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当前,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资金运营的主要矛盾表现为大量富余资金的产生与农村信用社狭小信贷市场之间的不平衡性,并已成为制约农村信用社经营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我国加入WTO后,作为农村信用社信贷市场主体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必然要受到世界农产品的直接冲击,“谷贱伤农”极有可能给本来已经比较脆弱的农村信用社信贷市场造成新的压力。因此,如何利用现有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富余资金作用,积极拓展农村信用社新的生存发展空间,成为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重点探讨解决的难点问题。一、历史与现实因素是造成资金…  相似文献   

2.
1996年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在明确市场定位、规范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各项业务有了迅猛的发展。存款余额大幅攀升,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同时,农村信用社的资金使用率低的状况也越来越引起人们关注。农村信用社的资金闲置状况存在的主要原因:一是信贷品种单一,社会信用不足,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出现相对富余;二是管理体制不到位,调剂渠道不通畅,农村信用社真正闲置的资金不能得到合理运用。针对这两种情况,应从提高资金利用率着手,区别对待,加以解决。(一)积极开发…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中西部农村信用社由于受自身经营环境、服务对象、性质及历史客观等原因的影响,一直未能摆脱经营亏损的被动局面。大量资金的闲置和未充分运用使本来就经营困难的农村信用社更是“雪上加霜”。据对山西省某农村信用社的调查:到2001年5月底,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83857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59608万元,贷存比例为56.23%,剔除缴存央行存款准备金和留足备付金后,闲置资金还高达7.6亿元。上年该市的存款平均付息率为3.06%,上存央行准备金利率为2.01%,利率倒挂0.99%,仅以此计算…  相似文献   

4.
当前,富余资金问题不仅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信用社存在,而且在一些欠发达地区甚至贫困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能合法、合理、有效地为富余资金找到出路,已影响到了农村信用社的经营成果和快速发展,成为农村信用社上下关注解决的焦点问题之一。综观富余资金的产生背景,有其较为复杂的历史和现实原因,而要解决这一涉及面比较大的问题,应根据各地农村信用社的资金运营现状,着眼信贷市场的主体环境,以提高资金综合利用率和盈利水平为主攻目标,创新经营思路,拓展市场空间,深入分析,因地制宜,在经营层次上抓紧形成市场开发新共识…  相似文献   

5.
当然,现阶段与国家农副业部门所属农业企业相比较,上述农副业经济处于多方面的不平衡经济环境之中,这就出现了亏损。以我们的见解,每个农副业应根据具体的财政环境在利用农副业和利用主管企业的主要生产活动所获得的资金之间确定一条不固定的界限,以偿还为建设和发展这些农副业部门借的长期贷款,配合银行确定偿还贷款的期限为以上目的,应完全依靠农副业的生产活动所创的利润进行偿还。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贷资金的运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十年赢得了中国农村的空前繁荣。但是,以1985年粮食大幅度减产为标志,农村经济迅速增长的势头已经减弱。理论界对当前农村经济形势和今后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种种不同的判断,我认为,对我国农业问题和今后形势判断产生不同的看法是由于各自在分析过程中采用的理论框架的着眼的角度不同。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的种种现实告诉我们:我国农业已经  相似文献   

7.
8.
济源市承留信用社北石分社根据市联社“立足支农,严格管理、改革创新、促进发展”,推动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的指示精神,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方有效措施,为圆满完成各项指标任务打下了良好基础。他们在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方面,一是存贷结合,农、信共同发展。二是严格管理农户贷款,避免造成新的信贷资金沉淀。三是加大力度清收不良贷款。  相似文献   

9.
小额信贷在农村信贷市场中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对扶贫社小额信贷项目的农户抽样调查数据基础之上。样本数据显示:大多数农户从信贷市场上获得了资金,但存在着借贷规模、结构和用途上的差异;信贷供给由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构成,非正规渠道借贷主要用于非生产性用途,而小额信贷主要满足农户的生产需要;所调查的当地农村信贷市场的基本特征是非正规性和非生产性;小额信贷成为当地农户的又一种制度性信贷供给,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乃至正规金融有替代和补充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信贷分配的不平等程度,可以判断:小额信贷具有改善农户信贷分配不平等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地处城区的大连市甘井子区农村信用联社,2003年开始实施以效益为核心,“向流动银行要规模,向新增功能要市场,向资产管理要质量,向综合经营要效益”的三年发展战略,开发新的业务品牌,创新服务功能,初步建成了以优良中小客户为主体的市场客户体系;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存款增长主要靠“拉”、贷款发放主要靠“捡”、结算主要靠“转”的状况;实现了存款的高速增长、贷款结构的整体优化和效益的“翻番”。截至2003年末,各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经济疲软的情况下,我国经济仍高速发展。但也应当看到,在金融方面还有不少问题,诸如资金运用问题、外汇储备问题。  相似文献   

12.
周静 《农业经济》1996,(5):48-48,F003
“农业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目立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辽宁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使对农业投入的总量不断增加。从信贷投入来看,全省信贷对农业资金投入无论是当年累放额还是年末余额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成为我省农业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到1993年末全省农行和信用社农业贷款累放额,年末贷款余额分别较1978年增长了13.5倍和27.1倍;“八五”前四年农行、信用社对农业贷款累计增加额达65.6亿元,分别是“六五”、“七五”时期农业贷款增加额的1.71倍和1.18倍;辽宁省百元产值占用行社农业贷款年末余额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农村资金的商品化张兵龙长期以来,与我国农村产品经济相适应的农村信贷资金配给制,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资金非商品化的弊端日益显露。改革农村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实现资金商品化,是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的当务之急。一我国农村资金非商品化的主要表...  相似文献   

14.
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是信贷配给产生的根本原因.农村信贷市场的信贷配给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信贷配给既有农村经济组织自身的原因,也与农村金融体制及金融风险补偿机制缺失有关,垄断性的农村金融市场结构更加剧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产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信贷配给程度.系统分析农村信贷配给的根源、性质有助于深化农村金融体系改革及农村金融政策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农村信用社储蓄存款平均以9.3%速度持续、稳步增长,这种趋势对城郊农村信用社来说是喜中有忧。一方面是壮大了信用社可用资金力量,另一方面是吸收储蓄存款成本率与发放贷款利率倒挂。在一些资金富裕的信用社面临着资金运用率低,经营亏损问题。因此建议:一、中央银行应给信用社以真正的资金运用自主权。当前,加强对信用社资金的管理十分必要,但应与国家商业银行加以区别。在资金运用总体规模上,应始终坚持实行存、贷款余额比例管理。即信用社在缴足存款准备金、备付金(年中允许动用备付金,年底归位…  相似文献   

16.
农业发展银行1994年从中国农业银行分离出来时,当初的定位是农业政策性银行,主要是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提供金融支持,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1998年为了配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将粮棉油企业附营业务和加工业务占  相似文献   

17.
关于“粮食安全”的概念,FAO的定义很明确,就是要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买得起保障其生活的基本食品,而且这个食品必须是有营养和健康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
《农金纵横》2000,(2):18-20
自1998年5月接办开发专项贷款以来,我行按照总行的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产业、区域政策及各项信贷管理规章制度,紧紧围绕提高开发信贷资金使用效益这一中心环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调整优化信贷结构,突出支持重点。 近两年来,在开发信贷投向的安排上,我行始终坚持以国家产业、区域政策和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云南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目标,以及优势产业的发展规划,按照“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择优扶持”的原则,更新思想观念,拓展工作思路,积极采取措施,适时调整信贷结构。 ──立足资源优势,重点倾斜支持生物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