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国民幸福总值(GNH)的启示与国民幸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将微观幸福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结合起来考量,是一种创新性研究.不丹等国整体人文发展情况与GDP增长的逆态势以及诸多著名学者均致力于"国民幸福总值"的研究,说明国民幸福是衡量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依据.通过对GNH理论的研究,指出NHI较之GNH衡量国民幸福更为恰当,并提出构建以NHI为核心的多维度国民幸福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2012,(5):78-79
不知不觉间,距离1997年已经整整15年,当《我心永恒》再次响起,很多人是否会条件反射般想起Jack和Rose在铁达尼号甲板上比翼齐飞的景象?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跨越了时空和电影的范畴,成为难以逾越的经典。  相似文献   

3.
据专门研究人类幸福的组织——蓝色区域(Blue Zone)最近的一项研究报道,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是丹麦。在丹麦的街上随便拉住一个行人,让他们就自己的幸福感在10点量表(1表示最不幸福,10表示最幸福)上打分,一般人都会给出8到9的数字。再问他们为什么感到幸福,答案多半是生活稳定有保障,自己可以选择去做任何自己喜欢做的工作,社交活动丰富,人人安居乐业。  相似文献   

4.
收入与幸福关系的经济学考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赵奉军 《财经研究》2004,30(5):75-84
经验研究显示,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并没有带来国民幸福程度的上升,这无疑违背了传统的绝对收入效用理论.但是,引入相对收入理论将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变得毫无意义,而另一种理论试图将欲望集引入效用函数以此来解决收入与幸福的悖论.如果社会政策的目标是实现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那么我们就有必要研究怎样才能增进人们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幸福人假设及在管理领域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人假设”从一个全新的视角看待人性的本质问题.认为传统的人性假设理论的实质其实都是幸福人假设。幸福人假设正在颠覆着传统的人性理论,也颠覆着我们对于人生意义的传统理解。本文让我们重新审视管理的终极意义,到底是财富最大化.还是幸福最大化?同时帮助决策者们更准确地把握人性,真正地做到人性化管理。  相似文献   

6.
张韶天 《商周刊》2012,(5):28-32
幸福,如果是可以被量化成指标和模型的数字数据就好了,排排坐,我们就会从实力的前后排名中感受到它。幸福,如果不是单纯的个体感受和日常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就好了,那么,宏大的13号和高远的愿景,应该就能满足我们对她的日益渴求。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许多西方人锲而不舍地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并扩展到了人类的普世幸福观念。其中美国最著名的环境学家比尔·麦吉本所著的《幸福经济》,从多角度深刻揭示了“超级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与人类幸福之间的矛盾。翻开他的书,一个执着追求和谐观的斗士姿态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8.
婚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以两性结合为特征,是男女两性之间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婚姻方式也不断发生变迁,而由此产生出的一系列道德关系和道德责任也会因社会制度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的婚姻道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婚姻道德应该提倡以追求幸福为目的的婚姻,应该坚持自由原则,以爱情为基础,不提倡婚前性行为;婚后夫妻双方更应该坚持互爱、平等、自由的原则,正确看待离婚问题,离婚后也要遵守相应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学与心理学及社会学的深入交叉,众多研究发现增加财富并不一定能增加幸福,以幸福最大化作为人类行为决策的最终目的成为幸福经济学最新研究对象。应用幸福经济学前沿理论,分析了效用曲线的演变发展,进而对微观个体行为决策提出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幸福与收入的关系来看,幸福悖论的成因是:达到临界收入后,收入的功能目的(必然性)向手段(可能性)的转换、收入边际效用递减与收入的负外部性凸显以致人们对收入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等需要递增、个人自我实现与带来收入的工作的偏离等导致幸福悖论。揭开幸福悖论的面纱,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国现阶段只有大力发展经济,同时克服经济发展的负外部性,重建公共家园,即关注民生、创造社会财富,把社会进步与个人自我实现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幸福的帕累托最优,才能真正踏上幸福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1.
房兆灿 《商周刊》2011,(1):47-49
中国的中产阶层似乎还没发展壮大。就有要崩裂的趋势。一个庞大而稳定的中产阶层,日益成为中国追赶世界发达国家的软肋,这是目前中国很多问题的原因之所在。  相似文献   

