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等医学院校肩负着创新医学文化、培养医学人才、服务医疗发展的重要使命,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已经成为高等医学教育的迫切需求。以正确处理好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为前提,通过构建全员育人平台、教育教学平台、校园文化平台等全景式的医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平台,达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阐明"以人为本"是科学的教育观和科学的教育发展观;论证了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并结合我国高校的现实,提出"以人为本"育人的关键在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并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核心教育内容;创新育人观念,拓展育人途径,改进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高职院校必须通过人文课程改革,培养出既懂技术会操作的“职业人”,更具有健康人格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人”.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高职人文课程改革应以学生行为素养和校园文化建设为探究点,通过建立以人为本的向善人文教育、以校园文化建设为突破口的特色人文教育、以学生行为素养为导向的实践人文教育,实现“文化育人、人文塑人”.  相似文献   

4.
王忠秀 《魅力中国》2010,(1X):152-152
<正>《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定论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见,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教给学生语文知识,而必须重视人文教育。这是总结了过去应试教育下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而得出的历史经验,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并加强人文教育,强化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挖掘其人文底蕴,创设育人环境,有意识有计划地结合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能力的培养,实施人格教育,引导学生注重文化内涵,追求美好人生,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杏花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为例,阐述了高校青年学生自治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分析了书院社区化育人模式下实现青年学生自治的措施和途径,介绍了以"三自"为核心的杏花书院学生自治委员会运营模式,探讨了青年学生自治管理系统的建立和运营的策略和技巧:要把握尺度,公平公正,以制度约束人;增进信任,人文关怀,以氛围影响人;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以智慧管理人。通过鼓励青年学生多元参与和实践体验,促进青年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人际教学的两点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教学,是注重课堂人与人之间关系(师生、生生)与知识之间的信息交流的教学。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传授知识及知识间的联系,还要展示这些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方法,同时注重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学不再是单一的传授行为,而是集行为教学方法、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在一起的疏导行为,这也是人际教学的实质精神所在。要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要采取合作式教学方法,达到教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基于大学科技园的优势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建设进行研究。笔者以"一个核心"、"两个方向"、"三个维度"、"四个层次"的思路进行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构建完善的"双创"平台,使高校成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从而切实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9.
潘璋荣 《中国西部》2013,(18):86-88
我这里的教育特指对学生的组织纪律、行为习惯、心理健康、思想品德和人格教育等非"知识"性教育。综观我们的教育现实和人类全部的教育历史,我们人类的教师的教育水平和境界大体可以概括为四种境界:训人、治人、育人和化人。  相似文献   

10.
如果利用学校的一切资源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道德品质和学习成绩同样优秀的人,是学校共同的追求的话,那么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就是一个好样本。该校以"文化育人"为理念,以科研兴校,积极探索出了一个成功的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11.
<正>人皆可以为尧舜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成立于2004年,继承了民族英雄王铭章将军兴办的铭章中学的优良传统,成长在中华名校新都一中的摇篮中。学校以"人皆可以为尧舜"为办学理念,以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公平教育、激励教育为主导,以创设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优长教育为办学宗旨,高扬人文旗帜,关爱生命,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智力、个性、创造力全面发展的学习型人才。"教育是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新都一中实验学校优雅大气的育人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温馨的人文关怀,稳定而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每一个学生成功人生的起步,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学生能享受幸福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类信息以量化的形势不断传播,人们也提高了对知识的尊重,逐渐促进了知识付费平台的崛起,"得到"APP在《逻辑思维》运营基础上,看到了知识付费的热潮,整合《逻辑思维》与其他"IP"构成现在的智能移动手机软件,以提供付费内容为主,进行平台经营。本文分析了"得到"APP的主要商业模式,为同类APP或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营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黄洋  施焦 《理论观察》2014,(10):170-171
创建学生工作服务平台,是一项辅导员势在必行的工作,以"粤工程人文艺术"为标题的学生微信公众平台于2014年04月21日正式开通。创建微信服务平台旨在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为学院学生提供学院动态、校园活动、艺术展演、教务信息,分享学习贴士、社会热点等资讯。构建师生学习交流平台的网络平台,传承以汇总学院学生工作热点等内容进行主动推送服务学校精神、建设校园文化、塑造大学形象,构建学生互动式平台,与同学们分享知识、分享快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正能量。开放式的平台可以让更多关注学院发展与建设的学生家长、社会媒体等通过此平台全方位了解。  相似文献   

14.
正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为了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系列根本问题,重庆市第十八中学以"五育融合"为指向,融"跨学科学习、社团建设、研学旅行、生涯规划"等措施为一体,变革育人方式,打通内在联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构建新时代育人体系。让我们一起走进十八中,全面解读该校的育人密码。  相似文献   

15.
人文以人为研究对象,探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整个人类的关系,强调给人性以满足和尊重,是对善和美的追求;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应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客观规律的真理性知识体系.人文与科学的统一融合在于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的社会实践观.主导这个社会的不是虚无缥缈的神,也不是生冷僵硬的科学工具,而是活生生的人.人是人文与科学统一融合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当前,高职院校推进人文素养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教学模式以"专业化知识传授"为中心;缺乏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人文课程学分要求偏低,学生选课缺乏指导;校园缺少人文氛围;人文素养教育的方法比较单调。为了推进人文素养教育,可以从如下途径入手:将人文性教育理念融入高职教育中;坚持人文素养培育的基本原则;充实人文素养教育内容;统合人文素养教育的资源;构建人文素养教育的专业化队伍;完善人文素养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人皆可以为尧舜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实验学校成立于2004年,继承了民族英雄王铭章将军兴办的铭章中学的优良传统,成长在中华名校新都一中的摇篮中。学校以"人皆可以为尧舜"为办学理念,以礼仪教育、感恩教育、公平教育、激励教育为主导,以创设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优长教育为办学宗旨,高扬人文旗帜,关爱生命,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力求让每一位学生都成为智力、个性、创造力全面发展的学习型人才。"教育是为了学生一生的幸福"。新都一中实验学校优雅大气的育人环境,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温  相似文献   

18.
通过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方式可以有效推动驻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只有科学与人文融合才能实现人自身生物性与精神性的统一,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基。新时期西藏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科学与人文融合有利于培养西藏相关急需人才。内地高等教育对科学与人文融合与割裂的教训成为西藏利用“后发优势”的重要借鉴,同时西藏良好的政策优势和科学与人文融合历史传统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实施。科学与人文融合应从进教材和进课堂入手,协调思想政治课与高校其他思想政治工作,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西藏高校必须尊重教育规律,结合西藏实际,吸收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打造思想政治工作的“西藏样板”。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新情况新任务新要求.新时代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就要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坚持知识传授与政治引领、价值引领相结合,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培根铸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全员调动,发挥思政课教师与各专业课教师协同联动作用;将红色基因传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全过程跟进;积极推进"第三课堂"建设,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地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精神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理工科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载体平台和育人素材,为理工科高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提供了突破口、拓展了新路径。文章提出,挖掘科学家精神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元素库,以“价值引领、学业指导、科研实践、能力提升”为主线,将科学家精神有机融入理工科高校的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