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04年至2006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中的部分公司为样本,以管理层盈余管理水平为因变量,以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情况、独立董事比例等为解释变量,运用Logstic多元回归模型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降低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审计委员会在保障股东利益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从审计委员会运行情况的指标来看,没有通过检验。  相似文献   

2.
以2012—2016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管理层权力在审计委员会内部对审计委员会治理效力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权力侵蚀对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管理层激励可以调节审计委员会权力侵蚀与盈余质量之间的负向关联。这表明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失衡与管理层干涉会削弱审计委员会的治理效力,但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缓解管理层的自利行为及其对审计委员会的操控。研究结论表明,企业应当规范治理结构、协调制衡机制,监督独立、制衡有效是公司健康有效运行和维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3.
审计委员会有效性研究——基于盈余管理的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主要研究审计委员会的设立以及审计委员会的特征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结果证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可以显著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审计委员会特征影响其有效性发挥时,审计委员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的程度显著负相关;审计委员会的规模虽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但是显示出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审计委员会的专业素质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显著,且回归系数的符号与预测相反。  相似文献   

4.
审计委员会、盈余管理与信息透明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分析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对盈余管理、信息披露透明度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进行扭亏盈余管理的行为显著要低,信息披露的透明度显著要高。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公司治理效果,改善了财务报告质量。但审计委员会并没有对配股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作用,这说明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的监督作用较为有限。监管部门还需要设法采取相关措施,进一步提高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更好地发挥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披露质量的监督作用,使之成为维护广大投资人权益的有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2006年和2007年度沪深股市的62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监事会规模的增加、股权制衡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对盈余管理有约束作用;然而审计委员会设立情况、流通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对盈余管理没有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2006年和2007年度沪深股市的62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特征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监事会规模的增加、股权制衡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会计盈余信息的质量,对盈余管理有约束作用;然而审计委员会设立情况、流通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正相关,对盈余管理没有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检验我国新设立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年度增量,发现这些公司的盈余管理虽在设立当年未被抑制,但在设立次年被显著地抑制了.对设立次年抑制效用的进一步分析发现董事会其他专门委员会对审计委员会有不同影响.本文研究为审计委员会制度有效性以及公司治理国际趋同有效性提供经验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审计师变更、审计收费与审计委员会效率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首先研究了审计委员会与外部审计师变更之间的关系,发现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外部审计师发生变更的可能性显著降低。表明审计委员会能有效缓解管理层与外部审计师之间就如何运用公认会计原则产生的分歧,并在相互的冲突中向外部审计师提供支持。本文还研究了外部审计师变更时,设立审计委员会与年报审计收费变化之间的关系。无论从变化方向和变化数量的角度,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都与审计收费变化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外部审计师显著降低了对已设立审计委员会公司的审计收费。这为审计委员会能够改善内部控制环境,降低外部审计的控制风险提供了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研究差异化的市场环境作用下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导致管理层利用应计利润和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非国有企业相对于国有企业更善于利用隐蔽性较高的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并购事件的发生,会削弱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下的盈余管理行为;当首次收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时,管理层倾向于利用应计利润的操纵进行盈余管理,随着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次数增多,管理层转而利用隐蔽性较高的真实活动进行盈余管理。市场环境越透明,市场化程度越高,越能抑制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下的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0.
