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山沟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三线军工企业,到如今旗下拥有10多家控、参股子公司,在泰国建有独资工厂,在美国设有分销公司,拥有核心技术专利600多项,各项经营指标连续十五年名列中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汽车变速器年产销量连续十二年稳居世界第一,成为中国齿轮行业首家年产销超百亿元企业一法士特的奋斗历程,堪称中国制造业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当代陕西》2008,(10):F0004-F0004
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以重型汽车变速器,汽车齿轮及其铸、锻件为主的大型专业化生产企业和出口基地,各项经营指标连续六年名列中国齿轮行业第一,重型变速器年产销量跃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3.
进入90年代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促进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销量旺盛,各国汽车商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美国一直是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其销售量占北美汽车市场销售总量的90%左右。但近年来,在该市场一直处于垄断地位的正宗美制汽车正越来越受到日本以及南朝鲜、台湾进口车的进攻而失去越来越多的地盘。1990年1~3月,美国汽车销售量与1989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8%,尔后这种下降的趋势还在进一步发展。而另一方面,日本车包括“移植”汽车(即日本厂商在美国境内生产的汽车)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外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抢占中国市场,与国内企业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同时,面对国内竞争压力增大的现状.国内公司也开始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从而出现了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浪潮。然而,进入国际市场之前.要先进行必要的竞争环境的分析,才能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文章借助于竞争情报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套国际市场环境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5.
经历了近20年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信息产业迎来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历史发展时期。2005年是中国加人WTO的第四年,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聚焦中国,抢占战略制高点。加大市场渗透力度;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也在快速融入国际市场.迈向世界.布局海外。  相似文献   

6.
2006年11月在北京举办的国际车展,可谓该年度最后一大汽车盛宴。 无论是国外厂商还是本土厂商,都以最新、最鲜艳的技术向所有的观众进行展示。同时,中国汽车的自主创新研发,也开始出现前所未有的生机。 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国新一代高性能汽车发动机取得了“零”突破;另一方面,自主创新成为推动中国企业的源动力。本土动力的突破,使国人看到了希望。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高速发展,多元化矛盾也引领着我们从不同视角审视这个行业。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汽车业又将何去何从?[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中国重汽集团副总经理韦志海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开拓国际市场时的情景. 那一年,韦志海受命去沙特开拓市场,刚到沙特的第二天,一张"MAN"公司(斯太尔品牌的拥有者)的律师函就追了过来.对方的意思很明确,作为斯太尔整车的引进方,中国重汽集团在国内销售可以,但是按照合同约定,重汽出口国际市场的产品不能打斯太尔品牌.  相似文献   

8.
根据上海海关最新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进口卷烟价值42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2倍。几乎同时.世界三大烟草公司也纷纷为大举进军中国市场在热身准备。业内人士预测.表面波澜不惊的中国烟草市场又即将爆发一场龙争虎斗。  相似文献   

9.
江淮汽车:坚持自主创新实现企业快速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加入WTO的几年正是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的几年.也正是中国老百姓个人汽车消费迅速膨胀的几年。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不但要面对跨国公司大举进攻.同时也要承受着来自同行业竞争的巨大压力。而大多数世界汽车品牌都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品牌已经成为跨国汽车公司开拓中国市场强有力的武器.这对还处在蹒跚学步阶段的本土汽车品牌而言.是无法比拟的绝对优势。  相似文献   

10.
以竞争优势提升中国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就是: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源自何处?对于产业竞争力的源泉问题,目前理论界存在两种解释: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本文选择中国工业产业作为分析的着眼点,从实证角度分析研究,得出了重要结论:中国的工业产业竞争力服从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的趋势,而竞争优势各要素对中国工业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显著贡献.作者认为,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是成功地利用了比较优势理论,利用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集中力量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在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的产业上,实证的结果显示出其不断增强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与竞争优势有关的各要素.因此,今后中国政策的制定应该侧重于培养竞争优势的四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同业竞争),为产业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宏观和微观环境.  相似文献   

11.
12.
市场动向     
《特区经济》2003,(3):62-62
<正> 中国汽车产销高速增长 2002年,中国汽车产销高速增长,较上年超出25个百分点,提前3年完成国家“十五”规划目标。同时,国外诸多汽车厂商也在旺销的中国车市中大为受益。 轿车大商来华淘金 中国汽车工业的强劲走势早已引起日美等发达国家的关注,迄今为止,排名世界前15位的国际轿车生产厂商已全部进入中国淘金。  相似文献   

13.
来自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表明,2007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收入突破了2100亿元,在中国机械工业中位居第四,在世界工程机械行业中,销售收入仅次于美国,位列第二,现有的市场总量已占世界市场的近1/6。  相似文献   

14.
从当代产业国际分工背景和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国际直接投资的投资指向可归为两大类:市场拓展与产业竞争。  相似文献   

15.
崔铁燕 《北方经济》2009,(17):39-40
一、国际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分析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在向世界开放国内市场的同时,也必将进一步进入国际市场.在进入国际市场之前,有必要对国际工程机械行业市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董锡健 《沪港经济》2005,(11):42-42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 和汽车消费热的持续升温,一个与汽 车业发展和“汽车消费热”升温关联 密切的全新业态——汽车“后市场” 产业正在形成。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 场,且是现代服务业的新兴业态,值 得引起上海关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重汽集团的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创建于建国初期,曾有过辉煌的历史。1960年4月试制成功了我国第一辆重型汽车——黄河牌JN150八吨载货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誉,毛泽东主席曾经参观了汽车,并给予高度评价。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写下“黄河”。1983年国家为了改变我国汽车工业“缺重少轻”的局面,以当时的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为基础,通过引进奥地利斯太尔重型汽车技术项目为纽带成立了重汽集团,重汽集团成立后,为我国重型汽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重汽集团作为中央直属企业,成为国家计划单列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了保留重卡制造基础,振兴和发展民族重卡产业,2000年7月国务院召开第74次总理办公会,将重汽集团实施分离破产重组,济汽、川汽、  相似文献   

18.
据海关统计.今年1-10月广东口岸鞋类出口额达50.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15.4%。鞋类主要出口到美国.香港地区和欧盟市场,其中对美国出口鞋类29.6亿美元,增长106%,占广东13岸鞋类出口总值的58.2%:对香港地区出口73亿美元,增长467%.占143%:对欧盟出口4.6亿美元.增长6.9%,占9%。  相似文献   

19.
由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采购部、德国“国际汽车零部件与新技术展览会(IZB)”共同主办、中国制造企业联合会承办,“德国大众汽车零部件采购暨IZB国际展览会发布会”于2006年5月31日在京举办.本次活动旨在促进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加强与世界上主要汽车制造公司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入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一个全球化的中国重汽新标识“SINOTRUK”在香港注册诞生,它为中国重汽创世界知名品牌打出了旗帜。●2005年,中国重汽出口苏丹810辆重型卡车,创国内重型卡车单笔出口量最高纪录。●2006年2月,中国重汽与伊朗签订价值3.5亿美元的中国单笔最大出口数额订单,向其出口1万辆“SINOTRUK”重型汽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