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国资》2010,(10):6-6
有很长一段时间,朝鲜战争在美国是一场被遗忘的战争。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很少提到这场战争。尽管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未能以胜利而结束的战争。  相似文献   

2.
彭江波  周栋 《魅力中国》2011,(8):353-353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发生了多场影响较大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其中,最为瞩目的莫过于伊拉克战争。伊拉克战争是美军新军事变革成果的一次全面展示,是到目前为止人类历史上信息化程度最高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关英联军投入了约12万的地面部队.采取南北对进,空中配合的战役部署,达成了作战目的。深入研究伊拉克战争,对于探索我国陆军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已经遭受了半个多世纪的侵略,由于晚清政府的消极应战政策和自视“天朝”的盲目自信,到了19世纪末战争爆发的时候,旧中国基本已经走到了内忧外患的亡国边缘,幸而战争的失败终于让莫谈国事的书生和一众爱国人士们开始怀疑“天朝的威力”,并开始思索国家未来的命运。100多年前的甲午战争纵然已成过去,但对中华民族来说,这仍是是一场巨大的历史灾难,战争给中国留下的阴霾也曾长期弥漫在人们心中,当今的中国正在快速发展,但我们没有理由忘记甲午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历史教育意义。本文试图从民族灾难和民族觉醒,以及这场战争给日本带来的影响分析这场战争对中日两国的影响,从而鉴史知今,警醒后人。  相似文献   

4.
日本建立战争经济进行对外侵略的透视──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刘业础,朱庆林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一场战争,日本是这次战争的亚洲发源地和主要参战国之一,为实现其征服中国、进而征服亚洲,称霸世界的扩张野心,在经济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反动政...  相似文献   

5.
杨斌 《环球财经》2013,(7):36-41
近代史上中国的衰落、民族的苦难始自鸦片战争,但是,这场战争其实并非单纯是一场军事战争,同时也是一场运用“智能帝国主义”谋略的战争,人们研究历史时往往重视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坚船利炮,而忽视英国运用“智能帝国主义”手腕的重要作用。今天中华民族接近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时刻,重新研究鸦片战争中英国的“智能帝国主义”谋略,对抵御西方故伎重演和历史悲剧再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军事哲学上的重大贡献唐建三,陈传杰抗日战争,是一场极其艰难、复杂、曲折和待久的战争。解决这场战争的方法,“无论在哪一部共产主义书本里都找不到”。然而,它却在客观上为有才华的军事家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这场战争中,毛泽...  相似文献   

7.
邱永峥 《东北之窗》2010,(14):64-64
6月7日,美国迎来其军事历史上具有纪念意义的一天。这一天,阿富汗战争历时整整104个月,超过越南战争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漫长战争。没有人知道这场曾经被奥巴马许诺马上结束的战争到底什么时候结束,到底还有多少美国军人要被送去阿富汗,甚至连这场战争的原因也开始模糊。  相似文献   

8.
有一位作家     
张炜 《走向世界》2011,(1):96-96
有一位战争时期的作家,自幼聪颖过人,酷爱文学。他同时要为一个理想奋斗终生,所以参加了队伍,边打仗边写作。这个作家一直让我尊重和崇敬。有很多人的写作都在模仿这位作家,我更是如此。他的作品,我每一个宇都读过,这份景仰无以言表。现在好多人一读到那个时期的文学,就要先有几分轻薄。  相似文献   

9.
在今年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会上,一些代表提交了"九一八事变"应改称"九一八战争"的提案,分别受到提案委员会的高度重视,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今年,是九一八战争70周年,确定其正确称谓,明确其战争性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尊重史实、正视历史、如实反映历史面貌的需要;是遏制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反对日本修改历史教科书、防止历史悲剧重演、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是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的历史,是伟大的中华民族不堪外辱,与日本法西斯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我们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以史为鉴,对于人类继续走向文明与发展,对于我们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回顾过去是痛苦的,不忘国耻是必要的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发动第一次战争是在1874年。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强盗对我台湾同胞进行了血腥屠杀,临了还攫取我国50万两白银的所谓“赔款”。从那时起,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国历史就与日本侵华及种种带血的数字结下了不解之缘。甲午战争后,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