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锁与特许》2003,(12):10-11
国美电器隶属于北京鹏润投资集团,是全国最大的家电连锁零售企业之一.目前已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重庆、西安、郑州、沈阳、青岛、济南、广州、深圳、武汉、杭州、昆明、福州、宁波、大连18个地市建立了完善的家电零售连锁网络,在全国拥有120多家大型电器连锁商城,7000多名员工,年营业额达到120亿元.  相似文献   

2.
国美电器:服务铸就硬品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美电器凭借创新精神和“服务当先”理念,2003年以177.9亿元名列中国连锁经营第三、家电连锁第一名。2003年国美电器网络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低价竞争已成为家电零售市场主流。运用IT技术简化流程、提高效率正成为零售市场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2004年6月7日,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宣布,香港联交所正式批准中国鹏润集团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股份编号:493)收购持有国美电器65%的股权的Ocean Town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 中国鹏润是一家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按照有关方面设想,“国美电器”此后将替代“中国鹏润”出现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市场。  相似文献   

4.
范亮 《网际商务》2004,(9):35-35
2004年6月7日,国美电器正式向外界宣布:中国鹏润集团将斥资88亿元人民币,收购国美电器65%的股权。这实际上意味着,在黄光裕的一次“左右手互倒”之后,国美电器已成功借壳中国鹏润(0493HK)在香港曲线上市,正式步入其梦寐以求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环境下,中国零售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了众多外来品牌的瓜分。家乐福、沃尔玛等在中国消费品零售行业迅速扩张,几近垄断市场。然而,家电零售巨鳄百思买电器却意外水土不服,转变扩张战略,大力支持全资并购的国内排名第四的五星电器角逐中国市场。至此,家电零售连锁行业形成国美、苏宁双寡头垄断的竞争局面。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中国的家电零售连锁业发展迅猛,竞争十分激烈.仅在2006年,家电连锁销售领域的资本并购与扩张整合就令人惊叹,先是百思买出资1.8亿美元,收购五星电器75%的股份,以高姿态入主中国家电市场,时隔几个月之后,中国家电连锁领域的巨无霸"国美+永乐+大中"横空出世.目前,百思买还没有在中国对另外几家家电零售企业形成太大的竞争压力,业界普遍认为家电连锁领域将会呈现国美、苏宁"双寡"的竞争格局.下面详细的分析两大家电连锁集团.  相似文献   

7.
蔡亮 《大经贸》2007,(3):56-58
2006年的中国家电连锁业可谓乱象纷呈,令无数人眼花缭乱:7月,“财雄势大”的“老大”国美率先发飙,并购“老三”永乐,打破行业三足鼎立的格局;9月。大中电器向永乐发出终止合作的律师函,市场疑云密布;11月,国美电器发布公告。“公司主席黄光裕正协助政府机关调查”,舆论一片哗然;12月,跨国家电零售巨头美国百思买继合资五星电器之后,在上海开设了其进入中国后的第一家门店,“狼烟滚滚”。与此同时,由于部分连锁商与家电厂商之间的利益矛盾日趋升温,厂商纷纷“揭竿而起”,自建渠道。  相似文献   

8.
成文 《新财富》2005,(11):84-100
如果“北京国美”确实属于“国美系”电器零售业务中的优质资产,则“国美系”电器零售业务的整体盈利状况在2003年以前不容乐观,2001年至2003年间的电器零售门店扩张资金应当并非来自利润积累。“鹏润房地产”的净资产回报率极高,在资产负债率没有保持很高水平的惰况下,如果没有使用外部资金,则意味着其销售收人利润率是同行业的2.61倍,而开发地产的周期仅为行业平均周期的35.7%,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鹏润投资”的营业额和利润极低,却从“北京国美”借人的一笔往来款就达2。3亿元资金,这些投资可能转借给了旗下其他子公司。我们可以作出一个大胆的推测:“国美系”的整体电器零售业务可能在2003年以前获利状况不很乐观,但实现了一定的经营规模,带来了巨大的现金流,其中一部分资金通过系内的投资公司,以往来款的形式转移给了系内从事房地产的公司无偿使用;房地产业的高回报带来的收益叉流回电器零售业,为其不断扩张提供了资金支持。但是,到2004年以后,这一模式被打破,因为此时黄光裕已经从资本市场高额套现,可以通过增资的方式直接对房地产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电器零售业务在上市后卸下了往来款的包袱,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现了高速扩张。在借壳上市过程中,黄光裕通过将地产和电器零售业务分批分期注人上市公司,并充分利用可转债收购的支付特点,成为资本运作的大赢家。而从2000年4月起,上市公司的累计超额回报率几乎一直为负值,并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我国家电零售市场的寡头企业"国美电器"并购行为作为案例,分析我国家电零售寡头企业的并购行为,提出国美电器的收购过程,存在垄断市场、虚假误导、侵犯商业秘密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10.
2006年的中国家电连锁业可谓乱象纷呈,令无数人眼花缭乱:7月,“财雄势大”的“老大”国美率先发飙,并购“老三”永乐,打破行业三足鼎立的格局;9月。大中电器向永乐发出终止合作的律师函,市场疑云密布;11月,国美电器发布公告.“公司主席黄光裕正协助政府机关调查”,舆论一片哗然;12月。跨国家电零售巨头美国百恩买继合资五星电器之后。在上海开设了其进入中国后的第一家门店,“狼烟滚滚”。与此同时。由于部分连锁商与家电厂商之间的利益矛盾日趋升温,厂商纷纷“揭竿而起”。自建渠道。  相似文献   

