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马驰  张荣 《农业经济》2004,(3):48-49
城市化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农村向城市不断转移以及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的过程。诺贝尔奖得主库兹涅茨在其《现代经济增长》一书中把城市化定义为“城市和乡村之间人口分布方式的变化,即城市化的过程”。因此,土地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就成为了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在这一进程中,土地被大规模征用后,农民失去了土地这个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土地如何实现可持续利用,农民如何增收,农村社会如何保持稳定,就成为了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崭新问题。这些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羁绊,影响经济发展的全局。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占用大量耕地的同时,农村居民点也在占用耕地.城市化不仅包括人口城市化,还包括土地利用城市化和耕地非农化城市化.通过人口城市化指标来表征人口结构、土地利用城市化指标和耕地非农化城市化指标来表征土地利用结构.在分析江汉平原人口城市化、土地利用城市化和耕地非农化城市化空间差异的基础上,研究了江汉平原人口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差异与耕地非农化空间差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04年,江汉平原地区耕地非农化面积较多的市县主要集中在武汉市城市圈内;耕地非农化主要流向城镇用地、交通用地和工矿用地,但各市县的情况不一;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差异是形成江汉平原耕地非农化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耕地非农化中必须保障农民利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木 《上海农村经济》1997,(8):13-16,42
农村城市化,必有大片耕地转向非农化。在耕地非农化进程中,如何正确对待农民,保障农民的正当利益,这是关系到在新的历史时期工农联盟的重大问题。从上海郊区的实践来看,其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探讨,现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上海郊区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农村城市化的步伐显著加快。伴此而来的是大批耕地转为非农用途。1991~1995年的5年间,政府批准的征地和农村集体  相似文献   

4.
土地非农化中必须保障农民利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非农化中必须保障农民利益陈锡根农村城市化,必然有大片农田转向非农化。以上海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上海郊区农村城市化的步伐显著加快,伴此而来的是大批农田转为非农用途。1991~1995年的5年间,政府批准的征地和农村集体经济的...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非农化过程中的增值收益分配,对其分配合理性进行评价。研究方法:案例分析。研究结果:在土地非农化收益分配中,农民集体及个人所得收益的比例最小,而土地使用者及地方政府分配比例最大。研究结论:当前的城市化进程是由低成本的土地非农化推动的,而这种低成本是以农民集体及个人利益受损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人均占有的自然资源非常少;人均耕地1.38亩耕地;仅为世界水平的40%;人均耕地面积世界排名第130位左右;而且耕地面积已经持续10多年下降;逼近18亿亩的红线。在未来几年内;土地问题将是我国农村的焦点问题;如何协调农民与当地政府的土地权益;做到土地增值让农民分享;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农村能否平稳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确实要占用一部分农村土地;但关键是如何规范化、如何尊重农民意愿和保障农民权利。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就必须给农民足够的补偿.土地增值让农民分享;以此保障农民的生存就业与发展权。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推进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关键在于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分配好土地非农化和城镇化产生的增值收益。"另外;土地使用成本增加;也可以减少盲目占  相似文献   

7.
据北京市农委介绍,北京城乡结合部地区的城市化过程中,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断转为国有建设用地,农民在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城乡结合部一些具备条件的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撤村不撤社、转居不转工、土地变资产、资产变股权、农民当股东”的总体思路,将集体经济共同共有的产权制度改革成为社员按份共有的产权制度。截止去年底,北京以土地为纽带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已基本完成92个村队,正在进行改革的村队有37个。  相似文献   

