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水游记发展到北宋,因与北宋文人博学多思的特点相结合而呈现出新的面貌,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北宋的山水游记较之于唐代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刘吉尧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5(9):151-152,157
文章结合具体电视节目形态进行分析,将当前电视审美取向概括为"审美泛化"、"审美消费化",并分析了二者产生的社会影响,从电视媒体对电视审美的把握切入,着力于电视审美"为提升人的素质服务"这一论点,提出当今电视审美应向审美异化和审美内涵化相结合的新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3.
汪祎  余萍 《黑河学刊》2008,(6):55-56
审美领悟是审美主体对客体进行直接、整体的领会。被观照的审美客体首先应具有让人感悟的空间,并有能超越客体感性的人生哲理,审美主体随之进行有迁想的审美想象,再经过顿悟的过程达到妙得,从而在深层次领悟审美客体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康岚 《魅力中国》2011,(9):174-174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完善人的伦理结构,而审美教育有利于人的伦理结构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佛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过程,而这个中国化的过程又是佛教一步步被社会化的过程。在宋代,士大夫们参禅学佛,非常兴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士大夫禅学。从士大夫禅学的发展及特征可以看出,宋代佛教在唐代佛教发展的基础上,朝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向社会各阶层传播,引导人们实现心灵超越与社会参与的统一,从而陶冶了个体和群体的审美观念,丰富了儒道的理性思维;同时,也在与儒道的融摄互补中,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理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学发展史上关于美与审美观的经典见解,分析了美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认为就艺术创作而言,作品之荚用马克思的实践论观点来理解更合理,美必须以事物的自然属性作为物质基础。美必须依赖于人类社会而存在。  相似文献   

7.
凌云 《老区建设》2009,(18):53-54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探讨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审美教育,即通过创造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讲读课文、写作及语文课外活动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集体经济》2013,(29):53-53
春秋时期的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曾参有句名言:“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这名话道出了用人的三个层次与结果.在今天仍然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10.
魏荣 《改革与开放》2011,(6):193-194
随着社会经济及文化市场化的发展,店名作为一种现实用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日益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面貌。命名者在选词用语上,越来越别出心裁,匠心独用,力求使自己的店名有新鲜感、吸引力和时代感。并出现出求大、求吉、求雅、求贵、求奇、求新、求洋等取向。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浅析审美教育的内容背景下,结合当前高校辅导员建设的定位与职责,针对目前大学生审美教育缺失的现象,探讨了大学审美教育的重大意义和有效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2.
刘慧 《魅力中国》2010,(34):147-147
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培养,马克思说过:“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音乐欣赏从欣赏方式到心理过程都有自己的特点,甚至对不同体裁音乐的欣赏也会有较大差异。本文主要介绍的是音乐欣赏中三种主动型审美方式。即:剧场音乐欣赏、音乐欣赏讲座、通过电声传媒进行音乐欣赏。  相似文献   

13.
舒仁辉 《杭州研究》2010,(2):181-184
范仲淹之所以能够达到如此崇高的人格境界,是和他所处的北宋士风环境、他的成长经历、为官经历,以及持之以恒地坚持儒学理念、强化自身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从北宋前期的士风环境入手,对范仲淹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人格精神进行研究,阐述了范仲淹的历史贡献和对士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作为北宋的都城,东京的城市规模与地方州县不是一个量级,其自身发展也存在着独特现象,呈现出中国古代城市发展进程中的另一种发展模式。北宋东京人口密度呈现出圈层式的分布特征,其内城的人口密度远远高于外城,症结在于各种城市功能的高度集中。东京内城不仅体现都城的行政功能,还附载着经济、军事、宗教、居住等其他配套功能,造成内城空间用地极其紧张,并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都人的生活空间局促,生活成本高昂,舒适度受到影响,存在消防治安、环境污染、卫生疾疫等隐患。为了在有限空间里来承载更多的城市功能,北宋东京更加注重对城市空间的优化利用,通过空间的借用、延展及功能的多元化等方式充分挖掘城市空间的容纳效力,提高了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私宅改为客邸也盘活了有限的房屋资源,缓解了城内的居住压力。对于东京来说,与其说是城郊都市化,毋宁说是另一种内聚式的发展模式,通过各种方式充分提高城内空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5.
数字媒体时代企业网络已从cl到IcI阶段。数据营销,透过网络树立企业形象,已是满足顾客需求,完成企业服务,增加企业效益的重要手段,所以研究企业网络形象的审美特征,用美学方法和手段赢得顾客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北宋中央政府对动物资源采取了一定的保护措施, 颁布保护动物的诏令、 要求地方政府粉壁诏书、对牲畜疫病进行积极的防治等. 采取这些保护动物的措施, 不仅是因为文化以及认识水平提高的影响, 更是因为这些措施有着很深刻的政治蕴意, 这些措施对于动物保护促进社会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梁盼 《新财经》2012,(10):102-103
王安石在神宗皇帝的支持之下,通过经济改革,同时增加国民和中央政府两方面的收入,从而推动人事和军事上的改革,达到富民强国的目的。北宋中期,宋代的社会经济问题集体总爆发,财政入不敷出,国防开支逐年猛增,贫富差距加大,基尼系数过高,社会矛盾和冲突犹如火药桶,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18.
旅游作为一种现代人释放心理压力、缓解情绪紧张、回归自然和谐的生活境界的方式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的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方面,成为现代人生命存在的有机组成部分.文章从探讨人的需要出发,挖掘出旅游的审美意境与审美情趣,揭示认识旅游本质,可以挖掘出现代旅游活动更深层次上的意义,对于旅游活动的健康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北宋中期苏州农民的公私田租负担、日常粮食消费,进而以现金收入为标准衡量了其生活水平。苏州农民的粮食消费水准较全国为高,公私田租在“拖欠”的策略下,实际负担程度并不高。用以粮价折算的现金来比较,苏州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北宋中期是比较高的。也正是在此时期,苏州才真正成为了“东南大州”。  相似文献   

20.
郭海洋 《新西部(上)》2009,(11):136-136,135
当前,电视审美取向可概括为"审美泛化"、"审美消费化"。在坚持电视审美"为提升人的素质"这个方向不能变的理念下,今后,电视审美应向审美异化和审美内涵化相结合的新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