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陈婷 《商》2014,(11):135-135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肩负着为社会培养专业性人才的重任。财务部门作为企业的核心,对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具有很高的要求,会计职业素养的培养需要高校会计专业进行教学改革。其内容包括职业道德思想、职业态度以及职业道德规范下的会计行为。文章具体阐述了会计职业素养的构成要素,并针对现代高校对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视程度、实施现状等问题提出了如何在我国高职院校进行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企业提供更多优秀的会计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高职会计专业职业素养项目课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的定位、培养目标及会计专业的特点决定高职会计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本文论述了会计专业职业素养的内容,并就会计职业素养的内容如何镶嵌于项目课程活动中进行了科学设计.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现阶段我国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主。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传统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教学重心,开始向着培养并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方向过渡。但是在具体的实践过程当中,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效果差强人意。文中对于培养中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给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深入阐述会计人才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构建要素与内涵基础上,从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学生在实习、就业过程中的职业素养发展现状分析入手,针对会计专业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存在的缺失,提出建立综合的会计人才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将职业素养贯穿日常教学与学生管理,构建多元、立体化的职业素养考评体系,企业职场文化进校园等,全面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高校培养的大学生与企业所需人才之间存在脱节,究其原因,主要是大学生的职业素养有所欠缺。指出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迫在眉睫,提出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构成,在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中大学生的自我培养、高校的教育对策以及社会资源对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支持,三方协同,实现“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6.
会计职能的履行情况、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直接的关系。传统的服务于"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的职业素养已经无法满足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后金融危机时代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经济关系,无疑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的构成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判断能力、职业谨慎、职业敏感构成了新形势下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必备的职业素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理论教学环节的理念渗透、增加实验环节的不确定性因素、提高考核环节的测试要求并改革考核方式、以及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加强职业生涯培训等措施有助于构建和培养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许延明  王燕  宋明 《商业科技》2013,(30):132-134
会计职能的履行情况、会计信息质量与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有着密切、直接的关系。传统的服务于“过程的控制和观念的总结”的职业素养已经无法满足管理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后金融危机时代错综复杂的经济活动过程和经济关系,无疑对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的构成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判断能力、职业谨慎、职业敏感构成了新形势下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必备的职业素养。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加强理论教学环节的理念渗透、增加实验环节的不确定性因素、提高考核环节的测试要求并改革考核方式、以及鼓励学生参加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加强职业生涯培训等措施有助于构建和培养会计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时期,企业业财融合势在必行。在该背景下,社会对财务人员和业务部门提出更高要求,而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培养业财融合财务人员的重要渠道,进行专业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探究业财融合背景下大数据与会计专业如何落实专业人才职业素养教育,分析在业财融合背景下该专业学生应该具备哪些职业素养,并通过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等方式推动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优化专业课程教学,培养更多满足业财融合需求且具有职业道德素养的新型会计人才,促进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杨秀玉 《北方经贸》2014,(10):245-246
《出纳业务操作》课程是会计专业一门主要核心技能课程,承担着培养会计专业学生今后从事会计职业及出纳工作必备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养成的重任。该课程以会计理论为基础,以货币资金核算为重点,以培养出纳技能为出发点,围绕如何提高出纳技能来教学和辅导。  相似文献   

10.
《商》2015,(18)
高职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用性的技能型人才,为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奠定基础。高职会计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从事会计、出纳、会计电算等工作,应具备娴熟的职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的职业行为等职业素养。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高职会计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高职生会计职业素养的具体办法,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内容入手,着重分析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索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浅议会计专业在校生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校教育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在校生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的最佳的阶段,因此,如何培养会计专业在校生职业判断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会计专业在校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商》2015,(7)
大学生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敬业精神、责任意识、团队精神、诚信品质等隐形职业素养,因此培养学生的隐形职业素养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民办高校自身特点以及学生特点,着力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隐形职业素养,满足岗位的需求,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分析职业能力与会计职业能力相关内容;其次,说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五点问题,即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认知存在弊端;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实习、实践上存在局限;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评价系统不完善。最后,相应的提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即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树立专业培养目标,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设置实践课程体系,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改善教学方法,中职院校会计专业优化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如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进行研究.首先,分析职业能力与会计职业能力相关内容;其次,说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存在的五点问题,即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认知存在弊端;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不合理: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在实习、实践上存在局限;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方法相对落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评价系统不完善.最后,相应的提出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即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树立专业培养目标,中职院校会计专业形成专业课程体系,中职院校会计专业设置实践课程体系,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改善教学方法,中职院校会计专业优化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6.
新的时代背景,有效提升大学生职业素养意义重大,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与学生管理工作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与学生管理工作对接的路径。  相似文献   

17.
会计专业的职业道德操守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职业品质、工作作风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的好坏直接衡量着会计行为的好坏。因此,在进行会计专业的学习时,应该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本文就对如何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操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将“1+X”证书制度与高职院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培养职业能力过硬、职业道德素养高的新型会计专业创新型人才,不仅要深入探索制度、政策和手段,更要合理探索二者的有效融合途径,分析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落实人才培养工作,真正做到“1+X”证书制度在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落地。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为社会输送更多应用型人才。会计作为当前高职院校的核心专业,十分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今天。同时,这一形势也决定了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体系构建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使学生能够具备就业必备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鉴于此,文章首先对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和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有效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进而更好地实现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就业质量,进而影响到高职办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文章解读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同时就目前河北省高职会计专业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培养现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