12.
在"十二五"规划中,上至国家、中到城市、小到一所学校、一个群体都提出了要实现"幸福"的构想,"幸福感"、"幸福指标"俨然有成为新的执政、管理理念的趋势.幸福到底是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幸福? 幸福的心理解读 追求幸福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古今中外,几乎所有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都对幸福的本质作过解释.如康德将幸福定义为:"幸福乃是尘世间一个存在者,一生中所遇到事情都称心合意的那种状况";在20世纪中期,西方哲学界普遍将幸福与肉体的快乐和由此达到的心境密切联系起来,有关幸福的争论由哲学转移到心理学.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财富迅猛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在这一背景下,虽然社会整体发展状况良好,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人们对于生活幸福度的感知及认同并不高,并表现出不同的状态。这有可能引发出各种社会问题。特别是对于工作待遇的担忧、食品安全的担心、生活环境的困扰,等等。因此,分析了企业行为对社会幸福的双重影响,并就这些影响做出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如何在企业行为与社会幸福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幸福是人类经济行为的出发点和根源,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不同历史时期的幸福内涵是不同的,功利主义哲学阶段表现为幸福快乐化,幸福思想的经济学阶段表现为幸福效用化,幸福经济学阶段表现为幸福伦理化。在民生本位时代,当代经济学应该关注人类、关注社会、关注生态,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协调发展。这是增进人们幸福的关键,也是人类经济行为动机的本源性探索。  相似文献   

15.
卢俊卿 《经济月刊》2012,(5):170-171
从商近20年来,我考察过的国内外企业应该超过500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企业才是最好的企业?我想过“规模”,想过“利润”,想过“技术”,想过“管理”,甚至还想过“中国驰名商标”。然而,遗憾的是,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答案。  相似文献   

16.
员工幸福的快乐管理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管理学发展过程中的各种人性假设往往把入看得过于简单,由此发展起来的管理模式必然不够全面。人性的复杂,要求管理者以系统论的观点、动态性的思维方式认识员工,在此基础上考虑如何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现代管理中,管理者应该更多地理解员工的情感,运用快乐管理让员工从工作中获得幸福。  相似文献   

17.
卢俊卿 《经济月刊》2012,(7):154-155
在建设幸福企业方面,国内外已经有很多企业家做了有益的尝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结合自己建设幸福企业的实践和研究,我认为企业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修炼。  相似文献   

18.
斯密和他之前的很多经济学家都认为幸福是经济学之中的重要元素,经济学缺少了幸福的理念将会跑偏方向,缺少了经济学的幸福也无法良好发展.但是之后的200多年里很多欧美国家的主流经济学发展呈现出幸福感少甚至幸福感消失的情况,文章主要基于幸福经济学的理念来再次解读经济学的成本、消费和财富,不仅能够显著拓展经济学的范围,还能保证政策更加符合民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王淼 《商周刊》2014,(12):72-73
在抵达龙岩之后,本来应该直接从龙岩乘车去湖坑,但我却绕道去了永定——直至车到永定,在车站见到接站的福裕楼楼主林先生。据林先生讲,如果从龙岩直接去湖坑,永定附近的几座土楼就极有可能会失之交臂,特别是位于永定到湖坑之间的馥馨楼,若错过了就非常遗憾。  相似文献   

20.
以往对“幸福”的研究经历了哲学思辨到实证探究两个重要阶段,但是目前的幸福研究仍然期待一种创新和突破。以幸福智力为新视角的幸福研究正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在阐述幸福智力概念提出的缘由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幸福智力的内涵、结构,并对该概念提出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证。幸福智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及确认对幸福感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新视角,有利于激发更多创新性的相关研究,有抛砖引玉之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