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中国企业税收调查数据和海关企业出口数据,本文考察了出口退税效率对出口的影响,发现出口退税效率提升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出口退税延迟率每降低10个百分点,企业出口平均增长15.3%。本文进一步识别出退税延迟中存在的错配: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受到退税延迟的影响更大,然而,平均而言这些企业的退税延迟率反而越高。因此,在存在财政约束的情况之下,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优化退税分配的方式来促进出口。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调整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年1月1日,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正式生效,本文阐述了出口退税的含义,回顾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历次调整,分析本次调整之前所实施的出口退税制度产生的问题及其原因,介绍了出口退税制度调整的内容以及特点,重点阐述了本次出口退税调整所产生的影响,最后还指出了在实践中新的出口退税制度与新《外贸法》在操作上的矜持之处。  相似文献   

3.
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桂芝 《经济师》2004,(6):32-32
文章通过介绍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 ,阐述了我国目前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及造成原因 ,指出我国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4.
朱艳 《经济论坛》2005,(20):28-29
出口退税是一项国际惯例,一国为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能力,由税务部门将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从而使出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我国自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制度对外贸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03年10月,在出口欠税形势严重、财政压力不断加大情况下,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定》,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新政策的实施必将给新形势下的外贸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早在2000年,近千亿元的出口欠退税问题就已浮出水面,引起关注。当时的总理朱基曾表示,谁要能拿出解决欠退税的方案,就给他颁发中国的“诺贝尔奖”。2003年10月13日,酝酿已久的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在沸沸扬扬的辩论中因国务院的决定而一锤定音。本文阐述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基本原理及发展过程,分析了我国出口退税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此次调整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提出了若干的解决方法。认为针对我国现行出口退税机制中存在的问题,不应频繁变动我国的出口退税政策,而要寻找长期有效的解决途径。完善的出口退税机制是深化我国外贸体制改革和实现中国经济中长期持续增长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红玲 《时代经贸》2011,(2):100-101
文章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造成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提出完善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建议,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出口退税是WTO认可的一种可以合理使用的出口鼓励措施,也是国家支持外贸出口的重要手段,现已成为通行的国际惯例.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自实施以来,经历过多次调整,但现行制度中仍存在着不足,如何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8.
段小红 《当代经济》2009,(18):92-93
近几年以来,国家对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多次调整.这些结构性调整,是国务院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采取的综合措施之一.文章通过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然后通过运用公共政策理论分析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依据、内容和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出口退税政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从国家有关部门获悉,据预测,2003年出口应退税将达到2700亿元左右,按照上年实际退税为基数、增量分担的方案,地方政府应分担出口退税额为360亿元。为了解决出口退税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有关部门提出了“下调出口退税率”和“地方分担”的思路。但是由出口企业所在地政府按比例分担出口退税,将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1郾加剧地方保护主义和国内市场分割。由于增值税贯穿产品生产的所有环节,很少有产品是完全在一个地方完成,这就意味着,出口企业所在地不可能收取出口产品所含的所有增值税,出口产品前阶段很多增值税交给了外地政府。由出口企…  相似文献   

10.
2004年以来,我国对出口退税政策做了一系列的调整,优化我国出口产业的结构,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具体到某一行业,还是"一刀切",不利于我国出口企业的产业升级。本文分析了出口退税政策,结合纺织业出口企业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细化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以促进我国出口企业结构优化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出口退税是一项国际惯例,一国为增强出口商品的竞争能 力,由税务部门将商品中所含的间接税退还给出口商,从而使出 口商品以不含税价格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我国自1985 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制度对外贸发展起到了积 极的推动作用。2003年10月,在出口欠税形势严重、财政压力不 断加大情况下,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的决 定》,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新 政策的实施必将给新形势下的外贸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日前决定,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 1.为何改革现行出口退税机制。我国从1985年开始实行出口退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的实施,对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动外贸体制改革和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外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月1日实施的出口退税新政策,对我国出口退税政策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加大中央财政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的新机制;推进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整体效益。此次出口退税改革的基本原则是“新账不欠,老账要还;完善机制,共同负担;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新政策实施一年来对出口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刘越娇 《时代经贸》2013,(2):79-79,81
出口退税政策,作为一项财政激励机制已经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的接受和运用,其目的就是鼓励各国出口货物公平竞争。如何有效利用出口退税政策来更好的服务我国经济发晨,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首先对出口退税促进外贸发展的机理进行分析,其次简要说明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现存的一些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出口退税政策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手段,在2007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出台了包括提高出口产品退税率的一系列经济复苏计划,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从出口退税的理论基础入手,回顾了中国出口退税政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对对外贸易的影响,探讨了出口退税率调整对中国外贸行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利用出口退税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我国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下滑再度提高出口退税率作为研究背景,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论证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理论上阐述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与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着相关性,从而为我国运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出口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考虑到了出口贸易的改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张丽 《时代经贸》2010,(18):69-70
本文以我国为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造成的出口下滑再度提高出口退税率作为研究背景,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论证了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理论上阐述了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与我国出口贸易存在着相关性,从而为我国运用出口退税政策调整出口贸易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考虑到了出口贸易的改善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中国历年出口退税政策的演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4年税制改革到2007年年底,中国出口退税政策历经了六次大幅调整。而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又促使中国对已有的出口退税政策连续进行了七次调整。通过整理分析历年调整出口退税税率的原因,从中寻找出口退税与中国国际贸易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从7月1日开始,我国开始实行新的出口退税政策,553项"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2268项容易引起贸易摩擦的商品的出口退税率进一步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至今仍采用1994年确定的按退税企业身份不同采取差别管理的退税方式,人为造成退税企业的矛盾,并导致退税企业、退税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在退税方式选择上出现选择偏好的差异,这也正是当前出口退税效率不高的原因所在。当前紧要任务是全面推行“免、抵、退”和“外贸免税采购”制度等途径,改进出口退税方式,提高出口退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