11.
在京打拼15 年,赚了15 亿,并成功登上《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第27名,这就是靠家电营销起家、对资本运营也十分在行的国美掌门人黄光裕。6月7 日,香港联交所批准了中国鹏润(股份编号0493)收购国美电器65% 控股权的申请,国美通过被中国鹏润收购的方式上市香港。在北京,说起国美电器是无人不晓。但在十多年前,黄光裕还只是个普通的生意人,他和千千万万个生意人一样,起早贪黑打理着店面。那时候,连他自己也想不到十年后他能成为中国电器业的“老大”。4000元起家15 年前,年仅17 岁的黄光裕与长其3岁的哥哥黄俊钦,一道带着4000 元钱从家乡广东…  相似文献   

12.
他,15岁随哥哥闯市场;他,在北京靠100m2的店面起家;他,在35岁时拥有百亿资产,2004年成为大陆首富;他,在近年连续收购永乐、大中等多家电器零售巨头;他就是国美电器总经理、中国鹏润集团主席黄光裕。  相似文献   

13.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1月1日,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设立了34个分公司,拥有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400余家直营门店和6万多名员工。在2005年国家商务部公布的中国连锁业前30强中,国美电器以238.8亿元名列家电连锁前列,继续领跑中国家电零售业。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中国家电零售业态的快速成长,造就了国美、苏宁、永乐、大中、五星等大型家电连锁企业,特别是造就了国美和苏宁,但和欧美成熟市场相比,我国的家电零售渠道还是不够集中,国美和永乐的市场份额加在一起,还不足整个家电销售市场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商业》2006,(5):20-21
在“2006国美全球家电论坛“上,黄光裕正式对外宣布,国美今年将实施“农村市场计划“.其具体运作模式为,在家电商品采购价格成本上,只加一个百分点,分销给家电零售店等农村家电零售网点,国美成为第一个进军农村市场的家电连锁企业.尽管国美方面宣称此举是为响应中央号召而尽的企业责任,但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国美则是抢占具有后发可能的农村市场的占位之举.……  相似文献   

16.
I简介Brieflntroduction   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1月1日,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之一,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设立了34个分公司,拥有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400余家直营门店和6万多名员工.在2005年国家商务部公布的中国连锁业前30强中,国美电器以238.8亿元名列家电连锁前列,继续领跑中国家电零售业.   ……  相似文献   

17.
在“2006国美全球家电论坛“上,黄光裕正式对外宣布,国美今年将实施“农村市场计划“.其具体运作模式为,在家电商品采购价格成本上,只加一个百分点,分销给家电零售店等农村家电零售网点,国美成为第一个进军农村市场的家电连锁企业.尽管国美方面宣称此举是为响应中央号召而尽的企业责任,但在诸多业内人士看来,国美则是抢占具有后发可能的农村市场的占位之举.……  相似文献   

18.
人才之争     
《现代商业》2006,(11M):2-2
零售业竞争到最后就是人才竞争,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当人才危机成为零售企业发展瓶颈的时候,人才成了企业发展的“切肤之痛”。许多企业开始多渠道引进人才,甚至不惜互相挖“墙角”。以家电连锁为例,国美永乐刚刚宣布合并,便曝出苏宁与国美的人才之争。其实按照家电连锁企业每天开一家分店的速度,人才竞争的激烈不足为怪。在几大家电连锁企业的内部,都有不少竞争对手旧部的身影。为了抵制竞争企业的“挖”人行为,苏宁不惜启动股权激励政策,给予中高层管理人员持有苏宁电器股权的机会,以此笼稳定队伍。  相似文献   

19.
苏宁的渐进式革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宁与国美两大家电零售连锁巨头早已决意向真正的零售模式回归,但原有模式的巨大惯性决定了这场“革命”只能渐进展开。  相似文献   

20.
人才之争     
零售业竞争到最后就是人才竞争,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当人才危机成为零售企业发展瓶颈的时候,人才成了企业发展的“切肤之痛”。许多企业开始多渠道引进人才,甚至不惜互相挖“墙角”。以家电连锁为例,国美永乐刚刚宣布合并,便曝出苏宁与国美的人才之争。其实按照家电连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