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的逐步推进,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产业的协同发展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构建了经济和科技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测算出京津冀地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协同发展程度,以期为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实证结果表明,只有经济和科技系统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协同发展,才能促进京津冀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知识链角度以我国通信制造业为研究案例,分别运用子系统有序度模型和系统协同度模型讨论了该产业的知识协同度,运用改进后的Logistic模型分析产业内知识创新群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产业协同演进关系。结果表明:通信制造业处于纵向协同演进阶段,已从单个主体创新向多主体合作创新演进,但产业内部协同关系不稳定,协同效果不理想,有序度和协同度均存在较高的调整空间;迫切需要政府破除产业协同创新障碍,健全知识协同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合作环境,推动通信制造产业整体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总结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现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集成化供应链思想在优化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中的策略,分析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对集成化供应链信息平台的特殊要求和5个产业集群优化层次,并讨论了该平台应用逻辑模型及未来扩展功能。  相似文献   

4.
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是一个有生命动态发展的组织,集群网络内部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网络协同作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协同创新效应显著提升了集群的整体竞争力,为此研究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的协同创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别对集群网络中主导企业的网络行为、集群网络的形成机理和集群网络协同创新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回顾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就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指出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以哈尔滨、齐齐哈尔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集群已初具规模。但黑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着发展模式单一、管理体制落后、产业链条短、创新意识淡薄等问题。应通过体制和产品创新,带动装备制造业整体升级,实现技术产品化、装备成套化、配套本地化,全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从而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王冰 《商》2014,(24):234-234
技术创新是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源泉。通过分析技术创新机制和产业集群理论,本文研究了影响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不仅分析了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型,而且研究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为研究对象,在对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测算了两大产业协同度,指出近十年辽宁省两产业的协同度值处于较为稳定、低级协同状态,两产业处于分工发展阶段;2015年两产业的协同度值均在0.90以上,两产业处于较好的协同状态,并具有具较好的协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主要是一个集群内部的制造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地域之间相互的联系性不高,导致协同创新能力不强。本文对我国制造产业集群协调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互协同创新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创新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本文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动力机制的内涵入手,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简称CAS)理论对产业集群创新活动进行特征分析,基于CAS理论的"刺激-反应"模型构建了集群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并从动力因素的角度以及企业、集群和政府三个层面对促进产业集群创新提出了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协同创新能力成为衡量集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本文针对目前关于协同创新绩效的评价模型研究较少的现状,建立了一个可拓的物元评价模型,并以山西为例,对集群中小型企业的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进而提出了提高协同创新绩效的对策,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我国制造业走向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重要引擎。在《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积极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为目标,加快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基于对辽宁省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的发展现状,汲取国内外高端装备制造发达区域的协同创新经验并将其"辽宁情境化",围绕集群创新网络与主导企业、全球网络的动态适配提出下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保林 《商业时代》2012,(35):103-105
序是系统演化的标度,熵理论和序参量理论是系统有序问题的经典阐释,适应性作为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演化方向的经典判据可以视为对系统序的又一次发展。产业集群是一个复杂自适应系统,产业集群有序度是指产业集群演化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和产业集群与外部环境的协同演化能力。评价产业集群系统有序度可以从流的有序度、主体多样性、规模有序度、网络结构有序度、潜在有序度等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13.
<正>先进制造业集群具有产业、企业、技术、人才和品牌集聚协同融合发展的综合竞争优势,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要素丰富、空间布局合理、企业竞争力强、分工协作水平高,是产业集聚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高级形态,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去年6月,江苏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将重点培育新型电力(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汽车及零部件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盐城市委七届六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从盐城市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集群式发展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辛晶晶 《商场现代化》2006,(29):213-214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需要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和提升装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在对集群式创新、装备制造业集群及东北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创新式集群网络组织并提出了促进东北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专业化、集中化、网络化、地域化优势,对提高企业、城市、地区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在东北振兴的进程中,应充分发挥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在地理位置、科技实力、人才资源、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等方面具有发展产业集群的优势,着重解决好仍然存在着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产业分工体系不合理、产业集群化程度低等问题,尽快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机制。政府应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主动承担起产业集群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职能;通过改组、改制,结合招商引资与企业移迁,将一些非核心的配套业务就近分为独立的法人公司;进行技术创新与技术引进有效结合,同时加强产业关联度与灵活度,形成专业化社会网络,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李艳娥 《商业时代》2015,(7):119-120
协同创新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主要形式。公共服务平台是集群内外创新资源共享和互动的基础,是推动集群创新协同和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协同创新理论的文献研究和对珠三角代表性1 0大产业集群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的系统体系,以期推动集群协同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7.
傅贻忙 《现代商业》2014,(30):158-159
突破性创新是建立在知识创新的基础上,导致产品性能主要指标发生巨大跃迁,甚至可能导致产业重新洗牌的一类创新。针对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提出了突破性创新的必要性,并对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实施突破性创新的动因和障碍进行分析。从突破性创新系统的动力机制、传导和扩散机制、协调与保障机制和耦合机制等方面构建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突破性创新机制体系。最后,探讨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突破性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各机制在系统运行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是当代经济发展的主流,学科集群的创新能力是支撑产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协同创新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与模式,其协同机理遵循系统论的有序原理、整体原理和反馈原理,系统内要素要进行充分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文章指出,武汉城市圈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不力,削减了协同创新能力,当前应重视协同创新内在机理,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系统要素的自组织、对接与融合.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产业集群对区域产业的作用着手,对辽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辽宁装备制造业形成产业集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程涵 《商》2013,(9Z):263-263
本文根据贵州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以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对贵州省装备制造业内部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行测算,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贵州省装备制造业对其他产业部门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但装备制造业的增长受其他部门的需求刺激较小。因此贵州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需要通过科技创新与吸收引进,使装备制造业发展向新型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为贵州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