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东省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是山东2012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对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山东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根本制约因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加快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终极出路。  相似文献   

2.
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后,我国就进入全面小康建设的快车道。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以及现实差距,我国民族地区虽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仍然有许多困境阻碍着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文章以宁夏永宁县闽宁镇为例,通过对闽宁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研究,认为应从精准扶贫、"造血"扶贫、加强文化教育等方面加快民族地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商》2015,(49)
未来十年的国家发展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家建设的总体布局中坚持五大建设的五位一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否稳步前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成功的关键。本文主要就从社会建设的提出与定位,社会建设和改革的主要内容,社会建设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建设和改革的规律探索这四个方面来浅析我国的社会建设和改革。  相似文献   

4.
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十八大提出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应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的民生诉求,应从实现社会公平、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主体多元化、长效机制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民生,进而推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对于地处太行山腹地的贫困地区阜平县来说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切实解决农村的贫困落后状态,提高农民收入,扶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对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社会矛盾凸显的一个时期。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处理社会管理问题必须坚持法治。文章论述了法治政府建设下依法治国与社会管理的关系及其面临的困境,指出要在全社会崇尚法治,让法治真正成为一种信仰。  相似文献   

7.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现阶段中国人民最伟大的"中国梦"。本文依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论述、新要求,结合对江西省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长期观测,以江西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报告中的六大指标为切入点,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六个方面为江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同时分析了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因素,如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人口老龄化、社会矛盾、中等收入陷阱等。因此,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政治、文化、社会体制改革,建设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
城乡差距及其二元财政成因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傅道忠 《财贸研究》2004,15(2):59-63
我国城乡差距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长期推行城乡有别的二元财政政策和制度有关。歧视性农业财税政策的客观存在 ,给我国城乡的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带来了极为消极的影响 ,并使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固定化。必须按照公平原则的要求对现行财政政策进行调整 ,使之向一元财政转化 ,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差距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15日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次大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出了全面部署。这一宏伟目标和全面部署,是鼓舞人心、摧人奋进  相似文献   

11.
刘洪慧 《商场现代化》2008,(16):298-299
我国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原因主要有:城乡产业特性因素、社会经济政策因素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城乡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合理解决,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淑琪 《商》2014,(9):261-261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中国要努力建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全面小康社会。公民道德建设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本身就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因而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力保障。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13.
李文 《WTO经济导刊》2012,(12):78-79
刚刚胜利闭幕的党的十八大为全国人民勾画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和美好前景,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进行了战略部署,对小康社会目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4.
王立平 《商》2013,(17):415-417
党的十八大系统阐述了五年成绩和十年经验,提出了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决策和部署。我们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这一重要精神。本文从四个部分展开对于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论述:第一部分探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含义。第二部分揭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伟大意义:1.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3.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4.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第三部分则分别从教育、就业、居民收入、社保、健康和社会管理六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主要内容。第四部分强调的是,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的四个重要关系:1.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2.加大政府投入和推进制度创新的关系;3.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关系;4.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古代小康到邓小平的“小康社会”,再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体现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发展理论的不断深化。小康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一个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科学论断是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新贡献,是对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升华,是社会主义结社规律认识的新拓展,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16.
2013年6月6日,作为中欧双方在企业社会责任领域专业、务实的交流平台和沟通渠道,由《WTO经济导刊》、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GTZ)、对外贸易协会(FTA)—倡议商界遵守社会责任组织(BSCI)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在北京召开。作为上届论坛的进一步延续和深化,本届论坛围绕着"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专题展开,通过分享企业在中西部二三线城市履行社会责任的优秀实践,就如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展开了深入研讨和集中分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其中就包含对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要  相似文献   

17.
《商》2015,(5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以来一直强调的执政目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常态背景下,我们必须要立足国情,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是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瓶颈问题。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侯秀娟 《品牌》2013,(6):10+12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特别强调了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作用。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及其所属哲学社会科学社会团体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意识形态领域一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生力军。我们要充分发挥"联"的优势,提供咨询决策服务;发挥"智"的优势,提供宣传普及服务;发挥"才"的优势,提供思想库智囊团服务,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积极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9.
刘哲  柯荫宇  陈枳  李忠维 《商》2014,(52):48-4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居民的老龄化程度一直高于城镇.“未富先老”的情况在农村更甚,这使得农村居民养老面临巨大难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对缓解农村的老龄化压力,改善农民的心理预期,提高农村地区居民的消费水平,推动农村减贫和缩小城乡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一个重要表现,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抓住机遇,加快城镇化建设,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西部民族地区的"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发展新跨越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分析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现状、特征、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和任务,提出了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