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信用评级行业是我国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具体指出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着信用评级机构数量多、规模小、业务范围狭窄,评级结果的社会影响力较小,核心竞争力不足,信用评级业缺乏独立性和有效的监管体系等问题;并提出发展我国信用评级业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有效监管体系、完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和评级标准、增强信用评级意识、培养专业评级人才的对策,以此促进行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的大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和普遍的信用缺失问题成了困扰和束缚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我国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而会计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的大背景下,社会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和普遍的信用缺失问题成了困扰和束缚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为我国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迫切的工作。而会计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的基础。一、会计信用体系建设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经济活动存在与扩大的前提和基础。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高级形态市场经济由无序到有序的发…  相似文献   

4.
王晴 《中国物价》2005,(3):46-4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化的信用经济,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关系,是其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以建立信用担保体系为切入点,营造有利于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和信用环境,对于最终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日本、美国、欧洲等一些国家很早就开展了信用担保业务,积累了一定经验,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对发展和壮大我国的信用担保业务,  相似文献   

5.
武彦坤  武安华  任伟 《中国物价》2013,(11):60-62,66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现代社会交易的各项活动,其本质也是信用交易。在目前国内外形势下,我国证券市场无论是在诚信度、合规度还是践约度都存在众多问题。因此,通过对该题目的研究,比较国际证券市场信用监管体系的发展与演变,以及债务危机下境外监管存在的政策、制度、体系方面的缺陷和做出的改进措施,结合我国证券市场信用监管实践与特点,提出健全市场监管体系的必要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闵远光 《商业研究》2004,(18):108-113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是市场经济的内在秩序,能够促进生产、投资和消费,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调控宏观经济,保障经济的正常运行。我国信用体系的建设严重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造成经济关系扭曲,社会交易成本增加,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进一步协调发展的“瓶颈”。构建完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创造一种适应并规范信用交易发展的市场环境,规范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的信用关系,有效约束信用行为,以提供经济发展的信用保障,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郑彦  陈玉菡 《市场论坛》2013,(1):85-86,89
信用资源匮乏、信用缺失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以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为借鉴,探讨了我国消费信用体系的建设思路。我国应加快信用法制建设、明确信用监管主体、鼓励信用中介发展和加强诚信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8.
诚实守信是中国社会经济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点所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主要问题之一是由于信用体系制度缺位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所以,我们迫切需要构建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建设是处在初期阶段。县域信用体系是中央和省市信用体系的最基础载体,也是规范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针对县域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文简要的提出县域信用体系的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9.
信用缺失已成为阻碍我国市场经济顺利发展的重大障碍。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不仅需要强化诚信观念,加强道德建设,界定产权关系,更重要的是需要从法制建设入手,建立适用于信用监督和失信惩罚的长期、稳定的市场监管法律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完善有效的信用服务机制,推进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从而更加有力地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余岌 《价格月刊》2008,(6):94-96
社会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又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和核心,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分析了我国信用缺失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就如何构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一、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 信用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信用经济是一种以信用为前提的经济形态,是市场经济的高级形态,市场经济由无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就是信用经济的形成过程。目前中国经济已基本上步入市场经济的轨道,特别是加入WTO后,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市场化程度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但是我国的信用经济还没有最终形成。因为信用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具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而我国的信用体系还没有建成。国际经验表明,如果没有完善的信用体系,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就不可能由无序的市场经济发展到有序的信用经济。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是我国目前发展信用经济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于春梅 《商场现代化》2007,(11):368-369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因此,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黑龙江省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需要,我们需要从社会规范体系、信用制度体系、信用中介体系、信用教育体系、政府信用和个人信用等方面不断地完善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个人信用体系模式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对发展我国市场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信用基础缺失是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极不利于我国消费经济的顺利实施。因此,构建个人信用体系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具重要意义。西方国家个人信用体系的构建有三种模式:完全由政府或中央银行操作模式,完全由市场操作模式,会员制模式。借鉴西方国家个人信用体系构建先进经验,本文认为,适合中国个人信用体系构建的模式应该是: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模式,即采取以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主导,以股份制资信公司为支撑,以现有信用中介公司为主体,以地区会员制为框架的全国个人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4.
建立和完善我国信用体系是适应全球一体化的需要,是我国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的必备条件,信用是市场经济赖以生存发展的制度基础。目前我国尚未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机制,信用意识淡薄,很多企业面临信用危机,笔者就如何加强和完善企业信用管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尽管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已取得显著进展,却一直没有建立起符合市场规范的社会信用体系。社会信用缺失作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目前经济乃至社会整体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本文重点分析信用缺失的现状及原因。  相似文献   

16.
建设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解决纳税信用的缺失问题、建立完善的个人纳税信用体系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人信用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信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经济人信用体系,对于保证各种社会信用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建忠 《商场现代化》2006,(11):183-18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暴露出了不少存在的问题,尤其是社会信用的缺失状况日益严峻,对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迫在眉睫,文章就社会信用缺失的原因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浅析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对外开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社会信用体系逐步建立并稳步推进,许多部门和地方政府采取了实质性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如果全面、客观地加以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当前的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要求之间仍存在着较大差距,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就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做一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国外信用制度 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薇 《市场论坛》2005,(1):61-63
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在我国的逐步建市与发展,信用成为市场经济的基石。而近年来我国信用问题在发展中不断出观,说明我国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与紧迫。于是,借鉴外国先进的信用制度体系与经验。对建立适合我国的信用制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