6.
日本的国家限制及其放宽的趋势东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刘昌黎国家限制是政府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出发,以法律、行政命令和通知等形式,对企业活动和产业活动规定某些必须遵循的规章制度或要求,是国家干预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战后日本的国家限制,是在经济...  相似文献   

7.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财富再分配制度,是政府对市场经济进行的间接干预行为。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水平、内容、重心都存在很多差异。在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走向深入,尤其是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振兴的特殊历史时期,如何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支持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8.
第二次大战后,经济遭受战争严重破坏的日本,经过战后的恢复和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增长,一跃而成为现代资本主义强国,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对于促成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在日本国内外的经济学界虽有各种不同看法,但普遍认为战后日本政府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是促使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根据战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过程,从理论上深入阐明战后日本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原因、特点、作用及其界限,对科学的揭示战后日本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共济组合,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某一行业、团体,为维持、保障和促进自身正常生存和发展,自愿地有组织地进行经济上相互接济的社会保障组织。战后日本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作为社会保障制度重要一环的共济组织,也得到了完善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社会保障作用。本文拟就日本“共济组合”制度的历史、现状、特点和作用问题作一初步探讨。一、日本“共济组合”制度的历史共济组合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了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最早出现在18世纪工业革命中心的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在政治上变为统治阶级后,那股对封建主阶级的战斗的  相似文献   

10.
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经济理论的特点是:以公平与效率作为研究的核心,理论内容扩大并系统化,对西方社会保障模式的演变产生了导向作用。其理论成就表现在:以税收作为再分配的工具来实现社会保障,为国家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把社会保障作为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为社会保障法制化提供了思想指导。研究其演变、特点和成就对中国经济学研究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晨锋 《北方经济》2006,(11):72-73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是国家干预收入分配和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与手段,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证.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国家依据一定的法律、法规在劳动者年老时,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对于维护社会稳定、缩小收入差距和国有企业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和西德同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战后两国的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着某些共性的问题。但是,由于两国战前的经济基础不同,战后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和某些具体形式的不同,两国的中小企业又各自存在着某些特殊性,这一点也是不容否认的。本文试就战后日本和西德的中小企业的  相似文献   

13.
1935年8月14日,<社会保障法>的签署标志着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正式确立 ,但其援助对象却仅限于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盲人、未成年人和残疾儿童.二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社会保障政策逐步完善,内容涉及个人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等诸多方面,使美国社会保障形成特色,并成为名副其实的"福利国家".  相似文献   

14.
日本国家创新系统评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卢娜 《现代日本经济》2002,122(2):10-14
本文通过对日本国家创新系统演进过程的一次回顾与评析,概括了其基本特点,揭示了动态的国家创新系统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并从基础性研究、技术引进和内部劳动力市场制度三方面,寻找战后出现“日本奇迹”,而如今却陷入“失去的十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企业监察制度具有浓厚的特色并被视为战后日本经济起飞的重要原因。但值得深思的是,这一套为日本带来经济繁荣的企业制度,竟同时是日本经济在90年代陷人严重困境的主要原因。一、日本式的企业监察制度企业监察制度(或叫公司控制制度)是反映以控制权为核心的股东和公司管理层关系的一系列制度安排。考察日本的企业监察制度,不能不提到日本企业独特的股权结构。在战后初期的1949年,金融机构、事业公司和个人持有的股票占日本上市企业股票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9%、5.6%和69.l%;1970·年,上述比例变为30,9%、23.l%和39.9…  相似文献   

16.
从战后日本经济波动解读日本经济体制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制度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一个国家的经济制度决定了其经济绩效.战后日本经济波动是日本型经济体制变迁的反映.同时,日本型经济体制的变迁也对日本经济绩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战后日本经济呈现出了增长性衰退的特点,其绩效的变化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也恰巧是日本传统型经济体制形成、强化和变革的三个时期.  相似文献   

17.
在日本,文官包括于公务员之中。公务员有“特别职”和“一般职”之区别。日本的一般职公务员,即通常意义上的文官。战后,日本庞大的文官集团对国家的经济成长、政治安定和社会发展,起了卓有成效的积极作用,这已为世人所共喻。因此,日本的文官制度愈发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拟就该制度的特征作一探讨。战后,在民主势力的推动下,由美国占领当局主持对日本原有的统治机构进行了全面改造,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环节的官吏制度,也按照资产阶级的民主原则和效率原则,在彻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国资》2012,(4):94-97
日本被誉为亚洲社会保障体系最完备国家,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遭受经济不景气和少子化、老年化、妇女职业化的冲击.使日本社会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性面临的巨大压力和危机敦促着日本养老制度的改革。我国面临着与日本极为类似的外部环境,借鉴日本多层次养老制度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构建我国“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本被誉为亚洲社会保障体系最完备国家,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遭受经济不景气和少子化、老年化、妇女职业化的冲击.使日本社会的人口结构和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性面临的巨大压力和危机敦促着日本养老制度的改革。我国面临着与日本极为类似的外部环境,借鉴日本多层次养老制度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构建我国“保基本、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前联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首创了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国家保障制度,这种社会保障制度后来成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模式,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共同模式,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前苏联的国家保障制度直接沿袭发展而来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俄罗斯社会制度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也暴露也许多问题,深入探讨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的种种败得失,密切关注其改革动向,对于我国目前正在进行中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