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生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从长期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路径来看,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可以弥补因其他要素收益递减而带来经济增长停滞这一局面。如果经济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决定的,那么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家财政政策干预下,以内生增长为动力,逐步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向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投资的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2.
内生增长理论是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一个核心内容。从长期经济增长所依赖的路径来看,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因素,可以弥补因其他要素收益递减而带来经济增长停滞这一局面。如果经济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决定的,那么财政政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将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国家财政政策干预下,以内生增长为动力,逐步形成有利于经济增长的物质资本投资向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等方面投资的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3.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而环境约束下的内生经济增长也成为研究的热点。毫无疑问,长期来看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根据内生化技术进步的方式,本文从直接的价格诱导型,研发诱导型,干中学诱导型三种方式对过国外内生增长模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5.
由于工业化的不断发展,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出现了愈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本文通过建立环境约束下的将经济系统划分为物质生产部门和新技术研发部门的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考察了环境污染、人力资本、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运用稳态增长解来分析它们之间的理论意义以及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金融部门纳入到内生增长理论模型中,描述了金融发展、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作用的内生机制。金融发展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的方式促进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呈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双向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资源型城市和地区有300多个,煤炭资源型城市有60多个。在这些地区,资源长期开发过后,必然会出现资源萎缩甚至枯竭的现象,相应的会带来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从而使这些地区或早或晚都要面临经济转型。这一课题己引起各国政府重视,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在实施转型 相似文献
8.
9.
本文利用产品质量提高模型,构建了内生增长模型,以此来解释因为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进所带来的技术进步而导致的经济增长,并且在具体讨论中引入集约化指数,利用1995-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我国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人力资本等相关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根据获得的结果发现:产品质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确实存在着促进作用,人力资本的增加同样能够促进经济增长,政府投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浅析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的情况下,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依靠低成本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但是,由于中国面临越来越多的贸易摩擦,以及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会逐步削弱,这种传统的增长模式遇到的困难会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需要转变,转为更多依赖于中国自身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以及附加值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纵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进程,无论是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还是近期庞杂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大都将经济作为一个均质的整体来研究,也就是忽略了经济的内在结构。要想解释中国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现实,必需构建适于解释发展中经济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模型,从而为发展中经济的腾飞构建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13.
高山 《商业经济(哈尔滨)》2009,(15):21-22
新经济增长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现象,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进行实证分析.目前.这种实证分析主要沿着两条路线进行:一条是进行国别间的研究,寻找内生增长的证据,另一条是利用一国的长时段数据,进行一国的经济增长研究.从实证分析来看,目前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但是在估计方法,变量调整,数据调整,定性因素的量化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从未来发展趋势看,新经济增长理论将沿着两个方向进行:一方面是沿着非线性动态模型路线进行,以更为复杂的数学模型来模拟现实经济世界,另一方面是用计量经济学手段,进行实证检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巴罗通过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证实了财政政策变量能够为静态经济增长提供保障机制。通过引入非扭曲性税收,扩展了贝罗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探讨财政支出政策和税收政策同时作用下经济增长率的变化方向及其政策含义,并提出我国经济保持长期稳定增长应选择的财政政策。 相似文献
16.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也使城市的发展直接受制于自然资源的约束和影响,因此必须着力推进资源型城市的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模式创新,以实现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蒋随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3,(6X):156-159
要激活、增强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一方面要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源泉,这对经济增长有直接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调整要由单纯的生产领域向系统的制度安排转变;另一方面就是制度创新,当然对中国来说,这是更困难也是更有意义的。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内生动力,制度创新是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发力点。政府要做的就是需要培育经济内生的增长动力,这是中国经济真正健康而持续成长的最高效的引擎。就此而论,制度创新指向是明确的:要依据环境和资源两条主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