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居民未来消费倾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国民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的提高,我国居民将形成未来六大消费热点。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市场条件有利有弊。趋利避害增进城乡居民的消费必须在制度、居民意识、消费渠道等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2.
宁波经济以外向型为主,金融危机的发生,迫切需要宁波消费增长对经济作出贡献。面前宁波的消费增长还存在着增长幅度低于GDP增长幅度,增长不均衡等问题,基于此,政府应通过加强就业服务,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把握消费热点,推进消费结构升级;加强政策引导,促进消费品市场繁荣;改善消费环境,激发居民消费热情;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挖掘农村消费潜力等举措来促进消费增长。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制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民消费的增长主要依赖于居民收入的增长.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在目前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下,由于过大城乡收入差距造成的内需不足对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十分不利.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刺激居民消费需求,以保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比1988年至2007年的城乡居民消费数据,从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重点讨论消费结构差异对居民消费倾向的影响,进而提出提升居民消费倾向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费数量不断扩大,因能源消费而造成的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居民能源消费量的扩大使得居民消费碳足迹越来越不容忽视,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居民消费碳足迹的基础上,分别运用碳排放系数法及投入产出法分析城乡居民的直接碳排放及隐含碳排放。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的直接碳足迹主要由电力与煤炭的消费导致,城镇居民的直接碳足迹主要由电力、热力,以及石油类产品的消费导致;居民消费的隐含碳足迹主要是由碳排放强度比较高且在生产中有高的投入需求的部门排放所导致。最后针对城乡居民消费碳足迹的特征,认为当前需要调整农村居民用能结构,降低城镇居民隐含碳足迹同时鼓励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  相似文献   

6.
消费是内需的重要构成部分,当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待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有力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在作用机制方面,以县域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改善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多渠道增加收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完善城乡产业结构,深度挖掘消费潜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改善居民消费心理等。在适应消费结构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城镇居民新的消费需求和提升农村居民消费能力,让县域城乡居民有消费能力的同时敢于扩大消费。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原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而消费不足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难题。传统消费思维的影响、国家又缺乏明确的消费鼓励政策、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剧烈波动和我国居民收入的差距过大等因素导致我国居民的消费不足。需要通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推出消费鼓励政策、扩大农村消费市场和推动城市居民消费升级来改善我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现状,促进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持续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8.
省内居民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积累与消费的比例不合理,导致居民最终消费率低;居民收入水平低,总体上亦呈下降趋势,导致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分配不公严重,导致居民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省内居民需求不足加剧等。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一个二元经济结构明显的国家。二元结构造成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消费差异较大,并由此对消费需求的扩大产生了边际消费倾向降低、供求失衡、消费断层、消费预期改变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对消费需求的扩张形成较强的阻力。扩大消费需求,必须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0.
2001年黑龙江省消费经济形势总体呈现稳中见活的走势,消费支出趋向活跃,城市出现各类消费品全面增长的态势。但我省居民消费水平偏低是制约消费结构升级的首要因素:城乡消费结构脱节,农村市场尚未从根本上启动,影响整体市场的回升;体制性变革和政策因素仍是制约消费需求扩张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仍是扩大消费需求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