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建颖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147-147,144
本文在分析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的基础上,研究了再生骨料透水性混凝土结构分析,并讨论了建筑垃圾在透水性混凝土中的应用,以期找到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的有效途径,为资源再利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2.
陈军  赵扬 《中国电子商务》2013,(15):232-232
通过建筑废渣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试验分析不同再生骨料和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表明掺入矿物掺合料的建筑废渣混凝土的抗氯离子能力不弱于普通混凝土,满足建筑废渣混凝土用于海洋工程的耐久性要求。  相似文献   

3.
混凝土废弃物是广泛存在的固体废弃物,如何对混凝土废弃物进行有效地回收利用越来越受关注。国内外学者对于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以及结构性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取得了很多可以应用于实践的成果。在混凝土废弃物应用于建筑材料方面,研究了将混凝土废弃物制作为再生骨料的基本性能。针对当前国内再生混凝土工程应用所面对的再生骨料声场成本高昂和废弃混凝土利用率低的问题,为此,对比分析国内外混凝土废弃物应用于建筑工程的研究成果,表明在现在国内将混凝土废弃物重新应用于建筑工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建筑垃圾的特点趣过借鉴国外处理建筑垃圾的一些方针政策、先进经验和处理方法,提出了我因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对策,同时提出了目前我国在建筑垃圾处理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新方式,从而为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5.
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细骨料,粗骨料和水及其他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一些质量通病,本文简要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建筑施工垃圾及其再生利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艳华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7):339-339
绿色建材是一种既不破坏环境,又能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资源,满足社会发展的新型建筑材料。主要提出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的可能性和途径,探讨了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陶粒代替石子作为混凝土的骨料,这样的混凝土称为“陶粒混凝土.以粘土、亚粘土等为主原料,经加工制粒、烧胀而成的,其粒径在5mm以上的轻粗骨料称为粘土陶粒;粒径小于5mm的轻细骨料称为粘土陶砂.粘土陶粒和陶砂适用于保温用的、结构保温用的轻骨料混凝土,也可用于结构用的轻骨料混凝土.陶粒与普通石料相比较具有比重轻,陶粒沥青混凝土用作桥面铺装,能够减轻铺装层荷载,具有显著的实效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C40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原材料选用。水泥:C40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细骨料:宜采用Ⅱ区中砂,可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粗骨料:在可泵送情况下,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含泥量:在大体积混凝土中,粗细骨料的含泥量是要害问题,因此骨料必须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绿色化进程缓慢,要大力推动废混凝土的再生循环利用,对大力发展再生混凝土提出合理建议,政策扶持是关键。重点阐述了再生混凝土的应用新技术,再生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出现的建筑垃圾已经逐步演变为影响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重大问题,对建筑垃圾的处理已经刻不容缓。从建筑垃圾处置现状出发,分析了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建筑垃圾用于基建、建筑垃圾填埋处理等处理工艺,并总结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处理原则。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粗骨科与水泥石界面组成及结构;研究发现,轻骨料与水泥石界面致密,水泥及粉煤灰掺合料水化完全,形成一层致密的加强界面.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参照建筑行业工程预算垃圾产生系数,对郑州市建筑垃圾产生量进行了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工程槽土类是建筑垃圾主要组成部分,其次为拆除垃圾和装修垃圾,新建垃圾产生量较小,比重较低。  相似文献   

13.
唐伟文 《新财富》2009,(9):20-22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将带来大量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问题已经日显突出。合理利用建筑垃圾不仅事关环保,同样蕴藏着丰富的商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不断增长.本文详细阐述了建筑垃圾的组成,以及其利用途径,并且介绍了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所能带来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致富时代》2013,(6):8-9
1.建筑垃圾回收利用项目概述:国家一直提倡可持续发展,使用建筑垃圾制砖正符合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因此,建筑垃圾制砖产业具有其它产业无法比拟的优势。据资料介绍,利用建筑废料生产的节能免烧砖,既能增加建筑物的搞震强度、增加建筑的楼层,增加保暖、隔音效果,还能够将旧城改造的建筑垃圾全部消化,废料再用,而  相似文献   

16.
应樱  徐红专 《商》2013,(15):270-270,248
本文按照循环经济3R原则,对我国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现状做了一个分析,然后从源头消减(Reduce)、再利用(Reuse)、资源化(Resource)三个角度出发构建我国建筑垃圾循环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全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发展的情况,处理处置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主要是焚烧、堆肥、分选回收利用和卫生填埋。垃圾综合处理系统选择应以源头分类收集为基础,以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特征,对多种先进的垃圾处理进行组合,并将生活垃圾置于整个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大系统中,最终达到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目的。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基本条件,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最终建立起处置有序、配置合理、技术可靠、环保达标、管理高效的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处置系统。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城市建设高速发展,随之产生一堆堆的建筑垃圾.我国现有建筑总面积400多亿平方米,以每万平方米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废渣500吨-600吨的标准推算,我国现有建筑面积至少产生了20亿吨建筑废渣.建筑垃圾带来一系列危害,本文就如何对建筑垃圾实行再次利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餐厨垃圾由于其特殊性,具有废物与资源的双重特质。宁波作为全国率先对餐厨垃圾制订处置措施和办法的城市,开创的"宁波模式"为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借鉴,我们由此来展望餐厨垃圾处置的未来。  相似文献   

20.
由“宁波模式”展望餐厨垃圾处置的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餐厨垃圾由于其特殊性,具有废物与资源的双重特质。宁波作为全国率先对餐厨垃圾制订处置措施和办法的城市,开创的"宁波模式"为实现餐厨垃圾资源化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借鉴,我们由此来展望餐厨垃圾处置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