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婧 《管理观察》2015,(22):77-78
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并购的角度提出了并购重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措施。本文结论将对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面临的就业难题之一。本文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出发,不仅分析了西安市产业结构与大学生的就业现状,还进一步分析了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以及产生这些影响的原因,指出西安市应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完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增强产业结构与高校专业结构的协同性来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三个维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综合指标体系,采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运用中介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机理,并建立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分地区来看,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3)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人力资本和科技创新间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其间接效应小于直接效应;(4)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非线性特征,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存在边际效应减弱的趋势,而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分析并检验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考察市场化水平在互联网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可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受地方市场化水平的影响,地方市场化水平越高,互联网发展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促进作用越强.基于上述结论,本文从加大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与相关技术研发投入的力度、加速"互联网+"战略落地与深入、深化市场改革等方面提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星星 《企业导报》2013,(7):125-126
技术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的根本动力。研究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提升作用,对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产业结构的量化,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就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由于产业结构变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产业结构常被作为判断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产业结构变动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产业结构差异不仅受各产业相对生产能力结构差异的影响,而且还受价格结构差异的影响,且二者的经济含义不同,因此,在进行产业结构比较分析时有必要将二者的影响区分开来。为此,本文提出了可比价产业结构与基国价产业结构的概念,以判断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7.
分析1985~2005年福建省三次产业结构偏离度、比较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结构变动度,并与全国同时期、同指标相互比较,得到以下结论:1)福建省产业结构偏离度呈下降的趋势,且数值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福建省产业结构效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2)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第二、三产业较高,造成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极差值波动上升;3)福建省产业结构变动度呈缩小的趋势,但是还是高于全国,说明福建省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变化程度较全国剧烈。最后,对今后福建省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段立 《价值工程》2005,24(8):16-18
产业结构市场有效性原理是评价产业结构的一种新方法。本文以湖北省为例,运用产业结构市场有效性原理验证了产业结构市场有效性程度和产业结构相似程度无关的命题。  相似文献   

9.
甘劲燕 《价值工程》2019,38(20):59-61
我国面临着以人口红利为代表的低成本优势的丧失以及国际上的环境规制,这倒逼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人力资本是"新常态"的重要增长引擎,对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起着重要依托作用。故本文试图通过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数据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关系。研究表明,在全国层面,人力资本存量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区域层面,东部地区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最为显著,中西部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不显著;而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正向影响产业升级,初等水平会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我国仍需加大教育投入,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积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着极为不合理的现状,第二产业产值几乎占了三大产业产值总和的一半,而第三产业基本上仍未获得较大发展,只占了很小的比例。由此看出,中国的产业结构存在着不合理的情况。从我国通胀产生的原因入手,分析了通胀对本身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考虑城镇化在其中的作用,选取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使用泰尔指数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测度,运用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角度对城镇化在产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在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城镇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较低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城镇化水平超过72.9%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此,提出了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从产业结构效率论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以秦皇岛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秦皇岛市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及效率的多角度分析,指出现阶段第二产业发育不足是制约秦皇岛市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加快工业发展应成为该地区今后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经济制度变迁、产业结构演变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1978~2017年中国大陆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考察经济制度变迁、产业结构演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结构演变不仅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还通过对生产要素的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作用,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影响;经济制度主要通过纠正资源错配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间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应继续推进经济制度改革,释放"制度红利"以弥补"结构红利"的消解;各地区应视区情实施不同产业经济政策,东部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中西部应加快形成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双引擎,东北地区则要尽快找准契合地区经济实际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相似文献   

14.
论文从积极老龄化视角分析人口老龄化对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分别从劳动力供给、消费需求变化、居民储蓄等方面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优化影响中的抑制或推动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积极老龄化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在人才培养、产业结构匹配、产业集聚等方面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5.
工业结构竞争力是工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工业内部结构协调化、高级化的程度及其对工业竞争力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工业结构是否具有竞争力,对该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水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数字经济发展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数字经济发展可以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商业应用模式创新、产业融合创新及需求侧结构创新等支持。然而,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数字技术的依赖效应、数字经济的垄断性、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复合型数字技术人才供给不足及数字化公共服务体系缺失等因素降低了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此,我国应从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加强平台反垄断,加大需求侧改革,加强数字技术人才培养,加快数字经济与三次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升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理论上来看,宏观经济周期是反映整体经济波动的经济变量,而中观的产业结构又是构成宏观经济的重要载体,因此,经济周期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选取1952-2011年的我国GDP和产业结构数据,采用Granger因果检验方法和VAR模型来分析产业结构和经济周期波动之间的关系及其影响程度。研究认为,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是引起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深层次原因,同样,经济周期波动也是引起产业结构变动的显著原因,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影响的Granger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于开放经济体,本币升值会对国内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本文利用2005—2011年的季度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和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来分析人民币升值对FDI流入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人民币即期汇率升值与FDI流入和产业结构优化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而FDI流入与产业结构优化对人民币远期汇率变动与即期汇率波动的变动反应较敏感,无论长期还是短期,人民币远期汇率升值与即期汇率波动弹性加大都不利于我国FDI对产业结构优化积极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