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虞关涛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9,6(8):45-49
有人认为,随着一国货币的对外贬值,该国的贸易条件必将趋向恶化。他们的论据是,尽管该国向外国的出口将因货币贬值而增加,同时进口也将因而减少,但由于该国出口商品价格将相对地比外国商品便宜,出口商品换回进口商品的数量将因而减少。因此,该国的贸易条件必将趋向恶化。他们不作进一步分析,就骤然下结论,未免过于草率。贸易条件是指本国出口商品价格与外国出口商品价格(也就是本国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以T为贸易条件,P_a为本国出口商品价格,P_b为外国出口商品价格,即可得出贸易条件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美联储将于今年推出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回顾上一轮美联储紧缩政策及其影响来分析本轮紧缩政策可能对我国资本流动产生的溢出效应。本文认为两次紧缩政策的背景有差异,两国发展的阶段有差异,加之宏观政策支持力度与方式的差异,美联储紧缩货币政策会对中国的资本流动,特别是汇市、债市、股市产生不同程度的溢出影响,但本轮紧缩性货币政策对我国的影响总体有限。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当前的汇率制度下,外汇储备持续增加,使得基础货币投放量被动增加,进而导致了经济中流动性过剩问题。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汇率制度改革:完善中国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培育相对均衡汇率;深化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开放资本市场;汇率制度改革要与其他政策改革配合协调。 相似文献
4.
紧缩性货币政策是当前宏观调控的必然选择。文章着重分析当前货币政策贯彻执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货币政策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国内货币政策运行机制改革和外汇体制改革必须结合进行.要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必须改变我国的汇率制度现状,逐步加强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加强我国货币市场建设,完善对货币供应量内生性波动的冲销手段. 相似文献
6.
一、现行汇率制度对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我国现行的盯住汇率制度,虽然维持了汇率的稳定。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弹性,因此无法及时的对外部的冲击作出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政策效果的分析。(一)存在“储蓄、投资和通货紧缩悖论”,对通货紧缩的预期增大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因此,我国的汇率的决定基础是购买力平价理论,而为了防止资本的外逃,我国的汇率必须同时满足利率平价理论。根据购买力评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我们可以推导出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通过(1)式,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我国的汇率实… 相似文献
7.
8.
9.
胡再勇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6)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前后我国的汇率制度弹性、资本流动性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系统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汇改后我国汇率制度弹性增强,资本流动性减弱,同时利率政策自主性增强,但货币数量政策则由汇改前的具有自主性变为缺乏自主性;在我国通过增强汇率制度弹性以提高利率政策自主性是可行的,但对货币数量政策并不成立。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我国应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相似文献
10.
广场协议后,为抑制美元过度贬值,日本从1986年1月开始连续5次降低贴现率。日本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大量闲置资金投资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后,日本银行体系出现大量呆坏账。而日本政府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处理银行不良资产,致使银行信贷配置功能丧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日本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相似文献
11.
12.
长期为零或负的利率政策,一旦处于本币快速升值的环境中,将使国民经济迅速滑入严重通货紧缩的泥潭。已经习惯了"步步高升"的人民币汇率,近期再度成为新闻热点,原因却是贬值。自2011年11月30日起,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连续出现跌停现象,扭转了市场对人民币升值趋势的看法,远期市场表现增加了人民币贬值预期。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在逐渐发生本质的变化,其中尤其对居住条件的改善更为迫切。这是直接导致房地产价格持续攀升的 相似文献
14.
自201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一反前几年稳步上升的趋势,出现了人民币贬值的情况,打破了很多人对人民币将继续升值的预期。人民币的贬值不仅对国内经济造成了冲击,也对整个国际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人民币贬值的主要因素有中国经济的总体放缓、中央银行的主动引导及美国主动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等。由人民币贬值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人民币贬值有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拉动就业、刺激国内消费、有利于推动汇率市场化进程等;同时也会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下降、资本外流、中国企业债务的偿兑成本上升、房地产市场危机等种种问题。我们应正确认识人民币贬值,发现其背后存在的经济问题,积极应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广场协议后,为抑制美元过度贬值,日本从1986年1月开始连续5次降低贴现率。日本宽松的货币政策加上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大量闲置资金投资于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后,日本银行体系出现大量呆坏账。而日本政府没有采取果断措施处理银行不良资产,致使银行信贷配置功能丧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失效,日本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相似文献
16.
改革人民币实际汇率制度势在必行。根据IMF对当前各国汇率安排的划分,借鉴世界各国汇率安 排的经验和教训,我国在近期宜选择在水平波幅内盯住的汇率制度,一两年以后再实行管理浮动。 相似文献
17.
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非对称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运用预测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93年--2001年货币政策作用的非对称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货币冲击的紧缩效应大于扩张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能够有效地抑制经济的过热增长,而扩张性货币政策却无法显著摆脱经济的恶性衰退。因此从对称性角度看,在扩张时期和紧缩时期,货币冲击效果在我国具有微弱的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8.
汇率制度选择直接关系一国的经济稳定,在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对我国现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的运行效果分析,我国汇率制度存在一定缺陷。为了更好的适应国际金融发展形势,我国应对现行汇率制度进行战略性调整,推动汇率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把人民币汇率问题回归到其货币问题的本质,在区分短期汇率决定和长期汇率决定的基础上,侧重于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趋势的角度,探讨由短期升值压力和长期贬值压力所构成的汇率趋势进退维谷的两难,进而提出摆脱困境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人民币国际化、汇率双向波动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等经济背景,通过构建SVAR模型,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国际化、汇率波动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短期内,人民币国际化对人民币汇率与利率产生显著的冲击影响,且三者之间呈现显著的同方向波动,即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人民币升值、市场利率上升;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升值有助于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提高,而中长期内影响有限;货币政策通过汇率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冲击的传导机制是有效的;人民币国际化背景下,汇率与利率之间的联动机制是显著的,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