以2011—2013年度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审计委员会主任背景特征与公司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主任的教育程度和本地化可以显著抑制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审计委员会主任的薪酬可以显著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却无法显著地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中,审计委员会主任背景特征对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004-2016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审计委员会中的退休独立董事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中的退休独立董事能够显著提高公司盈余质量,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机制分析表明,审计委员会中的退休独立董事通过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挥积极作用。进一步考察退休独立董事个人特征后发现,审计委员会中较年轻、高学历、高声誉的退休独立董事提升公司盈余质量的积极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着董事会中女性任职比例的提升,女性董事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和作用日益引起各方关注。以2011—2015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就审计委员会中女性任职对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审计委员会中有女性任职、有两名以上女性任职、主任委员由女性担任均有助于提高盈余质量,且在良好的治理环境下,审计委员会中女性任职的治理作用能够得到更充分的发挥。以上研究结果表明,审计委员会性别结构的多元化有助于促进其更好地发挥监督职能,提升盈余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3.
选取我国2013~2017年购买贸易信用险后发生保险索赔的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保险索赔对盈余管理和异常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司的贸易信用险索赔越高,管理层越倾向于操纵盈余,盈余质量越差,支付的异常审计费用就越高。通过PSM检验和Heckman二阶段检验,结果仍然稳健。进一步研究发现,保险索赔高的公司更倾向于选择"非四大"审计,更有可能存在审计意见购买行为。可见,高额保险索赔可能反映了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管理层试图通过操纵盈余、支付异常审计费用和购买清洁审计意见来掩盖其不道德行为。这一结论拓展了客户和审计师关系的研究,对理解新兴市场国家上市公司保险索赔行为的动机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选择与盈余管理均为公司印象管理行为,管理层作为公司决策的主体,其个人特征不仅会影响公司发展,还会影响公司印象管理程度。以2016~2020年沪深A股披露了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公司为研究样本,以偏好特征为切入点,从公司风险资产投资程度与管理层个人偏向层面出发,探究管理层风险偏好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显示:管理层风险偏好程度越高,越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同时,为避免盈余管理行为的曝光,管理层在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选择上会更倾向于宽松。在两职合一的公司中,管理层风险偏好对内控缺陷认定标准选择的影响更为显著;在由非“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中,管理层风险偏好与内控缺陷认定标准的正相关关系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李娜 《财会月刊》2011,(24):70-74
本文以2003~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及其主审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样本,在控制了上市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以及财务风险等因素后,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治理机制与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国有最终控股的上市公司比国有控股的公司选择高质量审计的概率要大;上市公司董事会规模越大,则越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外部审计;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和管理层持股的公司则更有可能选择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对上市公司对高质量外部审计需求情况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资本市场中,审计委员会对管理层策略性披露行为是否有治理效应尚未引起重视。因此,以2014—2019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为研究对象,从文本信息的语调和可读性两个视角出发考察这一治理效应。研究发现,审计委员会财务专长能够对管理层策略性披露行为起到治理作用,对管理层操纵语调行为的治理作用在披露“好消息”的企业更为显著,对管理层操纵可读性行为的治理作用在“好消息”“坏消息”之间无显著差异,且上市公司所在省份的市场化进程对两者间关系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这一研究不仅从形式质量维度拓展了管理层策略性披露的相关研究,而且为审计委员会的履职效用提供了新证据,进而有助于审计委员会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趋于一致,私人关系等软治理因素正日益受到重视而成为公司治理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在最讲人情味、“有关系好办事”的中国,研究私人关系无疑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以2004—2016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在分别研究审计委员会主任-高管私人关系、管理层权力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管理层权力在审计委员会主任-高管私人关系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如果公司缺乏有效的手段来控制管理层权力,管理层权力越大,会计信息质量就越差;审计委员会主任-高管私人关系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但管理层权力在审计委员会主任-高管私人关系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18.
陈宋生  吕文岱 《财会通讯》2011,(12):30-33,36,161
由于2006年深交所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控信息,实施结果基本上都是流于形式的好消息,信息含量不高。因此,本文以2006年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为依据,分析沪市公司自愿披露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董事会会议、报表重述、资产规模、前三年亏损情况等,审计委员会、第一大股东等对信息披露影响不明显。2009年7月1日始实施强制性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监管部门需关注董事会的作用、管理层的盈余管理动机、公司规模大小等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否则可能重蹈信息披露流于形式覆辙。  相似文献   

19.
以2012—2015年沪深主板A股执行整合审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整合审计背景探讨审计关系错配与整合审计收费,研究发现大所对小规模客户给予整合审计收费折扣;小所对大规模客户给予整合审计收费折扣。进一步研究发现,基于财务报表审计与内部控制审计的知识溢出效应及联动机制,执行整合审计有助于审计师识别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20.
通常认为外部审计由于具备独立性,从而比内部审计更有效率。但如果内部审计没有效率,怎样解释内部审计逐渐增多的客观事实?本文以深圳股票市场2003—2005年的1459家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实证分析方法,检验内部审计机构——审计委员会的效率。结果发现:与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相比,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较高、赢利能力较强,表明审计委员会是有效的公司治理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