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我国农村土地自实施家庭承包经营以来,逐渐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户生产主体模式,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促进小农户经营主体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就要不断提升小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层面来讲,引导小农户加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中,实施土地流转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从小农户自身的发展层面来讲,则需要为其提供资金、技术、教育等的支持,增强小农户合作意识,提升小农户经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自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以小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模式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态。但是,当前小农户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均处于明显的弱势,亟须提高组织化程度以强化市场竞争力,如此一来不仅有助于拓展小农户的增收空间,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小农户在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优势,然而现有的组织化路径存在着较高的内生成本和较长的收益周期,因而基于自愿原则创新小农户的组织化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农民增收问题备受社会各界重视,小农户通过组织化的方式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效应有待验证。基于对山东省博兴县372个种粮小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倾向值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分析了小农户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其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组织化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可以显著提高小农户家庭人均总收入(23.03%)和非农收入(23.12%),对农业纯收入也有正向影响。(2)从不同组织模式看,村级代理托管模式和土地入社托管模式均能显著提升小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和非农收入,且土地入社托管模式的提升效应高于村级代理托管模式。(3)村级代理托管模式对小农户农业纯收入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土地入社托管模式则相反。因此,应充分发挥村集体的统筹协调功能,不断提高小农户在获取农业生产性服务时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强化农业服务主体建设,更好地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家庭生命周期是研究农户行为的重要理论视角。文章借鉴家庭生命周期理论的内涵,利用扬州市邗江区289户微观样本,剖析家庭生命周期视角下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 统计分析法和有序Logit模型。结果 (1)家庭生命周期特征变量对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有显著影响,其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初始家庭>成熟的核心家庭>成长中的核心家庭>扩大家庭>萎缩家庭;(2)政策了解程度、家庭年收入、承包地面积、农民收益增加、子女就学条件改善和居住环境改善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的关键因素。但在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的关键因素存在异质性;(3)在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中,农村居民点整理的农户意愿既有共同的影响因素,也存在差异性影响因素。结论 应重视农户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特征和演变规律,并将其作为制定农村居民点整理政策的重要依据;针对不同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中农户意愿的共同因素,采取普适性措施;对各家庭生命周期阶段中农户意愿的差异性因素进行识别,“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5.
李研 《山西农经》2022,(21):7-12
嵌入现代化农业产业中的小农户,面临着小农与大市场的矛盾、小农与大资本的矛盾两大结构性矛盾。乡村振兴背景下判断小农组织化有效性的标准必须兼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小农收入。目前,河北省小农组织化形式主要有两类:“公司+基地+小农户”形式将小农户禁锢为农产品价值链最低端的初级农产品供应者,且阻断了其向价值链上游攀升的路径;合作社形式很难真正惠及小农户,小农户的退出导致大批“空壳”合作社的出现,少量“真”合作社因多种原因很难实现有效的小农组织化。河北省蔬菜种植行业出现了以村集体为基础的小农组织化成功案例,具有“公益”性质的基层组织通过一系列引导和公共服务供给,成功组织小农户实现了蔬菜大棚种植的规模化经营。有效的小农组织化需要具有“公益”性质的政府基层组织进行领导。实现生计策略多元化的小农生产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优势,通过合理的形式促进小农组织化,可以实现小农户的规模化生产。充分利用政府基层组织介入小农组织化生产,应成为河北省创新小农组织化机制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6.
对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强 《农业经济》2002,(11):35-36
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加入WTO后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日益加深,尽快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的能力,实现农民增收,是当前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加快农民组织化进程可供选择的途径中,近年来蓬勃兴起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初步呈现出较大的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为农村合作经济开辟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在马克思主义合作经济理论指导下的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实践,历经组织化、去组织化与再组织化三个阶段,从合作社、人民公社到家庭承包经营,继而再组织化,这一系列有机衔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新时代如何以结构性调试使之符合当下生产方式变革的新趋势,建立良性的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构建城乡互动机制并营造良性政治生态等,这需要从农村经济的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中把握趋势并顺势而为,从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8.
乌云  永梅  乌云花 《山西农经》2020,(6):105-105,107
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相关文献。从研究结论来看,小农户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与现代农业衔接不紧密;多数学者的研究只描述现状或提出简单的路径,缺乏严格的实证检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研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中,规模农户既是服务需求者也是供给者,因此探索其服务需求实现和服务供给功能发挥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剖析规模农户参与社会化服务的特征及困境基础上,提出其绩效提升的可行路径,并运用典型案例进行佐证。研究表明,当前规模农户的服务需求具有量大且多元化的特征,另外服务供给功能也日益凸显,但受高交易成本影响,其面临多元化服务需求难以满足和服务供给功能发挥受限的困境;而通过建设需求端和供给端双重组织化的服务联合体,可以有效节约交易成本,促进规模农户服务获取价格降低、服务需求实现和服务供给效率提升。在此过程中,资源整合、分工协作、协同效应以及利益联结是保障服务联合体运行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0.
