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问题的提出 2001年5月,日本通产省发表的白皮书第一次提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即世界制造业基地),日本世界生产大国的地位已开始动摇。在我国国内有关中国是否能够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也展开了大量的讨论。大部分人认为,我国只是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已成为局部的世界工厂;而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产业,还不具备成为世界工厂的规模和水平,但是在将来完全有可能成为世界工厂,但其前提是要加强国内制造业基地、特别是先进制造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国家要想成为"世界工厂",就必须要具备资源的比较优势、对外开放的市场环境、金融实力的坚强支撑、技术创新的能力、政府有效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制造业持续高速发展。中国是否已经成为"世界工厂",是否应该成为"世界工厂",这些问题在国内外经济界和理论界引起了很多争论。文章首先从"世界工厂"的定义入手,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中国制造业成为"世界工厂"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发端于国外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讲话、文章、讨论、评述等频频见之于国内外媒体,其中以今年七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制造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尤为集中和显著。分析这些说法和论点,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发端于国外的“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讲话、文章、讨论、评述等频频见之于国内外媒体,其中以去年7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世界制造业发展与中国经济展望论坛”尤为集中和显著。综合这些说法和论点,我们可以概括出以下三个特点: 事实论和预期论——两种不同的观  相似文献   

5.
资讯宽频     
中国制造业发展空间广阔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越来越来多的“中国制造”产品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世界工厂”之说已成为人们普遍谈论的话题。中国制造业在世界究竟占有何等地位?中国制造业如何继续担当起支撑经济增长的重任呢? 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从1980年至1998年,我国GDP增长率为9.94%,同期中国制造业的年均  相似文献   

6.
前一段时间,网上曾流传一篇题目为“一个日本商人对中国世界工厂的评价”的文章,文章认为,中国离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工厂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文章说,世界工厂不等于血汗工几中国有世界上最能吃苦耐劳的人民,但缺乏技术熟练的产业工人;有世界最多的工厂,但没有一家世界级实力的企业能制造种类齐全的产品,但技术先进并自主开发的产品很少;有庞大的生产能力,但难以造出技术先进的成套生产设备;中国不缺管理者,  相似文献   

7.
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一个时期,国外的一些评论认为,以加入WTO为契机,中国的工业出口规模将会持续扩大,出口产品结构将不断升级,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那么,什么是世界工厂?中国能成为世界工厂吗?本文试图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什么是世界的工厂在我们见到的经济学辞典或经济学教科书中,还没有对世界工厂下过定义或作过解释,通常只是对已经发生的经济现象的一种描述。例如,一些文献中曾经把18世纪完成工业革命后的英国称之为世界工厂。因为英国当时已成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工业国,其工业制成品及其跨国贸易遍及世界五大洲。英国机器大工业制…  相似文献   

8.
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经走过了25年,这短短的25年,不仅为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给全球经济带来深远的影响。中国已被许多国家称为“世界工厂”。如果把这25年看作一个区间,那么下一个25年。中国的目标是什么?笔者认为下一个目标是:从做“世界工厂”到做“世界服务商”。而要实现这个目标,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上半年,丰田集团全球共销售汽车481.8万辆,超过通用汽车27.7万辆,打破了由通用汽车保持了77年之久的全球第一地位,这是丰田“领先工厂”的成功。去年出版的((丰田就这么几招》在为我们呈现一个世界汽车巨头卓越的TPS生产制造理念的同时,也抛给了我们一个严肃的问题:中国企业在大谈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升级之前,是否认真地思考过一个问题——中国的制造是否已经足够先进了,中国的工厂是否已经足够领先了?  相似文献   

10.
“世界工厂”不提也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联合国《2001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已连续8年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商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500强公司中已有近400家在中国投资了2000多个项目。在我国入世之后的第一年,已经显现出这样的趋势——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把生产基地设到中国,将其亚太区总部迁往中国内地。于是在2002年中,出现了一个乐观的预言:中国即将成为“世界工厂”。针对这一话题,立刻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声音,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质疑“世界工厂”的提法:怎样才能算是“世界工厂”?“世界工厂”到底是中国的现实还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到底应不应该以此为目标?全…  相似文献   

11.
徐立军 《企业经济》2003,(7):138-140
在“入关”后的30年里,日本把本国建成了世界工厂,“日本制造”享誉全球。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并购的角度作些分析,以期对我国建造“世界工厂”有所启示。一、日本“世界工厂”的形成与表现什么是世界工厂?有学者把它归纳为,“是指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已成为世界市场重要的工业品的生产供应基地。”入关后,日本并未把建造世界工厂作为本国刻意追求的目标,但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日本第一”声名鹊起,“日本制造”誉满全球,日本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从在资本主义世界中所占的位次来看,1950年日本占据第7位,而1960年就跃进…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外的一些媒体和学者认为,以加入WTO为契机,中国出口的产品结构将会不断地升级,由此中国将会成为世界的工厂。同样在国内,有关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的呼声,在企业界和经济界也日渐高涨。那么,中国是否真的像国内外一些人预测的那样,将成为世界工厂?所谓的世界工厂对中国的企业界又意味着什么?在入世一年多的今天,记者专访了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教授。什么是世界工厂?吕政认为,关于世界工厂的概念,从现有的世界文献上还没有做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但是如果从经济发展史来分…  相似文献   

