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房地产货币比信用货币更有信用,用白条堆砌起来的所谓金融资产、信用货币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以房地产抵押背书发行的货币,至少为国民积累了实物资产,而以信用背书发行的货币,剩下的只是一堆永远无法清偿的白条.  相似文献   

3.
论信用货币     
从货币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货币在各阶段的价值担保形式,阐明货币的本质。认为信用货币的优点在于凭证毁了,但所证明的事实还在,银行应当认真考虑如何充分发挥信用货币的信用凭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何谓网络信用货币首先让我们建立这样一个互联网世界的支付模型。模型中共有三方:从事结算的网络公司、银行、顾客。支付体系是国际互联网,支付工具是以数字存在的支付指令。模型一:顾客向网络公司发出以银行为付款人的支付指令。网络公司利用自己的技术设备将支付指令发给银行。银行经确认按顾客的要求进行支付。  相似文献   

5.
从网络票据托收和清算到网络信用货币的发行,是网络银行业发展演变的过程,以马克思的货币学说为框架,以货币发展历史为思路,分析网络信用货币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它对现存银行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信用货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用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职能和支付职能,它仍然遵循着信用货币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保持着信用货币的一般性质-可兑换性,即兑换成价值物的能力,而信用等级越强的货币,社会兑现的可能性越大,网络信用货币的产生对于纸币,银行信用和银行监管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019年,数字货币可谓赚足了眼球。一边是Libra等稳定币或加密数字货币的不断升温,一边是各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实,货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表现形态一直在不断变化之中,现在已从实物货币发展成信用货币,甚至从有形货币越来越迈向无形货币,未来也将进一步迈向数字货币。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货币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问题,更是指导货币政策实践的理论基石.在西方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和信用传导机制理论,二者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政策变化给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诠释.本文对这两种主要理论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分析了它们在理论上的优势与局限性,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9.
许明宇 《银行家》2012,(6):63-65
正长期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始终保持在20%左右,远高于GDP的增速,其间偶尔受到内外部经济环境影响跌到15%以下,但都能很快回升,我国M2/GDP的比例也由1987年的0.7倍上升到2011年的1.8倍。在宽松货币供应环境下,奉行高负债率经营和外延投资扩张策略的企业多数取得了成功,实现了快速增长,我国商业银行在对此类企业的信用风险评估方面也采取  相似文献   

10.
《试论社会主义货币经济与信用经济》一文,从理论上探讨了我国经济向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转化的客观必然性,以及信用经济的表现及其功能,认清这些问题,对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晶 《济南金融》2005,(12):7-11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是货币经济学中的重要研究问题,更是指导货币政策实践的理论基石。在西方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中主要存在两种观点,即货币传导机制理论和信用传导机制理论,二者从不同角度对货币政策变化给经济活动带来的影响进行了诠释。本文对这两种主要理论的核心观点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分析了它们在理论上的优势与局限性,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了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信用作为一种调剂资源余缺的经济手段,逐步得到发展,受到重视,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进行正常商业活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所谓信用,是指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即商品或货币的所有者把商品或货币让渡给需要者(即借者),并约定一定时间由借者还本付息的行为,简而言之,信用即诚信。  相似文献   

13.
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货币的产生和发展,绝对可以说是一大奇迹,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其影响力越来越突出。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不经意间的裂变,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极大财富的同时,又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埋下了极其可怕的隐患,成为当今各类经济金融危  相似文献   

14.
货币制度是人们为降低交易成本进行的理性选择,货币信用创造的困境导致现代国际货币的缺失.本文从货币制度和货币信用出发探讨多重货币合作的机制和作用,并对多重货币合作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5.
货币制度是人们为降低交易成本进行的理性选择,货币信用创造的困境导致现代国际货币的缺失。本文从货币制度和货币信用出发探讨多重货币合作的机制和作用,并对多重货币合作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16.
一翻翻既有的货币信用学教科书便可看到,其中多数都是按一种近乎不变的统一程式编排的。从大的格局来看,分为货币、信用、银行三块。单从货币篇来看,大抵是按货币的起源、职能、性质、规律、作用等秩序来设置的。既使某些近年来发行的教材,也少有脱出这一窠臼的。当然,一般教材的这种程式设计并非毫无道理。从历史的眼光看,这种编排直接依据《资本论》的有关章节集撰而成,它曾经有过的积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今天我们越来越查觉,这套模式中似乎缺少了什么环节,或者严格地说,缺少了有关货币供求的理论与政策。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时,金融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更好地支持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领域的发展,就需要国内货币信用体系进行新一轮的变革。2008年之前:出口主导下的货币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讨论主要货币起源与演化理论的矛盾与不足,从货币取得人们信任的角度,尝试整合了货币起源与演化的事实与逻辑,由此可以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商品、金属)货币和纸币一样都是信用货币,货币演化是货币内涵的威权因素和物的因素相互竞争的结果;且货币制度的核心是信用。维持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与币值稳定应当是任何货币调控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假定的模型出发,揭示出货币的演变是市场交易效率和货币信用互动发展的结果,这一过程主要经历三个阶段,并收敛于共同市场化币。但是,如果按照EMU范式来创立共同市场货币,则共同市场货币的信用可置信度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共同市场货币能否成功地替代主权信用货币关键取决于成员国能否解决好共同市场货币的信用问题。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般等价物,货币得以流通,用现在的话说,是因为它有“信用”,大家相信它能被别人接受而自己乐于接受。那么,货币的信用又从何而来?对成熟的货币来说,它的信用是由发行者赋予的,而发行者要用对等的物资做保证。如国家发行的货币,即便是仅有符号意义的纸币,只要国家允许人民按面值用它来缴税,货币就被注入了信用。又如银元时代一些银行发行纸钞,发行者必须保证持币人能足额兑换现金,这种货币才会被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