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我国权证上市前后标的股票价格波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的证券市场上,权证发行一般会对正股的波动性产生一致性的影响。我国的权证是在股权分置改革这一特殊背景下发行的股改权证,股权分置改革将权证作为对价的支付方式,与权证本身调节标的股票风险的功能之间存在冲突。创设制度的足额保证金要求限制了权证的供给,可能增加标的股票的价格波动。本文以我国权证上市前后的正股收益率为研究对象,运用GARCH-M模型,检验标的股票的收益率,系统性风险和总风险,即收益率的波动性是否有显著差异。实证结果表明,权证降低标的股票价格波动性的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权证具有价值发现功能,利用权证发掘大盘股价值,引导资金流向蓝筹股,推进大型企业股权分置改革。用权证支付股改对价,可降低非流通大股东股改成本,流通股东免费获送权证,通过权证市场溢价获得补偿。发行权证的公司股价,上涨超过行权价格,全体股东股改中获得双赢,因此权证有激励约束机制功能。同时吸引机构参与,形成权证正股组合投资。那么权证将搅活大盘股的闷局。  相似文献   

3.
中国权证市场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朝晖 《特区经济》2006,(3):126-128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进程的推进,认股权证作为市场参与各方共同接受的“对价”开启了权证类产品创新的大门,也正式拉开了中国证券市场衍生产品创新的大幕。本文对国内权证市场的发展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在比较了国际权证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与发展动态之后,提出了规范与发展我国权证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陈资灿 《山东经济》2007,23(1):38-43,57
目前,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股票属于全流通股,可以借用国际估值标准进行测算与出较,同时,还可以通过逆向推理,反思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支付水平的公平与合理间题,及时发现股权分置改革过程中对价支付存在的问题。对于促进股权分置改革后续措施的纠偏与稳妥,提高股权分置改革的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内地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启动于2005年再次将权证引入资本市场。本文学习借鉴成熟的香港权证市场的成功经验,并避免其存在的问题,是有利于我国内地权证市场的稳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邓磊 《特区经济》2008,(12):109-111
在可观察的后股权分置时代,证券市场法律监管重心将是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方案执行的监管,以及对经由股权分置改革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再次引入权证的发行和交易的监管。同时,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将催生一个特殊的并购市场,对这一特殊并购市场的法律监管也会是重点。  相似文献   

7.
《调查研究报告》2005,(108):1-15
在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上,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怎样对当前非流通股的流通权进行定价。实际上,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和股票发行完全相反的过程。在当初股票发行时,非流通股股东“放弃”了股票的流通权,并以此获得了部分“股权”作为补偿;而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正好相反,非流通股股东“收回”股票的流通权,但必须以放弃部分“股权”作为对价。在这个过程中,应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是:流通股股东在获得流通权对价前后,其股票市值完全相等。  相似文献   

8.
2005年以来,随着权证在股权分置改革中被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东运用而逐渐为市场所熟悉。发展权证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权证发行人的素质对权证市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研究权证发行人如何从内部控制权证业务的风险及采取何种对冲策略,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对权证发行人内控制度与风险对冲策略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杨璇 《湖北经济管理》2008,(18):154-155
2005年11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公布了《关于证券公司创设武钢权证有关事项的通知》,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引入了权证创设制度。这次股权分置改革的效果如何?权证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作用究竟得到了怎样的发挥?市场都有些什么反应?文章带着这些问题,结合南航JTP1的创设情况,着重对券商创设权证的盈亏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周蓓蓓  谢群 《特区经济》2009,240(1):115-117
权证产品作为我国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有效方法,于2005年再一次走上了证券市场的舞台。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权证市场的现状,对权证存续期内每个环节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各个环节的风险监控重点,最后对完善内地权证市场的风险监控机制提出了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郑豪民 《特区经济》2007,(2):114-115
本文以产权经济学为基础,论述股权分置改革的实质,进而推断必须通过公平博弈确定对价,降低交易费用,进而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12.
孙家学 《山东经济》2006,22(3):95-97
股权分置问题是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根本的结构性矛盾,是证券市场整体改革的突破点,解决股权分置既要遵循符合市场规律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则,又要公正稳妥地推出和实施各方都能接受的股权分置对价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前股权分置改革46家试点工作顺利完成。又推出95家股改公司,随着《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意味着股改全面铺开,也就是说将进入攻坚阶段,真对上市公司存在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意见》给出了许多股改灵活性指导性措施,便于股改能够顺利推进。尤其是《意见》明确提出“对于绩差公司,鼓励以注入优质资产、承担债务等作为对价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相似文献   