13.
单靠升温乃至过热的市场拉动,单靠全球对我们迅速成长的疏忽,单靠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已经难以保证我们中国企业的持续成长。面对缺少技术.缺少资金,缺少品牌,中国企业的下一步该如何抉择?面对越来越多的贸易纠纷,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该如何与中介机构联手应战?而在这诸多现实疑问之前,我们先要冷静思考:中国真的已成为“世界工厂”了吗?“世界工厂”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我们的工业化道路究竟该如何走?  相似文献   

14.
金鸡高歌,中国步入2005年,迎来了世界一片喝彩声:“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全球增长率最高的国家”,“7G再次邀请中国与会”,“世界注意力除了中国,还是中国”等等,令国人兴高采烈,今年春节成为举国欢腾的盛大节日。  相似文献   

15.
“多卖三五块”,中国企业才有余力升级,才有余力回馈社会“中国制造”终于开始涨价了,这是近30年来的第一次。它可能是企业界近30年来向社会发出的最重要的一个历史性信号(见本期封面故事)。上世纪80年代以前出生的中国人,大概都还记得中学语文课本里叶圣陶先生的一篇文章《多收了三五斗》。那时候的我们,很难理解“多收了三五斗”粮食对那个时代的农民而言,竟然是一场灾难。几十年后,人们同样难以理解,“少卖了三五块”对于中国这个“世界工厂”而言,同样是场灾难。  相似文献   

16.
沃尔玛有许多地方疑拟“中国血统”,它实在太像是一家中国企业了“成为低成本世界工厂,不再是中国惟一的抱负。这也是《中国企业家》杂志最近在一篇封面文章中提出下面这一问题的原因:中国应该收购沃尔玛吗?”(《纽约时报》6月29日网络版——《在中国是品牌,在国外却是低档货》)。“买下沃尔玛”是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提出的一个大胆的商业设想,本刊2005年第9期封面文章介绍、分析了这个设想。按照他的推算,投资230亿美元,收购沃尔玛10%的股权,就可获得这个全球零售业巨无霸的控股权,“这将是一个几乎没有全球品牌但产品数量巨大的国家向价值链上方攀登的好方法”(《纽约时报》语)。这个设想在商业上有没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我们应该买下沃尔玛吗9在同一期杂志里,我们就此广泛采访了  相似文献   

17.
黄辉 《中外管理》2003,(1):62-65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似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剩下的问题好像只看中国企业乐不乐意。非也!在全球供应链迅速整合的今天,成为“世界工厂”并不意味着“打下手”,而同样是需要很高产业素质的“技术活儿”。而这方面,我们并非已经功德圆满。  相似文献   

18.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成为“世界工厂”已有30余年。30多年来,中国出口在全球出口的占比从不到1%上涨至2011年的10%左右,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工厂,2010年中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商品生产同,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比重增至19.8%。  相似文献   

19.
能源紧张与工业化、城市化的实现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5年12月27日,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直陈中国能源安全形势十分复杂。与此同时,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在《中国产经新闻》上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称,中国的能源问题近期不算太紧张。他认为,中国真正出现能源紧张问题,将会在15年或者20年之后。他还乐观地认为,“而在这个时期,科学技术特别是能源技术完全可能出现突破性的进展。”何祚庥院士这篇文章的发表,受到有关专家和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从而在报纸和网络等媒体上引起广泛讨论。可再生能源是否能解决目前中国的能源紧张问题?中国到底是否存在能源危机?中国经济如何同环境保护协调同步? 这些都是大家关注的重要话题。在此期间我们也通过电话采访了何院士,他特别嘱我们补充以下观点:我们若再不对可再生能源加大开发和研究力度,20年后,我们的子孙将面临的是无法挽回的后果,随后他还给我们寄来了他与陈立泉院士撰写的“人类即将迎接太阳能时代”一文,文章详细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陈应天教授的题为《从几百个太阳到上万个太阳》的科学文章。陈应天教授这篇文章有科学论据,实验结果和成本核算,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我刊将在下期做相应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高质量发展成为学术界和决策层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第二届全国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论坛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创建世界一流企业学术研讨会——庆祝新中国经济与管理发展70年”学术会议结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国内外背景,围绕中国高质量发展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交流。与会专家发表的主要观点如下:要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增加理论上的指导力和理论对实践的阐释力,在微观—宏观范式结构中引入域观范式,增强对现实世界的识别评价功能,不断提升指导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水平;过去70年中国经济发展为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需要把握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在技术创新、人才支撑,尤其是创建世界一流企业等方面,加强规划引导,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