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股东控制权收益的分享与控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股东控制企业一方面有助于降低股东与经营者之间的代理成本,提高公司价值,另一方面也伴随着大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掠夺。相应地,公司的控制权收益可以分为共享收益和私有收益两大部分。为限制控股股东对中小股东利益的掠夺,应当建立起激励相容的大股东与中小股东对控制权共享收益的分享机制,增加大股东对共享收益的分享份额,同时,通过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审计委员会制度、强化对大股东行为的法律约束机制等措施控制大股东对公司的掏空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文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高管直接为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或其同时也在第一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处任职时(即‘兼任高管’)与公司价值的相关性。通过分析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年至2009年的数据,本文发现存在兼任高管的上市公司,公司价值显著较低。进一步研究显示,尽管存在兼任高管的公司,总资产收益率和销售利润率显著更高,但同时从事了规模更大、频率更高的与担保相关的关联交易,并且发生信息披露违规的可能性也更高。这些结果意味着,尽管兼任高管可以加强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但在新兴市场中,这种行为方便了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最终与公司价值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我国2005—2008年存在控制性股权转让的69个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超控制权收益攫取的视角,研究了控制权成本补偿与超控制权收益的划分以及大股东收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大股东在控制权转移过程中获取的控制权收益都是超控制权收益,其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我国存在控制性股权转移的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与现金流权比例正相关,与控制权比例不相关,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度以及超控制权收益显著负相关,与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不相关。  相似文献   

4.
部分民营企业往往表现出复杂的金字塔式持股结构(Pyramidstructure)。通过多层级、相互交叉持股方式顺利实现控制权(Controlrights)与现金流权(Cashflowrights)的分离。以较小的资金代价获得潜在的控制权私有收益(Privatebenefits of control)。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国2005—2008年存在控制性股权转让的69个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超控制权收益攫取的视角,研究了控制权成本补偿与超控制权收益的划分以及大股东收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下,大股东在控制权转移过程中获取的控制权收益都是超控制权收益,其与公司价值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我国存在控制性股权转移的上市公司的公司价值与现金流权比例正相关,与控制权比例不相关,与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度以及超控制权收益显著负相关,与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等不相关。  相似文献   

6.
文章基于资本投资形成控制性资源,为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创造基础的理论阐述,以2005—2007年在沪深两市A股市场的公司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决策中资本投向与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投向的资本投资与控制权私有收益攫取水平正相关。(2)就固定资产、股权并购、无形资产三种资本投向而言,股权并购方式取得控制权私有收益的代价较低,但控制性股东占有被并购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比例也较低。(3)不同投向下的资本投资,在形成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同时并没有通过提高公司业绩而增加控制权共有收益,很大程度上是形成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自利行为。  相似文献   

7.
<正>一、引言2005年启动的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是中国证券市场解决股权割裂问题的一次制度性变革。截至2006年12月31日,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各方对股改的预期正趋于稳定,股改的积极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证券市场2002~2004年329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金字塔控制、关联交易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发现民营上市公司的金字塔控制不利干公司价值:民营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主要通过关联方担保、关联方资金占用和上市公司与关联方的商品购销活动来侵占小股东的利益,其政策含义是应该鼓励自然人直接持股上市公司,加强对关联交易的监管。更为重要的是必须改营公司外部治理环境、尤其是法律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从而从根本上杜绝民营上市公司及其最终控制人对小股东的侵害行为,改善公司治理,提高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近几年出现的上市公司并购失败案例的增多,许多学者从规模、股权等方面都作了研究。去年九月份的国美控制权之争将众人的目光引到控制权私有收益上。本文总结了近几年学者们研究的私有收益与并购关系的结论,在面对日益频繁的并购活动时,如何能在并购前就分析出公司大股东的动机是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了政府控制权、股权制衡和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发现:(1)政府控制权比例与公司价值存在着"倒U型"关系,但政府干预动机的强弱会导致"倒U型"关系发生变化。(2)进一步将国有企业划分为中央政府控制和地方政府控制,发现"倒U型"关系主要存在于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中。(3)基于政府的干预动机,本文还研究了股权制衡的治理效应,发现只有当政府的干预动机较弱时,股权制衡才可能发挥正面的治理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