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旧经济体制下过多的行政干预导致国有企业对国有银行的过分依赖,金融体制漏洞过多等外部原因;也有银行自身经营过程中由于内部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等内部因素所致。一、国有商业银行形成不良资产的外部根源(一)体制弊病、  相似文献   

2.
中央提出三年脱困的战略目标 ,特别是有关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 ,为国有企业扭亏脱困提供了良好时机。作为内部审计部门在帮助亏损企业加强管理 ,改善经营 ,减亏扭亏等是大有作为的。一、开展亏损审计是帮助企业减亏扭亏的有效手段目前 ,相当一部分企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经营机制不活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债务和社会负担沉重 ,现有人员过多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 ,有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技术因素等 ,但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严、管理松散是最主要的原因。有的亏损企业管理松弛 ,无章可循 ,有章不循 ,…  相似文献   

3.
目前在考虑是否提高利率时,主要应关注信贷货币增长率、投资增长率和资产价格泡沫等内部因素,而不需要过多关注美国利率等外部因素  相似文献   

4.
主要论述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主体、具体活动的控制范围界定、构建原则三个问题。我国政府部门内部控制的主体从当前来看主要是财政部门与审计部门,其中财政部门是设计主体,审计部门发挥评价主体作用。内部控制受到政府部门内部行政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应集中于经济业务活动,而不过多涉及行政业务活动,应体现服务导向、公平效率、合法合规等原则。  相似文献   

5.
张渺 《中国外资》2007,(10):37-37
<正>法律风险风险:立法体系:外资立法的层次过多,立法权限不明,外商经常感到中国法律模糊多变。立法体系:实践中以行政手段,如非公开的内部文件、行政指示、内部通知、批文等来代替法律对外资进行监管,缺乏应有的高度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6.
中国流动性过多与外汇储备累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流动性的界定以及流动性过多原因分析为起点,试图探究并论证我国流动性过多与外汇储备过度累计两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通过2000~2007年时间序列数据的经验研究表明,中国流动性过多与外汇储备累积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此,要解决流动性过多问题,短期而言要缓解外汇储备过度累积,长期而言,要在外汇储备管理体制、人民币汇率制度、外汇市场交易体系等方面进行体制改革,从根本上切断外汇储备与货币供应之间的被动联系。  相似文献   

7.
内部审计职能被弱化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内审职能在很多单位存在被削弱的趋势,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既有单位内部原因,也有内审体制方面的原因,还有内审人员自身原因。本文拟从内部审计职能受影响的表现形式及原因等方面深入讨论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和应对策略。内部审计作为单位内部的经济监督机构,  相似文献   

8.
王光宇 《银行家》2007,(5):58-61
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与外资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经过一系列改革和发展,目前在营业网点和市场占有、客户基础和保障、政府的支持等方面具备优势,但同时也面临冗员过多、不良资产比例仍居高不下、金融创新和盈利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期,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财政监督局针对当前过多、过于臃肿的财政财务往来款项进行了一次集中清理“瘦身”行动。财政财务往来款项是指财政部门内部、财政部门和单位之间、单位和个人之间由于暂收、暂付或临时借用.等原因形成的一种资金活动。通常来说,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如果不及时控制清理,则会逃避监督,影响财政资金的效益,甚至会造成违法违规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前,已有理论对业务外包的研究多局限于如何利用外部资源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过多强调外部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而对企业自身因素,尤其内部控制对外包发展的影响未引起足够重视.随着企业外包的不断扩大而内部控制的相对滞后阻碍了的发展,使得业务外包内部控制研究的重要性逐渐显现.本文通过对企业外包基本理论、企业外包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建立与完善等方面来探讨业务外包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并提出了某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的金融监管工作存在职责过多、层次过细、重点不突出等问题,这是造成监管工作效率低、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于企业集团来说,企业资金规模大、管理层级多,这是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体现,但在企业关注规模扩张、利润增长的同时,不能忽视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新挑战,包括层级过多带来的风险大、效率低下、资金管理模式不匹配、内部控制管理跟不上等,亟待企业集团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文章从优化企业集团资金配置、提高模式匹配度、完善内部控制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商业银行发生内部控制缺陷的原因大致包括内部控制设计和内部控制执行两个层面。内部控制设计如制度、机制、系统功能等对于基层商业银行而言略显遥远,更多表现的是内部控制执行层面问题。深究基层商业银行过去发生的案件和风险事项,制度和系统缺陷等根源性原因似乎远水解不了近渴,政策理解偏差、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等主观问题成了诱发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内控风险的主因。  相似文献   

14.
企业财务危机成因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财务危机具有积累性、再现性、突发性、损失性等特征。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不健全是产生财务危机的内部基础原因。主营业务萎缩、成本上升、重大投资失败、过度负债、大股东占用资金以及不当担保等,是产生财务危机的内部具体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2010年河北省35家上市公司的年报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河北省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参差不齐,其主要原因是上市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部分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乏足够重视,内部控制评价依据缺乏统一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达不到相关部门的要求等。基于这些原因,文章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大多产出规模小、资金薄弱、资本构成低,内部控制系统不够健全,财务、生产管理混乱等问题较为突出。同时,中小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上的先天不足以及组织架构和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内部控制成为中小企业管理的盲点。本文旨在剖析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以此提出相应改进措施,以期为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夏天 《中国外资》2010,(6):138-139
本文力图梳理出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思维轨迹,并指明公司治理的研究方向。代理理论将研究的注意力过多吸引到企业的内部,然而企业总处于特定市场和法律环境之中.内部契约必定受到外部市场和法律环境的影响。公司治理的视角不应放在企业内部契约本身,而应转向市场以及法律这个整体环境。  相似文献   

18.
原因:外部有阻力,内部有障碍,金融法规实施难一、行政干预过多。长期以来,受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使得一些政府部门为了加快当地经济发展,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银行的正常经营活动屡见不鲜。如采用"现场办公"、"拍板点贷"、"摊派分贷"等方式迫使银行发放贷款;如政府定项目由银行出票子,税收完不成任务由银行放款代缴,清理"三角债"让银行垫付清欠资金,企业面临停产要求银行发放"安定团结贷款"等。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逾、催"贷款居高不下。这种政府行为不消除,商业银行经营效益就不可能得以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19.
《会计师》2013,(4)
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具有内生性、广泛性和难以量化等特征。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为操作风险的管理提供了基础。纵观操作风险的产生原因,内部控制意识淡薄、风险管理文化相对缺失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内部控制的视角分析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防范操作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玲  范美华 《会计师》2013,(2X):9-11
操作风险作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具有内生性、广泛性和难以量化等特征。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为操作风险的管理提供了基础。纵观操作风险的产生原因,内部控制意识淡薄、风险管理文化相对缺失等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在阐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特征的基础上,基于内部控制的视角分析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存在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建设,防范操作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