14.
博弈论视野下的股权分置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权分置改革的本质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之间关于非流通股流通权的讨价还价博弈,博弈主体是非流通股东与流通股东,而不是上市公司、历史流通股东等。对价博弈中,非流通股东拥有先动优势和耐心优势,不利于保护流通股东的权益;而“未完成股改,暂停再融资和股权激励改革”等措施,有利于纠正耐心优势;从先动优势看,应赋予流通股东以股改提案权。股权分置改革首先应保证程序理性;当前试点公司的股改结果并未真正进入全流通,对于试点之后进入股改的公司没有学习价值;应逐步试行全流通。在对价形式上,应简单合理,要有利于投资者进行价值判断;应摒弃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较大的权证方案。  相似文献   

15.
关于股权分置改革中对价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权分置在很多方面制约了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其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概念上说明了什么是股权分置,并分析了其弊端,阐述了股权分置改革的法理基础及解决股权分置对价补偿的原则,并着重分析了几种常见的具体对价方案,分析其优缺点,指出送股式解决方案是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6.
2005年5月,我国开始了解决股权分置的进程,在所采取的众多方案中认股权证的方式备受瞩目。8月22日,宝钢认购权证上市,标志着我国认股权证市场的开始。11月23日,武钢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同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再次大规模地为权证市场注入了新鲜血液。11月28日,武钢创设权证上市,让人们再次看到了新的事物。本文对权证进行一个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板股权分置改革合理对价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中学 《特区经济》2006,(1):261-262
“对价”是否合理是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本文分析了中小板股改试点公司确定对价方法的缺陷。然后在引入非流通股权合理溢价因子的基础上,根据总价值不变法,建立了送股方式下的合理对价模型,并对试点公司股改方案做出评判。  相似文献   

18.
IPO抑价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市场,抑价程度高低不同,近几十年来。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研究表明,成熟市场IPO抑价程度较低,而新兴市场IPO抑价程度较高。我国IPO抑价现象,自股市建立之初至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前一直存在,而且抑价程度相当高,远远高于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也高于其它新兴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后,大部分上市公司完成了股改,  相似文献   

19.
黄盛 《特区经济》2005,(11):74-75
一、研究背景 从上交所和深交所提出“要积极开发权证交易产品”到5月份开始的如火如荼的股权分置改革进程来看,权证在我国推出的脚步日益加快。权证的推出无论从一级市场的发行方式到二级市场的赢利模式等方面都将对我国资本市场带来重要的影响。同时,权证产品的推出和完善有利于大额资金在资本市场的避险及套利等投资操作,对于增强中国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促进中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发展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股权分置改革实施以来,围绕非流通股股东的对价标准,市场中各种意见几度分歧严重。重大市场分歧的深层次原因把“流通权”和“流动权”两个具有本质区别的权利等同了起来通过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权获得了上市流通权,非流通股股东因此违背了原来对原流通股股权“暂不上市流通”的承诺,为此,经过双方协商和必要的谈判,非流通股股东需要支付一定的对价。这是当前国内股权分置改革的本质,是符合市场总体利益的重大市场基础性制度变革。通过股权分置改革,非流通股股东的股权转让权利由协议转让(《公司法》第138条规定,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