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7 毫秒
1.
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法律风险是指由于衍生产品交易合约被认定无效而无法履行,或者合约订立不当等原因导致的风险。一般而言,衍生产品交易业务存在以下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2.
风险管理及控制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的核心.随着金融业务的高速发展和银行业务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一系列金融风险也随之复杂化.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伴随着国际货币体系的转型,西方金融市场中利率和汇率的波动加大,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随之加强。为了规避因利率、汇率不可预见的波动带来的风险,借助当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金融管理者们开发出了许多规避风险的创新金融工具,即衍生金融工具。  相似文献   

4.
《南方金融》2005,(8):72
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深圳发展银行于2005年7月底获得了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 经中国银监会批准,深圳发展银行于2005年7月获得了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这一资格的取得,对于该行进一步拓展外汇业务,有效规避市场风险,提高盈利水平和竞争能力将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金融机构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特性,得出了关于资产负债久期错配程度、规模和资本水平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利用有关数据对中国金融机构的利率衍生产品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上述因素的影响也体现在中国金融机构对利率衍生产品的需求上,但与理论分析及国外的相关实证结果存在较大差异,文章对此进行了相应的解释.  相似文献   

7.
《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实施,引起了业界广泛欢迎,更有业内人士预期,我国的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将就此迎来“花样年华”。然而,通过与多家金融机构的探讨与沟通,我们看到对于衍生产品业务的开展,国内的金融机构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那么,该《办法》到底能给开展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金融机构带来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国际化下的我国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我国推出了利率衍生产品一债券远期。此后两年,又相继推出了利率互换和远期利率协议,开始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利率衍生产品时代。目前,我国已有的人民币利率衍生产品均属于OTC(场外交易市场)产品。从长期来看,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和人民币利率市场化稳步推进的背景下,我国推出人民币利率期货和利率期权等  相似文献   

9.
透析商业银行金融衍生业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11.
农村金融改革的目标之一在于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但相关研究较少考虑不良贷款约束,对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也很少涉及。基于此,本文以较具代表性的沿海地区G省为例,运用非径向EBM-Undesirable模型从多个视角测算分析了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并基于空间相关性检验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经营效率进行了空间效应分析与影响因素估计。结果显示: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效率总体水平较高,但起伏较大;农商行效率高于农信社,但2015年后差距有所缩小;经营效率具有空间相关性,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行业竞争、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是驱动因素,隐形风险是阻碍因素。鉴此,本文提出了加快推进农商行治理能力建设和产品服务创新、将经营效率作为农信社改制的重要参考指标、监管部门和省联社给予针对性经营指导、深化邻近协同经营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如何科学、客观、全面地对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的利率定价能力进行评估,是当前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不可回避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在对利率定价能力相关基本概念进行归纳定义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影响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的一系列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一套利率定价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从机制建设、贷款定价、风险管理、经营效益、外部条件等七个方面对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能力进行评价,包括定性、定量共26个评价指标,对3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融工程具有对风险的规避和放大效应。金融工程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手段支持,更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进行合理配置。本文分析了金融工程在经济运行中的负面作用,根据当前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宏观环境,并结合当前国外金融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制度框架。其中,近期制度建设构想为: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优化金融环境,严防金融欺诈;加强监管机构管理,确保其独立性和公平性;加强二级市场管理建设。远期制度建设构想为:进一步强化对产品发行人、合作投资计划、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14.
李伏安 《金融论坛》2006,11(5):52-56
金融工程具有对风险的规避和放大效应。金融工程的发展不仅需要强大的技术手段支持,更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进行合理配置。本文分析了金融工程在经济运行中的负面作用,根据当前我国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的宏观环境,并结合当前国外金融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和我国基本国情,提出了我国金融工程发展的制度框架。其中,近期制度建设构想为: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优化金融环境,严防金融欺诈;加强监管机构管理,确保其独立性和公平性;加强二级市场管理建设。远期制度建设构想为:进一步强化对产品发行人、合作投资计划、市场中介机构和行业自律等方面的制度约束。  相似文献   

15.
在浮动汇率制下,各国不再规定汇率上下波动的幅度,中央银行也不再承担维持波动上下限的义务,各国汇率是根据外汇市场中的外汇供求状况,自行浮动和调整的结果.中国汇率制度目前尚不具备自由浮动的条件.我国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选择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在一般意义上,普惠制金融与农村金融和小额贷款构成了捆绑性概念。更为一般的定义是,普惠制金融涉及一切被金融市场挤出的融资需求。本文按照这一定义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普惠制金融是介于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的合作金融形式;第二,合作的边界决定了普惠制金融操作的社区性质;第三,由于正规银行体系的操作逻辑遵从内部评级和历史信用记录对借款人进行"定价",其结果必然构成挤出效应——相当一部分弱势主体实际上通过金融体系完成了向强势融资主体的资金提供;第四,被挤出的弱势融资主体不仅仅存在于农村金融领域,大量中等收入以下的城市居民和小企业亦事实上需要普惠制金融加以覆盖;第五,在中国,普惠制金融体系的构建必须且只能立足于金融增量改革。  相似文献   

17.
通胀预期量度在以通胀预期为导向的货币政策中的意义重大。本文利用卡尔曼滤波法将离散时间两因子无套利广义高斯仿射模型运用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第一次从中国国债收益率曲线中分解出金融市场的中长期通胀预期L。将L与居民通胀预期和经济学家通胀预期比较,发现从事前看,L优于经济学家通胀预期,稍逊于居民通胀预期;从事后看,L优于居民通胀预期,稍逊于经济学家通胀预期。综合看,L作为金融市场形成的、高频的、反映中长期通胀的预期指数,对货币政策制定具有现实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实证方法探讨次贷危机引发和扩散中的利率风险问题。主要结论是:从长期利率角度看,对房市的"松"货币政策从2001年降息一直持续到2005年6月;过低的长期利率会过度挤压金融机构放贷的长期收益,进而增大金融体系的利率风险。次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高利率、强美元导致的大量外资流入与混合调息抵押初始低利率相结合,共同推动了高风险次贷的发放;在高息和房价下跌条件下,大量混合调息抵押集中进入初次利率重置期,导致次贷违约状况的急速恶化。次贷危机扩散中,尽管联邦基金利率快速下降,但高风险的金融环境导致低利率对增加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刺激作用失效。  相似文献   

19.
从宏观层面上看,当前中国金融结构调整的大动作基本结束,因此,区域金融发展成为关注的焦点。由于区域经济战略地位竞争,区域金融资源差异,区域金融结构体系缺陷成为掣肘地方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和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因素,解困这一问题需要进行地方金融结构的调整,依托地方金融资源优势和地缘战略优势,构建地方特色的金融体系,包括地方城乡金融机构体系、地方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以丰富城乡金融产品链为立足点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以及地方金融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