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数字化技术驱动商业社会进入平台经济时代,而平台被认为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写照,且越来越成为企业转型升维之道和竞争优势之源。利用CiteSpaceV科学计量工具,通过绘制可视化知识图谱,采用计量综述和系统综述相结合的方法,探寻了平台研究的关键文献,展示了研究热点演进轨迹,搭建了平台研究整体理论框架,最后展望了中国情境下的平台研究。研究发现,平台研究主题经历了从技术管理平台产品创新、架构创新,到产业组织经济学的平台定价、双边市场,再到战略管理平台设计、商业模式的演变,并且交叉融合趋势明显。此外,平台理论框架可分为核心特征、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三大层次。  相似文献   

2.
创新生态系统已逐渐成为创新理论与实践的重点关注领域和热点话题,但鲜见对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的对比研究。借助科学计量方法,对国内外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主题进行系统分析,探析国内外研究主题及知识基础异同点。结果发现:国外对于开放式创新、服务创新涉及较多,而国内较侧重于协同创新,创新创业成为中外共同关注主题。此外,中外同时关注创业、知识生态构建,相较于国外注重对商业、平台、服务生态的研究,国内较倾向于信息、产业、技术生态构建。进一步,对相关创新范式及生态系统类型词进行系统梳理,明晰相关概念间关系,构建主题分布框架,揭示未来研究方向与思路。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持续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卓越绩效模式"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构建了企业持续创新机制框架模型,该模型包括创新动力、创新过程、学习能力、创新管理、创新环境五大部分。创新动力是来源,创新过程是核心,学习能力是基础,创新管理是手段,创新环境是平台,通过五大部分的耦合和相互作用确保和促进企业的持续创新,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企业管理创新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属加种差的方法给出管理创新的定义和概念的分析框架。依据企业管理创新研究的3个理论假设,即社会转型伴随管理转型、管理嵌入社会文化和"创新人"假设是管理创新的逻辑前提,构建了概念模型,包括"管理创新的基础"、"管理手段创新"、"管理任务创新"和"管理目的创新"。最后,指出了企业管理创新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如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文章选取国内外相关文献,应用文献计量工具挖掘和识别了研究重点趋势与热点信息,总结近年来该领域的科研动态与发展趋势。根据定性分析,构成一个包括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情景-理论基础-前因-行为-后果”(CTABC)知识框架,从数字技术的创新应用与组织变革相互赋能、企业战略应对数字化、企业数字化效果三个维度提出管理内涵。  相似文献   

6.
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研发平台的设立如何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尤其是在转型升级背景下,是否能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在创新平台的多边网络结构下,基于资源依赖理论框架并综合社会资本、人力资本和创新动态能力的视角,使用2018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数据系统探讨了企业设立研发平台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设立研发平台显著提高了企业创新绩效,在运用一系列敏感性分析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还发现,设立研发平台的级别越高,企业的创新绩效越好。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研发平台影响企业创新的核心作用在于能为企业带来政策协同效应、人才集聚效应和创新激励效应。同时发现,设立研发平台的企业在创新发展过程中更具引领性和自主性,具体表现为更可能采取引领型技术定位、自主研发型技术来源等战略。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研发平台的结构—行为—绩效的作用机制和结果,丰富了平台创新的微观领域文献和理论脉络,为优化企业研发平台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大企业内部创新投入提供了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7.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近年出现的最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商业生态系统理论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商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框架及发展阶段策略等内容进行了综述,从学术创新与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了商业生态系统理论所具有的研究意义及其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归纳分析了技术路线图的局限性,并结合科技实践需求以及系统论、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企业创新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阐明了创新路线图概念是技术路线图概念的发展。研究表明:创新路线图是企业创新管理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可将之看成是技术路线图概念的拓展与延伸,创新路线图包含的研究要素、运用的工具性方法以及具备的功能用途都多于技术路线图。  相似文献   