8.
耕地非农化的供给驱动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实践表明,地方政府在耕地用途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是耕地非农化的主要供给者。决定地方政府土地供给的驱动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耕地换资金,即经济驱动;二是耕地换政绩,即权力驱动。由于工业化与城市化,我国耕地资源面临巨大需求压力;更为重要的是,地方政府在经济与权力效用最大化的驱动下,具有强烈的供给意愿,结果使耕地加速非农化。两种驱动力之所以能够过度膨胀并加速推进耕地非农化过程,根源在于地方政府的行为约束条件不足,具体则表现为现行土地制度对农民土地产权的漠视。耕地的丧失不仅使我们面临食物安全问题,而且这一过程也严重侵犯了农民及农村的权益。鉴于此,我们不禁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合法的土地征用制度是否合理。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因土地被征用而成为失地农民,1542个失地农民的问卷调查反映了当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土地征用的主要特征,农民的惜地心态折射出了目前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弊端。防止城市化过程中大量土地被非农化和农民土地产权受侵害、为失地农民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征地补偿标准测算方法、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等,对促进我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成都市温江撤县改区后 ,从原来的作为卫星城“主动迎接中心城市的辐射”到现在被纳入到中心城市 ,势必引进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一系列根本性的变化 ,将进一步推动城市建设的速度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化。但是在这一过程 ,也会相伴相随的产生一些问题 ,对于温江这一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相对匮乏的地区 ,农民问题 ,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将会进一步凸现。改革开放前 ,由于我国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控制人口迁移 ,使广大农民紧紧依附于土地 ,整个社会呈现出城市、农村的二元状态 ,并且两者之间壁垒森严。改革开放后 ,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营管理》2003,(10):34-3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我市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的规模和范围也随之扩大,在这种背景下,我市各级农村工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坚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把土地流转服务的重心和落脚点放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并将其作为新时期农经服务的重点放在了突出位置,取得了明显成效.到今年8月底,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面积共计111.6万亩,占农民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7.4%.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地非农化已是一个不可扭转的趋势,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在农用地转征用过程中,如何保护农民的利益不受侵犯也成为了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从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方向以及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趋势来讨论如何进一步保护和完善失地农民原有土地承包权的问题。试图通过对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反映而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营管理》2003,(12):34-35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我市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的规模和范围也随之扩大,在这种背景下,我市各级农村工作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坚持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把土地流转服务的重心和落脚点放在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并将其作为新时期农经服务的重点放在了突出位置,取得了明显成效。到今年8月底,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面积共计111.6万亩,占农民承包耕地总面积的37.4%。一、建立流转服务组织。针对前些年土地流转中存在的范围不广、程序和手续不规范、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不高等突…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农民在向二三产业进行身份转换的过程中,承包地如何处理?如何将其在农村的住房置换为城镇的住房,把减少的农村宅基地变为城市新增的建设用地?如何把家庭小规模土地经营转变为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对于这些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上有了三大突破。允许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流转。改革放以来,我国离土地的农民工已达2亿多人。他们在农村的承包地大部分依靠农忙季节回乡耕种或交给亲友  相似文献   

15.
去年,江苏省提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化发展思路,要求到 2005年将城市化水平从现在的 34.94%提高到 45%以上,到 2010年,力争达到 50%以上。   全省选择了 220个重点中心镇优先进行建设和发展,并大规模地开展了撤乡并镇、撤县并市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撤并乡镇 509个,撤并县(市) 6个,乡镇撤并率达 25.73%。   城市化的发展,促使城镇规模、城市规划区迅速扩张。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的利用和管理问题,已成为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规划区内集体土地管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判中原城市群城市化发展中产业非农化、人口与城市化土地非农化等多要素之间的耦合协调性与时空演变特征,为中原城市群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文章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ArcGis空间分析,基于2006—2016年研究时段,评价中原城市群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沟壑协调性。[结果](1)从时序特征看,中原城市群人口、产业和土地非农化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呈总体下降、过程波动的变化趋势,其中2006年、2011年和2016年的耦合协调度分别为057、053和055,处于中度耦合协调阶段。(2)从空间特征看,中原城市群产业、人口与土地非农化的耦合协调性空间格局经历了由环形到“T”字型再逐渐形成“三点”式的分布特征,空间差异明显。[结论]中原城市群健康发展应强化城市协同发展,增强引领示范作用; 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优化产业空间格局,推动城市全面发展是未来城市化协调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非农化规模越来越大,农用地的减少引发了我国的粮食和生态安全等问题,吃饭与建设的矛盾日益突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完善土地非农化机制。  相似文献   

18.
张鹏 《南方农村》2009,25(6):24-27
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使得乡村土地的非农使用需求增加,但是由于现行的土地制度和法律,尤其是政府垄断农地征收和城市规划、土地规划等行政管制手段的严格限制使农地非农化难以实现,这既不利于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难以有效地实现耕地保护目标。其实质是剥夺了农民的土地发展权,使农村发展受到很大影响。本文运用土地经济学方法,通过对广州市桌村的土地利用的现状分析,揭示了目前农村建设用地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尖锐矛盾,提出只有尊重和实现农民对土地的发展权利,才能在建立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基础上推动乡村建设和发展,实现国家、政府和农民三者土地利益的分享。  相似文献   

19.
“三农”问题在不同地域和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难点,准确认识这种难点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前提。现阶段,推进农村城市化、农民非农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从城市化的实践看,突出难题是农民非农化的问题,其核心是如何有效地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本文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失地农民面临的“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三大难题;并立足于这一尖锐的现实难题,提出化解“三难”问题必须从体制变革入手,变“征地”制度为“购地”制度,变下岗“闲余人”为财富创造者,变“短效”补偿为“长效”保障。这样,才能为农民非农化提供可靠的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20.
重视沪郊农村土地非农化流转立法上海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季学明,吴志冲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更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巨大资产。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伴随的是农村部分土地的非农化。据统计,从199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