典型家庭农场组织化程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中国农业生产仍属于高投入、低效率的粗放模式,粮食安全缺乏可持续性.研究不同规模下不同组织形式的家庭农场生产效率,有助于揭示在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阶段中通过转变农业经营组织形式提高粮食生产效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路径.本文利用湖北武汉、安徽郎溪等地家庭农场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三阶段DEA方法比较纯种植与种养结合两类...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不能让小农户成为农业绿色发展这场革命的"旁观者"和"落伍者",促进小农户绿色发展转型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时代课题。为研究提出适合我国小农户步入农业绿色发展轨道的可行路径。[方法]文章首先从理论层面论述了小农户绿色发展的天然优势和劣势,其次基于江苏、浙江、黑龙江、湖北等地小农户与各类新型经营主体绿色生产的实地调研,全面评估当前小农户从事绿色生产的意愿、能力、利益诉求,并分别评价了各类利益联结机制对小农户绿色生产的激励作用,明确了小农户当前实现绿色发展的能力瓶颈和外部需求。[结果]从自身能力提升、强化外部支撑两方面,综合提出小农户步入农业绿色发展轨道的具体可行路径。[结论]提出通过自我学习与公共宣传教育、成立小农户自发组织、发起互助保险等提升小农户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完善绿色导向的公共政策体系、专业化社会服务体系和优化各类利益联结机制,强化小农户绿色发展的外部服务支撑。  相似文献   

12.
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把脉农业大省黑龙江小农户生产融入现代农业的实践样态,探索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的转型路径,对破解小农户生产力"上限",担纲乡村振兴新时代历史重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宏宇 《农业经济》2008,(3):55-55,93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村家庭小规模生产经营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要求.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对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它的局限性在于规模过小、经营分散,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又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投入能力很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制约了农业科技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实现农业生产率的快速增长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14.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关系变迁经历了从"去小农化"到"再小农化"的政策演进过程。农业转型的五大经典理论已蕴含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关系结合的可能性线索,这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理论支持。已有研究中,"现代农业主位论"认可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可能性,但却是建立在现代农业与小农户家庭经营存在优劣高下之分的认知误区中。"平行主体论"则建立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主体地位平等基础上,认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呈现出现代农业带动小农户型和以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型的双维驱动路径。总体而言,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型明显呈现研究弱势局面。本研究结合实地调研案例指出,小农户为主体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包含内化小农户生产特性的产业和技术结构、小农户分散经营基础上的组织统筹以及差异化农产品的地方市场对接三个核心方面,是兼具内生性、组织性和差异性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立足“大国小农”这一基本国情和基本农情,以河南农业发展状况为现实基础,积极探究河南小农户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农业的路径意义重大。本文在分析河南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基础上,针对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益联结不紧密、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等现实困境,从打造农业品牌、发展绿色农业、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和组织引领等方面提出河南省小农户更好地融入现代农业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16.
时斌 《农业经济》2022,(5):78-80
随着全国各地政府密集出台的家庭农场政策,农户获得融资的机会增加,农场主利用融资进行生活性和生产性投资,构架社会关系网络,有助于缓解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文章通过借鉴美国金融服务家庭农场举措,提出我国家庭农场模式下农户融资反贫困的对策建议,即完善家庭农场发展模式,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健全融资体系,加大对农业补贴力度,缓解农户融资难题,以提高家庭农场竞争力,促进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刘依杭 《农村经济》2023,(5):125-133
粮食安全是国民经济稳定的基础,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保障。基于小农户与家庭农场的经营特征比较发现,家庭农场更追求利润最大化,农业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生态自觉性与合作意识较强,且对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更为迫切;在种粮行为逻辑方面,小农户遵循的是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逻辑,而家庭农场遵循的是以生产要素最优化配置为目标的市场逻辑,二者逻辑选择上的差异导致小农户“非粮化”与家庭农场“趋粮化”两种不同意愿。因此,在破解“谁来种粮”及“如何种粮”现实问题上,不能简单地实行“一刀切”或片面取舍,二者都是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强农业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生产集约化,推进农业科技水平提升,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相似文献   

18.
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探索大国小农情势下"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的有效解决方式.基于农业价值链视角研究发现:服务组织通过资源纵向整合和横向主体联盟构建了生产要素供应链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链,农户作为供应链的"起点"和服务链的"终点"与服务供应商共置于一个服务平台,将农户作为农业价值链的重要一环形成"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19.
刘燕  魏勃 《农业经济》2023,(6):98-100
随着贫困治理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过渡阶段,治理动能逐步开始内化,治理目标的实现将更加依赖脱贫人口的发展能力来驱动。然而,由于受到多重外部性约束的影响,脱贫农户的发展能力普遍匮乏,在心理层面和行为层面的钳制互动下形成恶性循环,成为阻碍脱贫农户发展的内在桎梏。因此,应在破除外部性约束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举措培育脱贫农户的发展能力,使他们长期陷于困境的状态发生根本性逆转,进而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标志和体现,农村企业要把科学技术和劳动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科技在提升农村企业财务队伍素质、化解信息孤岛现象、强化财务监管效果等方面的优势。针对农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要增强财务人员业务技能、合理使用网络系统和专家系统、发挥人工智能科技的价值创造潜力,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