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董雯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118-119
从分析日元国际化进程入手,总结日元国际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要吸收日本的经验,包括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推动本币在成为贸易结算中的计价货币。同时,日本在日元国际化中所遇到的挫折也对人民币国际化起步有着深刻的启示。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要关注国际经济环境,抓住机遇,改革国内金融体制,积极参与到国际金融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董雯 《中国商办工业》2009,(19):118-119
从分析日元国际化进程入手,总结日元国际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要吸收日本的经验,包括发展离岸金融市场,推动本币在成为贸易结算中的计价货币。同时,日本在日元国际化中所遇到的挫折也对人民币国际化起步有着深刻的启示。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要关注国际经济环境,抓住机遇,改革国内金融体制,积极参与到国际金融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从国际货币的货币职能视角审视日元的国际化进程,可以看到:日元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陷入“去美元化”困境;在国际投资领域,形成了对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货币的依赖;在国际储备层面,日元汇率的无方向性,使日元丧失了他国对其作为储备货币的信心。日本央行对于处理资产泡沫与通胀温和之间货币政策的摇摆不定,最终导致了日本经济“失去的10年”,也就此丧失了日元进一步国际化的黄金机遇。同在东亚崛起的国家,中国与日本在货币崛起阶段有着深刻的经济体量、经济结构、地缘政治、文化根基、外部环境等的相似性,和经济结构、战略视野等的不同之处。鉴于人民币与日元国际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相同历史发展阶段的高度可比性,日元国际化的进程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之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稳健的汇率、人民币区域化流通、逐渐完善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都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而国际货币体系弊端凸显也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机遇。日元国际化经过了三个阶段,我国应该吸取日本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供良好的平台。  相似文献   

5.
美元成为世界货币主要是依赖全球性汇率制度安排,即布雷顿森林体系;欧元成为世界货币是欧盟各国让渡货币主权而进行的区域性制度安排的结果;日元国际化是政府主导、政策大力推动下完成的.通过回溯与总结世界主要货币的国际化历程,为我国人民币国际化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截至2015年3季度,日元占全世界货币储备总量的3.77%,是第四大国际储备货币,其在全球贸易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本文旨在介绍现代日元的发展历史、日本现行的货币政策和一些对量化宽松政策的担忧。  相似文献   

7.
联合日本搞亚元,只有我们吃亏。 短期来说,日元是国际货币,日元将成为亚元主导,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进程将因此极大推后。  相似文献   

8.
吴黎明 《商》2013,(21):96-96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币国际化日益成为经济界关注的主要课题。日元作为亚洲最早实现国际化的货币,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人民币国际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比较美元和欧元,日元国际化的路径选择和人民币有着非常相似之处。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学习日元国际化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每一步都要谨小慎微,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9.
许坤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2,(11):64-68+210
2022年,美联储为应对国内高企通胀问题迅速加息,全球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普遍贬值。在本轮强美元周期中,日元贬值幅度相对较大,日元实际币值甚至下跌至半个世纪以来的低点,日本银行甚至不得不在外汇市场进行非透明性干预打击日元投机。在市场经济环境中,货币币值有升有贬属于经济周期运行的重要内容,但也需要充分认识国际资本流动对新兴经济体的双重作用,政府在市场出现无序调整时可发挥重要补充作用,保持适当规模的外汇储备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是稳定本币币值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王芬 《商场现代化》2008,(2):362-363
由于国家利益的驱动,区域货币合作中也会面临货币竞争,东亚地区的人民币与日元之争不可避免。人民币在发展潜力、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以及区域内的贸易地位上具有优势,而日元在现有的经济规模、货币国际化程度及金融市场的建设上优势明显。总体上,目前并未有货币占据绝对的竞争优势,人民币有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11.
日本在东亚货币合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日元汇率的稳定与否关乎这一进程能否顺利和深入。日元一直在世界经济中扮演弱币角色, 波动是其常态。本文分析了日元波动的深层次原因, 并据此探讨了其在三个层面上对于东亚货币合作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货币体系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元、德国马克、日元三足鼎立之势日渐明朗。尽管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仍然占居主导地位,但多元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其中,德国马克和日元都在国际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德国政府为了进一步实现德国马克的国际化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体现出不稳定的特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面临着新的机遇。本文通过分析主体货币的国际化历史进程总结了值得人民币在国际化进程中借鉴的经验,并针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的现状,向货币当局提出了有利于推进国际化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红莲 《商业时代》2011,(24):51-52
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美元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欧元、日元面临维持其地位的巨大压力,其他货币目前都难以担当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货币,这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广阔的空间。本文从国际货币的职能出发,指出国际货币体系需要多极化来维持平衡发展,并以国际货币的职能为标准来讨论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郑磊 《中国市场》2012,(11):8-16
本文从国际货币历史演进的角度分别讨论了英镑、美元、日元、马克、欧元等国际主要流通货币的国际化路径,分析了强势货币的必要条件,并提出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将从一元化转变为若干区域性货币共存,并最终向超主权货币的方向演变。对人民币国际化,本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一国货币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被用来衡量一国政治和经济的国际地位。对应于现行以美元为主导,欧元、日元和英镑次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美国、欧洲、日本和英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上的强大影响力。中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0年更是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全球最大的出口贸易国,却仍然使用他国货币作为主要的贸易计价结算货币,这与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很不相称。人民币国际化对于巩固和提升中国政治经济的国际地位起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深入分析黄金储备在美欧日货币国际化中的作用,认为美国政府所持有的巨额黄金储备是美元长期维持储备货币和国际结算地位的重要基础。与此同时,欧元区国家的黄金储备是欧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因素;相反,日元由于黄金储备比例较低,使得日元国际化程度较低。通过美欧日货币国际化经验,对比我国目前黄金储备水平,本文认为,我国应把增加黄金储备作为战略决策,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从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来看,未来多元竞争国际货币格局将成为现实选择,国际金融监管将得到加强,双边和多边的区域货币合作将深入发展。从需求、规模、流动性、稳定性四个维度来综合判断,到2020年,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将超过英镑和日元,形成以美元为核心,欧元为关键挑战者,人民币、日元和英镑外围竞争的国际货币竞争格局。到2030年,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将达到欧元水平,将形成美元为核心、欧元和人民币为关键挑战者,日元和英镑外围竞争的国际货币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19.
《商》2016,(10)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08年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的强硬引起世人关注,同时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攀升,使人民币国际化成为话题,我们知道日元和马克都曾实现国际化,而货币国际化的过程往往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果处理得不好,甚至会对一国经济造成难以想象的灾难。本文对人民币实现国际化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我们知道人民币实现国际化是必然的,但是一定不能操之过急,应该向德国学习,谨慎稳步的实现货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20.
对外直接投资是推动货币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利用1998~2016年日本与东道国的双边数据,结合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日本OFDI对日元国际化的影响。结果发现,日本企业"走出去"对日元国际地位提升具有直接而积极的影响,但其空间溢出效应不明显。由此可知,在推进货币国际化过程中,持续的对外直接投资具有必要性;同时,应集中关注母国OFDI的行为本身及其全球投资分布对本国货币国际化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