9.
以WoS数据库中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文献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学科知识结构、热点和趋势进行总结。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学科知识结构由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工业4.0、云制造平台与企业商业模式、物联网与平台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智能物流、物联网与企业信息系统5部分构成。研究热点方向主要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知识管理与商业模式、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与产业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最后,提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架构—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行机制—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出结果”为主线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理论框架,并从3个角度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王玉  张磊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35(16):151-160
企业网络日益成为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关注焦点。通过对1997-2016年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与企业网络相关的563篇文献进行梳理,探寻企业网络研究的知识基础、核心议题和研究热点。采用引文共被引分析、聚类分析及突现性分析等计量分析方法,构建企业网络研究整合性框架,将企业网络知识基础分为网络治理、网络资源、创新网络和网络结构4个维度,并形成了新兴经济体企业网络、跨层次企业网络、董事网络、创业网络、网络能力、企业网络动态演化和节点异质性等七大研究热点。最后,提出改善研究思路与方法、关注特殊网络、注重跨层次研究和重视文化差异、关注网络“黑暗面”等企业网络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11.
王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33(22):156-160
在对近年来发表的国内外关于平台型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研究文献进行回溯的基础上,分析了平台企业内涵,并在给定商业模式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基于互联网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特征和关键成功要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平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框架模型,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刘群  梁福铖 《技术经济》2022,41(9):83-94
平台经济是连接多个用户群体进行信息与资源交换的新型商业模式,近年来其垄断形势愈演愈烈,对现有监管模式和反垄断研究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利用Citespace V科学计量工具,对2003—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的平台经济反垄断研究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研究,在探究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演化路径的基础上,构建了平台经济反垄断的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反垄断研究主题经历了从传统双边产业反垄断与反垄断法构建,到双边市场特征与相关市场界定问题,到算法、大数据引发的垄断治理困境,再到超级平台形成、“二选一”独占交易协议4个阶段的演变。总的来看,平台经济反垄断理论框架由垄断形成机理、垄断演进趋势和反垄断规制体系三个部分组成。平台经济的规模效应、网络效应和锁定效应三种特征诱致垄断发生,垄断竞争理论、双边市场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是这一问题的重要研究视角;在技术与规模驱动下,平台经济呈现“厂商垄断-平台垄断-场域垄断”的主体变迁和“价格垄断-算法垄断-数据垄断”的形式升级;对此,应当构建价格监管、算法规制与数据治理相结合的综合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13.
品牌定义与品牌资产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研究机构对品牌与品牌资产理论研究成果的文献综述,分析了国内外品牌及品牌资产理论的研究框架。品牌定义的研究分别为标识理论、个性理论、关系理论和价值理论;品牌资产理论的研究框架分别为财务导向理论、竞争导向理论和顾客导向理论。国外有关品牌定义和品牌资产理论的研究框架比较完善,其理论研究的创新始终追随市场竞争态势的变化。对品牌定义和品牌资产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进行研究论证,从而明确学术研究的必有性和对实际工作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发达国家背景提出的破坏性创新已成为中国市场新的增长引擎,但破坏性创新是如何成功的,且受到哪些因素影响,对于指导企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外1997-2017年46篇有关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的文献进行系统分析,分别从组织因素、管理因素、过程因素和环境因素4个层面对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进行全面梳理与述评,构建破坏性创新影响因素理论框架,对存在争议的结论进行尝试性解释,并在分析现有研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为进一步探索中国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提供知识基础和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5.
作为创新政策需求方复兴的核心工具之一,公共创新采购(PPI)具有改善公共服务效能和促进技术创新的双重功能。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从方式、机制及障碍等方面对公共创新采购研究进展进行评述。从原理看,以公共采购者、创新提供者和中介为主要参与者的公共创新采购,其本质是一个由采购过程和创新过程耦合而成的系统且包含3种机制,即交易实现机制、创新生成机制和创新扩散机制;从实践看,框架条件、组织能力、需求识别和传递、风险管理是影响公共创新采购政策效果的主要障碍。最后,总结公共创新采购研究理论框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以技术管理、战略管理、产业组织和生态系统为代表的研究视角,对平台本质的限制性理解直接导致学术界对平台到底是什么存在异议,将平台本质限制性理解为特定情境的平台功能是导致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突破现有研究视角局限,引入分工与协调视角,对平台本质特征进行阐释是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方案。在梳理平台本质特征的基础上,认为平台是一个以共享界面和接口为黏合剂的互补性自治主体进行分工与协调的元组织。通过解决平台本质研究中存在的争议与问题,揭示平台到底是什么,进而深化对平台的理解及在现实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To the current state of knowledge the explanation of stock market behavior raises difficult theoretical problems. In this paper 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issue is made. The traditional adap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rationality is criticized, and it is proposed that a new theoretical framework, namely the projectual characterization of rationality, might be the right perspective from which to look at the thing. The empirical implications of this new approach, and its implications in terms of testable propositions are at the moment poorly understood, however; som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re provided. [G14]  相似文献   

18.
随着各级地方政府投融资改革的深入发展,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队伍不断壮大,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地方政府投融资的理论基础,并主要从融资平台产生原因、风险和融资渠道等方面对融资平台研究进行了全面的文献回顾,总结了现有研究存在的缺陷:没有通过质疑融资平台的合理性来追溯该项研究的理论渊源;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尚没有形成科学完善的融资平台理论体系;由于相关数据较难获取,目前尚缺乏实证研究。文章认为政府债务的公开和透明化将是未来融资平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